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林佳龙:大陆台湾一直存在对抗性的交流

2013年07月10日 18:00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凤凰URadio7月10专访林佳龙,以下为文字实录:

朱鸣岐:其实在台湾开放陆生到台湾就读之后,我有很多朋友到台湾来念书,但是他们毕业了以后,现在遇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就是没有办法在台湾工作,可能他毕业的时候,一边忙着毕业论文,还要每个礼拜飞回大陆去找工作,您觉得这是一个公平的政策吗?“三限六不”对于陆生在台湾就业的限制?

林佳龙:大体上我是觉得,我是支持两岸的交流,尤其是年轻一辈,学术的交流。可是如果说在开放台湾的教育这样一个学位的时候,如果同时也开放工作,那我想,台湾的教育资源是台湾社会的人纳税,结果中国大陆的留学生享受,会留在这里工作,我想一定会更大的阻力。事实上对台湾的年轻人也不公平,因为台湾现在失业率已经蛮高的,所以我是觉得对工作上面的一定的限制,是反映它的社会的共识。

可是说你说像比如说来这边的学生,他有一些权益,比如像健保,我们也应该针对他们有比较好的设计,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参加台湾的健保,还要去负担很贵的商业保险,在这里面,就像外籍生在台湾的,我们也应该要去善待他们一样,我觉得这个部分就是社会是比较可以接受。所以同样是“三限六不”,这些东西,还是有可以看它不同的规定,台湾可以在实施以前这几年开放政治来做一个彻底的检讨,该改的话就改。

朱鸣岐:除了陆生之外,在台湾还有一个很大的群体就是“陆配”,大陆人到台湾做了老公或者说老婆。“陆配”这个群体,有人说他们现在入籍台湾,或者拿台湾身份证的限制非常多,年限又非常长,您对于这个规定是一种什么样的看法?

林佳龙:大方向我是认为说,只要他是入籍中华民国,成为台湾的一个国民,都不应该有差别待遇,这个是大方向。当然在陆配的方面,说实在,她既然已经嫁到台湾,或者娶了台湾的配偶,我觉得应该是逐步地建立一致的标准。但是在这个过渡的过程里面,台湾有一些法律是蛮特别,比如说我们对于外籍的配偶,他必须要放弃他自己的国际的时候,会有一个时间,那在这个部分,就是说因为大陆地区很特别,没有放弃国籍的问题。

那这个时候,六年一改成四年,他就可能说是四年,可是对于其他的外配来讲,他虽然是六年、八年,可事实上他可能会超过这个时间,他可能规定是四年,可实际上是六年或者是八年,他的程序才能够完成,所以理论上是应该去趋同,可是实用上也不能够独厚陆配,陆配变成说四年就可以,外配造成一个情况是六年到八年。这个是我刚刚讲了,因为有一些宣布,要放弃国籍的那一个规定是不同的。

朱鸣岐:有的人说在“陆配”取得身份的这个年限上面,可能他遇到一些阻力的原因是因为可能有一些担心,觉得“陆配”都会投蓝军的票?

林佳龙:我不认为都投蓝军的票了,就看她的先生是谁了,她嫁到什么家庭,她的家庭如果是蓝的,那当然铁定是蓝的。她家庭收入的话,也蛮大比例其实也是跟着夫家走。

朱鸣岐:您的支持者当中有“陆配”吗?

林佳龙:有,有,当然有。当然就是,这个是她会受家庭的影响,你看吧,一个人如果说,我们假设是女性,她嫁到台湾,她未来安身立命就是这个家庭,这个家庭比什么台湾、大陆人可能更重要,这个时候我觉得她一定会为家庭想,当然也会受到家庭比较优势的,既有的政治倾向的影响。所以也许“陆配”会稍微蓝大于绿一些,但是我觉得那不是全有跟全无。关键不在这儿,我觉得关键是说,她既然认同台湾也入籍,我们应该善待她。

只是说现在有一些会有点反弹是说,他如果四年的一次总统,就增加非常多的“陆配”跑来影响选举,到底会不会有影响?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实际上我在台中,我认识非常多的“陆配”,比如在清泉岗附近,那是个机场,很多眷村。有一些“陆配”她们以前没有入籍台湾,因为她们还享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那边的某一些福利,她一入籍就会放弃。

可是在2008年的总统大选,确实有大规模的就选择了入籍,正式的就是说放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籍?

朱鸣岐:为什么?

林佳龙:这个当然就是很多人就开始猜测,她可能,如果自然的话不会那么大量,还是有一些政治的因素,也就是说,可能来自于一些审台办,他们也有这些名册,他们也可能想要做一点事,好去鼓励或者是说去怎么样的要求说,你们赶快入籍。

朱鸣岐:这是大陆方面施加的影响?

林佳龙:是有一些影响,效果怎么样我不知道,说实在的,你入籍之后,其实我觉得两岸交流里面很有趣,就是说你要看它交流的主体是什么,如果是人的话,他是入籍,那我觉得台湾应该一视同仁。如果他是来这儿求学,那确实有用到台湾的比较多的我们的社会资源,可是我们也是要对一个学生的人权有一些基本的尊重,这个就是一个。再他如果是来观光一次,那当然就是过客,那是另外的标准。

那如果说是,也可能是资金,那根本就没有国籍,可能进出很快,那你怎么处理,也有可能是什么?有可能是货物,大量的倾销,或者是什么样的一种,就是出口转内销,这些都不太一样。所以我是觉得说,台湾在对于所谓两岸交流里面的这些项目,这些主体,是人还是钱还是货,那它是一次性的还是长期性的,其实是应该稍微的一个整体的检讨。有一些东西我是觉得不该管的也不用管太多,可是还是有一些关键性的东西,因为毕竟我们面对到的是一个还是对台湾有威胁,可能会就是说在政治上甚至军事上,这样的一种威胁性的政府的时候,我是觉得任何负责任的台湾的政府,它一定要去做这样的一定的管理的。

这个也无可厚非,任何国家其实都,尤其台湾是相对来讲规模比较小,相对国力也比较弱一些的时候,有一些人比较谨慎地处理也是必要的。

朱鸣岐:您说到跟对岸的一个关系,现在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民共对话”,您觉得现在存在“民共对话”吗?

林佳龙:其实一直有民共的对话,其实是这样的,两岸从李登辉、陈水扁到马英九当总统,两岸其实不断地在互动,只是这个互动是在谈判桌还是透过喊话,还是透过其他的中介的团体。所谓谈判不一定是在谈判桌上,比如说以民进党在2007年到2008年执政开放了小三通,这个是一个港澳台航线的一个签约,就是在港澳它所谓的接受回归中国之后,实际上航线签,都是经过非常多的其实是两岸的这种谈判。

包括像观光客的开放,一天1000个,这些东西其实早就规划,而且都谈到一个程度,只是说那时候来自北京政府会比较多政治上的考量,要不要给民进党政府这个开放的功劳,所以有点是说有政治上的考量,所以反而是比较保守,比较谨慎。那就是说,当然比起后续的马英九上台之后的大三通的直航,或者是ECFA这样子,当然后民会盖过前面,你就会有个印象说,好像马政府是比较开放,可实际上这是延续性的。

那就是说来看民进党跟中共的互动,在经贸面,其实如果你看总体的两岸的投资贸易额,并没有因为民进党执政那八年而衰退,反而是大量地比李登辉时期增长的快,甚至比马政府这五年,马英九总统他都提到,民进党在执政的时候,如果所谓有资本外流还比他自己执政这几年还要快还要多。那我说这同样的道理就是说,其实资本有它自己的逻辑,你政府能够管制到什么?只能够是顺应这个东西去做好管理,这个我们都有这个认识。

好,如果谈经贸,再我们谈政治上的对话,从陈水扁的“四不一没有”,到所谓的“一边一国”,甚至到后来的“公投”,当然都是互动,他最后还是会有一个折中。就是说好,中共宣布了反分裂法,那阿扁总统就去说我废除,国统会跟国统纲领,这也是某种程度是比较冲突性的。

朱鸣岐:对抗性的交流。

林佳龙:对,交流,有时候又有一些比如我刚刚讲了港澳航线,因为这个政权的移转,那也是要谈的,不然从英国变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候,那这些航运怎么迁,也是要很务实。所以我是觉得我们要看透真正两岸关系的本质是谈谈打打,没有绝对的和,也没有绝对的战,如果这样来看的话,我是觉得经过二十年大家的摸索,大家都知道底线在哪里,也大概了解对方没有翻出来的底牌是什么。所以我是觉得回到一个比较正常的一个阶段,大家坐下来,有些不能答应的事情不要去勉强对方,有些如果可以真正地有互利多赢的,我们多做一些,这样子比较有政策性。

朱鸣岐:最后一个问题,可能是关于台湾的年轻人的,我在台湾有不少刚刚毕业的朋友,他感叹这个工作不好找,大学生的起薪很低,然后最后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可能造成台湾的生育率又降低。我注意到您也提过台湾老龄化的这么一个问题,您觉得今天台湾的年轻人的出路是,跟您当初出校园的时候情况一样,还是现在变得更坏了?

林佳龙:其实这个社会是这样子,是很辩证的,再差的经济环境也有人会赚钱,就是说在于说台湾的整个的年轻人为什么会感觉上说22K,或者我们的失业率确实20岁到29岁是比较高,甚至是其他的两倍以上。这些因素确实让年轻人会觉得比较恐慌,可这里面有一个蛮重要的因素,就是说你是不是学以致用,台湾以前的整个教育的制度,就是比较考试和文凭主义,可是现在大家回过来重视即时教育还有产学合作。

所以我是觉得台湾很清楚,有四十几万个人找不到工作,但是也有四十几万个工作都找不到人,这个我是觉得我们的教育体系必须在这里面做一个比较好的结合。另外我是觉得比较重要的是服务业,为什么这一次两岸签订服务贸易协定对台湾冲击这么大,台湾服务贸易必须要转型升级,大家就是没工作,就自己家里开个店,这种时代随着现在的大卖场,现在的很多的连锁店,很自然会受到冲击。

年轻人都喜欢去麦当劳,也许很有趣,觉得这个可以接触很多人,可是那一种技术含量很低的服务业,你永远买22K,25K,所以这个服务业在台湾现在是个机遇非常重要,知识经济,这个部分就是政府要非常多的就是产学上面的一些政策来协助我们服务业的整个转型。我是觉得台湾是要去赚这种,我刚才讲微笑曲线的两端,能够有创意,而且能够有行销,其实年轻人还是有未来的。

朱鸣岐:好,非常感谢您。

林佳龙:谢谢,谢谢。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肖芳萱] 标签:林佳龙 台湾 对抗性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