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刚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我觉得可能是还是搞过军工或者是军工院校,可能才具备那种态度,要不然那活真的很苦。
解说:也许是学校默默奉献、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深深地渗透在师生们的血脉中,他们面对重重困难并不气馁,团结一心。为节目的创意,编排和呈现,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彻底颠覆了以往人们传统的思维观念和工作模式。学校军工特色的高仿真系统,为导演组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艺术家们的创意要求,也促进了技术的变革与创新。
丁刚毅:我能把导演的想法变成算法,那个算法能在机上跑出来,这个是一直做得很好的一个工作。
解说:从最初的用计算机展示导演组的创意,到后来发展到利用计算机来验证他们的想法,用数字内容的形式,替代了外人的庞大演出队伍。这套“智能仿真编排系统”,除了快速实现导演组的创意要求之外,还大大节约了排练成本。“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使导演神奇的艺术创意变为令人惊叹的现实。也使软件学院的科研团队,继续为国家的需要奉献智慧和力量。目前,北京理工大学的软件学院,已成为北京市唯一的“数字表演仿真技术”的重点学科。科学与人文并重,创新与积淀并行,北京理工大学走了一条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注重应用、服务国家重大需要的发展之路。
胡海岩(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学校确立了坚持理工并重,工理管文协调发展,多学科融合,打造天地信主干学科,这样一个特色发展的思路。把构建引领国防科技发展的主干学科,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高水平的教育和创新基地。
冯长根(北京理工大学校友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我们努力培养更多的新世纪的年轻人,新时代的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更多的贡献。
吴一戎(北京理工大学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母校70校庆来临之际,祝母校明天更美好。
许勤(北京理工大学校友深圳市人民政府师长):祝愿我们的母校,能够在未来的教育事业当中,能够培养更多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符合国家转型发展要求,符合产业结构升级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这样的更多的人才。
龚克(北京理工大学校友天津大学校长):非常希望北理工在新的时期里,工程人才培养能力能够走在全国的前面,甚至走在世界的前面,为了我们新时期,新一代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这是我们北理工的贡献。
北京理工大学硅谷校友会:生日快乐,更加辉煌。
北理工与国际名校学校广泛交流带来新气象
吴小莉:北京理工大学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无不得益于32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变革。中国的经济建设、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技术的要求,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当年率先走出国门的教育界当中,被“解密”的北京理工大学的师生们,也悄然地出现在“走出去”的队伍中。
解说: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学校便先后派出400多名教师、研究生、出国学习进修、考察访问。与此同时,国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也先后来学校讲学,访问。学校还与一些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给学校来了新的气象,也加快了学校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胡海岩(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学校把开放办学作为发展战略之一,瞄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借鉴各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办学国际化的进程,通过深入交流和合作,来提升自身的学术国际影响力。可以说开放办学,为北京理工大学发展凝聚了新力量。实现了从过去以军为主,到现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大转变。
解说: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同时,北京理工大学始终坚持“立足国防、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在一些尖端技术的研发当中,不断壮大和完善学科建设,力争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鼓励和引导教师多出原创性和标志性成果。
王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北京理工大学校长):我们有军工特色,但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并不是完全局限在军工领域。学校的主要的是要给企业、经济社会发展做一些科技的支撑。
焦文俊:发挥北京理工大学军工学科具有鲜明特点的这样的一个优势,大力地来加强学校和企业集团、还有企业尤其是国防科技企业集团和企业这种产学研合作。
北理工科研团队以一流丰硕成果为祖国献礼
解说:学校军工专业之一的火工与烟火技术专业,最早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学校参与国庆十周年庆典礼花焰火的改进任务。
赵家玉(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是周总理指示的,指示说原来我们是叫北京工业学院,有老师专门从事烟火研究,能不能去援助一下,把这个由于这个燃放的垃圾、烟给它减少,使画面更好。
解说: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北京之夜,天安门上空五彩缤纷。30多种焰火竞相绽放、争奇斗艳,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而燃放当中所带来的残渣、垃圾也大大减少,为此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此后在国家一系列重大庆典当中,一直处于霸主地位的这支科研团队,以其经验丰富、业务精湛、敢打硬仗的作风,一次次地出色完成任务,为国家和学校赢得荣誉。2006年12月,赵家玉出任2008北京奥运会焰火团队,专家组组长也是不二选择。当时外界无法知道,烟火作为开闭幕式的亮点之一,是如何给世界以震撼的。也无法知道赵家玉这个团队,在严格遵守高度保密的情况下,究竟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创新。为了落实中国政府对世界提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承诺,赵家玉率领着北京理工大学的团队,几乎是从零开始,承受着巨大压力,开始了极为煎熬的研发工作。从焰火的发射装置到燃放弹药,点火方式,产品的安全性等一系列技术环节。赵家玉和焰火团队面对精神和体力的挑战,整整用了两年时间,做了1000多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对传统焰火颠覆性的创新。
赵家玉:你比如像您说的脚印,像五环,像那个倒计时,包括残奥会的中英文的字母、中英文的字,包括一个信封,这样的特型焰火,实际上,我们花的精力是最大的。为什么?这是世界范围内没有人解决,没有人突破这方面的技术。我发射上去以后,让它脚印突然出现,你看到的是脚印突然出现,这个是在世界烟火同行们不可理解、不可思议的。感觉这个脚印怎么突然出现了?我考虑到这个问题,我就让它暗然点火,让它发射无光迹,让它在最高点的时候出现,这就起到一个震撼的作用。
解说:焰火多项技术的成功创新与研发,保证了艺术的完美呈现,8月8日晚20点3分55秒,世界首创的“动态图形火焰技术”,把29个巨大的“脚印”如期送上天空,并到达“鸟巢”上空时,全世界为之惊叹。而此后的“奥运五环”等特效烟火,如期成功发射,带给全世界无与伦比的美妙与惊喜。
赵家玉:你像奥运会鸟巢上燃放的焰火,当天晚上放以后,放大概一万五千多枚烟火,第二天我们上去看一点痕迹都没有,一点残渣破片都没有,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解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主火炬点火,被世界公认为是最好的点火方式之一。为了保证艺术创意得以实现,赵家玉作为主火炬点火系统项目负责人,还主持研究了主火炬点火系统的技术方案。8月6日凌晨,赵家玉和他的团队进行了第四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实验。不料“鸟巢”上空一场突如其来的中雨,令在场所有人员为之揪心,因为距离8月8号开幕式仅剩下不到两天的时间了。
赵家玉:当时这个场地里边,鸟巢那么大一个,鸟巢体育场里面只有几十个人,那是为了保密起见,从保密角度考虑,李宁点火非常好看、非常可靠,非常成功。我通过这个奥运会李宁点火这个研究,我让它可以变速燃烧,这个技术突破是一个可以说是一个空白,对。另外就是防雨防潮的问题,常规烟火是不具备防雨防潮的,也就是你这个烟火产品制造好了以后,淋了雨了,受潮了、它就点不着了,奥运烟火基本实现了这个问题。
解说:伴随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落幕,赵家玉和他的烟火团队,又开始承担起60周年国庆焰火晚会的光荣任务。他们与宇航学院、机电学院、车辆工程学院、信息学院等学院组成的科研团队一起,继续以一流的丰硕成果为祖国献礼。据统计在国庆60年庆典当中,北京理工大学先后数百名师生参与到各项工作之中,其人数和科研产品均雄居全国高校之首。令师生倍感骄傲的是,学校军工专业的科研成果,在这次庆典当中得到充分展示。在30个地面阅兵方阵当中,有22个方阵的武器装备,都凝聚了师生们的心血和智慧。曾经的荣誉与辉煌,给北京理工大学带来更高的要求和起点,面向未来、放眼世界,学校的发展和改革之路还很长,尽管充满艰辛,但是团归、勤奋、求实、创新的全体师生员工对未来充满信心,一所研究型、开放式、高水平的北京理工大学正一步步地向我们走来。
郭大成(北京理工大学常委书记):第一步是到2015年,把学校建成理工为主的国内一流大学,那么第二步是到2020年,学校建成理工为主的亚洲一流大学。到2040年也就是学校建校一百周年的时候,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理工为主的世界一流大学。
吴小莉:从延安走来的北京理工大学,今年迎来了它70岁的生日,海内外的校友纷纷以不同的方式,向母校送上最深的祝福。一位叫“亮剑”的校友在学校的BBS上是这样留言的,他说:学校才70年,参与了多少的大事,培养了多少的大家。不说奥运会。不说国庆的60年大庆,不说世博和亚运会。单说上个世纪的50年代,当时在航天部和兵器工业部,咱们也一直是“老大”的地位。再过30年,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北理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秉承着老院长徐特立的名言,“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教诲,脚踏实地的北京理工大学,正将它宏伟的理想化为现实。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编辑:楼楚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