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学进军:共和国60年科学往事
2009年11月16日 14:03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何亮亮:大科学装置的存在和应用水平,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雄辩象征,它如同一块巨大的磁铁,能够集聚智慧,构成一个多学科阵地。不论还有多少困难,中国的大科学装置已经突破科学和时代的限制,成了一艘艘游弋于科学海洋的科学航母,对于国家,他们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基,对于人类,他们是发现自然秘密的利器。

崔向群:拉莫斯特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大科学工程,是天文学里面的一个大科学装置,就是一个大的天文望远镜,它的全称中文的全称是叫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线光谱望远镜,然后取它的英文缩写的一些字母就拼成拉莫斯特,LANOST,它就是表示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线光谱望远镜。

崔向群:就是因为它的孔径又大,然后视角又广,它可以看到一次最多可以拍四千个天体的光谱,就是可以同时给四千个恒星或者四千个星系,或者是有星系有恒星就是同时观测它们,就是相当于一个广角照相机可以同时拍四千个人的照片

崔向群:拉莫斯特不仅是最大孔径的大视场望远镜,就是广角望远镜,也是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如果一个晚上观测三次以上,那么我们一个晚上就可以得到上万条光谱,那么这个就是说,这个是很有,威力很大的,而且在衡量一个望远镜的能力,就是它的威力,不仅仅刚才讲了孔径要大,它的视场,广角,角度视角要大,还有它的光谱数也多,这三者也是拉莫斯特是全世界第一,就是把它放在一起,曾经有一个澳大利亚的天文学家到拉莫斯特现场来看的时候,他边看边计算,最后他跟我们讲,拉莫斯特这个威力,相当于现在所有望远镜的和,就是它的威力很大,它得到的信息量,威力也可以说是它得到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这样对于人类认识宇宙,认识星系的起源,还有横行的起源,星系的起源,还有现在物理学前沿里面就要通过天文来解释的,比如说,暗能量这些,那么它就会,可能就会做出比较令世界上瞩目的贡献。

崔向群:我们国际上主动光学的发明人,美国人都叫他主动光学之父就是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博士,他知道拉莫斯特的那个主动光学试验做成功了,他就对我们有非常高的评价,他说拉莫斯特这个天文技术上的胜利不仅仅中国天文学界的胜利,也是世界天文学界的胜利.

李建刚:我们的托克马克特别是前面又加了很多的限定词,先进,全超导,托克马克,等你说完这个题目以后,大部分的听众全部都忘了,也听不懂是什么,所以非常感谢新闻界,新闻界有一位记者,也不知道哪一位记者非常形象的把我们托克马克,说成了人造太阳。

解说:1996年,作为五大科学工程之一的托克马克开始启动,从设计,到重大部件的研制,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所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经过整整十年的时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克马克,我们国家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李建刚:如果我们能够做聚变,就像当年中国人做两弹一星,或者像美国人做阿波罗计划一样,那么集中最优秀的科学家,集中最充分的资源,那么聚变的研究进程一定不会用三十年也不会五十年,在我有生之年,我可以自信的说我有生之年一定能看到,甚至都有可能我自己去按那个按纽把那个灯点亮。

陈和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周长240米的这个一个高真空一个环,高真空的一个闭合的一个管道,它的外面用了很多磁铁,那么磁铁产生非常强的磁场,它的作用就是让这些正电子和负电子能够在这个储存环里头就是这个高真空的管道里头呢,以近似于光速的速度呢,这个运行,沿着这个轨道运行,保证它这个()聚焦非常小的,很小很小一点的尺寸,比如说这个它在垂直方向,大概只有十个微米左右,十个微米左右,也就是只有一根这个头发丝的这个十分之一这样一个尺度,那么在水平方向大体上是一根头发丝这样一个尺度,非常小的尺寸,那么让它去对撞,那么在对撞点,我们就用各种各样的探测仪器把它包围起来,把这个对撞点包围起来,看看对撞以后产生什么样的例子,它是什么样的能量动量和什么样相互关联的关系,通过这个我们可以了解微观世界的规律。

陈和生:首先通过直线加速器,来了以后蓝颜色的是电子,红颜色的是正电子,它一会儿又会重新来的,先显示的是这个电子,你看一会儿,这时候是电子,然后来了以后你看它沿着逆时针的方向在转,那打靶产生的正电子沿着顺时针的方向在走,然后在这个方向呢互相对撞,这样给出来这个模型,这个时候,现在是电子,同步辐射大家看到这个黄光是同步辐射,红的是正电子,它们在这里对撞,一闪一闪表明在对撞,当然它是一秒钟对撞一亿两千万次。

解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成于1988年,原来是单环。2004年对其就行了一次重大改造,改单环结构为双环结构。

陈和生:原来这个隧道是80年代中期休的,当时是给一个储存环的,一个储存环大家看到这个隧道里面有比较宽阔的空间,我给大家解释,一个储存环我只能做到一团正电子和一团负电子对撞,这样这个效率就是一秒钟只能对撞800万次,那么我现在做成的两个储存环,两个储存环每一个环里头呢,都可以有93团正电子和93团负电子,这样我可以做到每一秒钟对撞一亿多次,我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陈和生:这个地方是大家可以看到是最后呢,这个电子和正电子管道靠得越来越近,它们最终呢就进入了一个管道,进入了一个管道,到这个探测器里头去了,这个探测器呢,是800吨重,那么里头这个读出的电子旋有三万多到电子旋,采用了非常快的,世界上速度最可的电子旋,因为我们每一秒钟要对撞一亿两千多次,我要从一亿两含多次当中把每一次对撞的信号记录下来,挑选我们科学上有意义的事例,这个技术难度是非常大的。

陈和生:这应该是整个知识创新里头大科学装置的最重要的项目之一,那么我想它对于保持我们国家在这个粒子物理研究当中的领先地位,对于我们国家这个加速器技术,探测器技术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一个作用。

解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为国际间科技合作提供了一个密切交流的平台,交流之中取长补短,很多其他领域内的先进技术也因此被引进来。中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终端连接就是在这里实现的。

陈和生:它的意义是远远超过我们当时想象的,那么在1986年呢,我们稳定的建立了北京到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这个远程的终端连接,也就是说我通过电话线拨号,通过卫星电话线拨号把它接到日内瓦的核子研究中心,1988年呢,我们让高能所的计算机,加入了这个国际互连网,那么紧接着,这个1989年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就发明了互联网,就是现在的,发明了3W的网页,就是这个发明以后呢,我们高能所也是由于这个高能物理国际和作的关系,很快就把这个网引进到北京来了。

胡启恒:互联网的在中国早期发展,科技界是先锋,为什么这样说,科技界的需求和他们的海外合作直接促进了互联网进入中国,一是种需求,那么科学院在这里边的作用呢,主要是通过NCXC这个项目,NCXC这是世行贷款的项目,科学院是主持这个项目的单位。

解说:由中科院牵头,会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三家单位成立了一个联合设计小组,为中国的互联网设计最初的方案。

钱华林:其实这个方案非常简单,只有几页纸,只有四页纸主要规定一些原则,就是这个网络要用光纤,速率在十兆以上,要有TPIP互联网这套协议,其他的协议像我们的,我们的X400要把它兼容进来做转换,等等,就是这些,网络结构,那么是什么样子,在我们三家单位,北大,清华中科院,搞一个三角形,所以有人叫三角网。

解说:当年担任中科院副院长的胡启恒为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做了大量的工作。

胡启恒:那时候正好是94年的4月,要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美国开会,那次开会正好是派我去参加,代表科学院参加这个联委会,那么我们就想要利用这个机会,去跟这个美国的自然科学基金会再当面谈一次关于中国介入互联网的问题,通过政府方面的努力,为了这个科学院的党组非常支持我,就把这个,我们要介入国际互连网这个报告,很快的由我们中国科学院的党组批转给国务院,当时是邹家华副总理,还有一共是三个副总理签了,等于我拿到了这个许可,在开联委会期间,我就拜访了美国的自然科学基金会,跟他们谈了我们这个接入,完全是科学研究和教育,与其他的政治问题没有关系,也不会涉及到军事的应用等等,当时他们都很支持,美国自然基金会都很支持,我说是不是需要我们签署一个什么东西,他说也不需要,只有一个就是,一个所有介入互联网的人都要确认的一个,就是等于大家都要互联这个你们同意不同意,我说这我们当然同意,这我们早就同意,从那以后我们就正式介入了。

钱华林:后来到97年6月3号,我们国家正式授权,我们网络中心运行这个作为CNNIC这个名字,中国国家网络信息中心这么个名称,引文简写就是CNNIC,97年6月3号的时候我们有一千多个域名在里头,才一千多,很少,那时候授权以后,网络向全国发展。

何亮亮: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伴随着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它仍将继续改变我们的生活,从e时代到u时代,未来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憧憬,只是,当我们惬意的享受着网络世界带给我们的便利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的科学家们为之所付出的辛劳。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马超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