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学进军:共和国60年科学往事
2009年11月16日 14:03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何亮亮:中科院创新工程所作的第二件事就是科技布局的调整,过去,中科院的学科布局主要是继承建院以来的旧底子,不少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学科,学科布局存在重复和不合理现象。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中科院进行了建院以来涉及面最广、意义最为深远的科技布局调整。经过调整,科学院原有的研究所基本解决了定位模糊、方向发散的问题,科技创新目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路甬祥:你的部署组织形态,是不是也是创新的,能够鼓励科技人员的创造力的发挥,而且呢,鼓励不同学科之间,专家们的互相的配合,鼓励研究机构,大学跟这个企业之间,能够无缝的衔接,这些态势我觉得也是很重要的.

解说:本着面向国家发展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两方面的主导思想,中科院对科技布局的调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潘教峰:整个科技布局调整应该说是知识创新工程其中一个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了这么几个大的方面,第一个就是调整了我们的研究方向,就是研究的领域方向,这是一个核心组成部分,第二个就是调整了组织机构,包括研究所,研究所的改革调整,第三个方面是改革了科研活动的组织形式,第四个方面是加强对外合作,着力跟社会创建一个完美的价值创新,这四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的确实是建国以来我们进行的重大的科技布局的调整。

解说:1999年,中国科学院将原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升格为地球环境研究所,这是知识创新工程以来新建的第一个研究所。凸现了科学院人对环境研究的重视。

孙鸿烈(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整个国家的政策就是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国家既定方针,而且特别这一届政府应该说还是不遗余力地来推行这个方针,你要建立这个,要是朝这条道路走的话,你对资源环境必须要研究它的状况,研究怎么样能资源研究环境友好,这是我们搞这行的,我觉得我们现在确实还是,从我学这行,到现在来说,我觉得现在确实还是最有用武之地的。

潘教峰:应当说呢,我们通过这次布局调整,从过去呢,比较单纯的学科为主线,调整为领域,关注到交叉前沿,这样一些方向的发展,形成一个新的和未来科技发展,和未来国家需要衔接更加紧密的研究工作的布局。

解说:1999年7月,中科院将上海地区的上海生化所、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生理所、上海脑研究所等八家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研究机构联合起来,成立了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成立,既是从单纯的学科布局调整为领域内的一个典型范例,不啻为中科院创新工程的一个大手笔。

吴家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那么如果说,这八个研究所,它分别由中国科学院总部来管理的话,它的这个工作就是说,将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如果成立了上海生科院以后,它的各个院有的各个研究所的调整工作,就可以在这个生科院的领导下面来协调进行,这样的话就能够更加有效更加适应上海地区的这个生命科学发展的需求。

解说:上海生命科学院成立后,对原有的八个研究机构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除了合并原有的研究所以适应学科交叉的科研需求,上海生命科学院还新建了神经科学、营养科学、健康科学以及计算生物学等四个研究所。其中计算生物学研究所更是跟德国著名的马普学会合办的双边合作研究所。

陈晓亚:我们的开放程度最高,我们是全国科研单位当中。我们上海生命科学院是全国国际合作程度最高的大型的科学研究机构,我们本来就是一个,可以说是不仅是生命科学领域,恐怕是整个科学领域里面,从研究的角度,研究人员的角度来讲我们是最大的研究机构,现在我们不仅如此,我们还是一个国际化程度最高的。

吴家睿:一方面我们有中方的所长,一方面我们还有真正的就是说是这个,蓝眼睛高鼻子的这个洋人。比如法国巴斯德所他们派来的研究领导,德国也派来了他们的德国所长。

解说:外籍科学家及管理人才进驻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不仅带来了国际化的科研和管理理念,而且大大方便了国际间的科研交流,以及时掌握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提升我们自身的科研水平。

解说:2003年春夏之交,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华夏大地。在全民抗击非典的战役中,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显示出了整合后领域内的巨大优势,他们调动全院三分之一的力量,打破学科界限,60天时间组织16个攻关项目,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20项。非典疫情结束后,痛定思痛的中科院决定加强在卫生方面的研究布局。与广东省和广州市三方联合建立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学与卫生研究院。随后,又与上海市政府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联合建立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这是中科院、可能也是新中国与国外重要科研机构共建的第一家法人研究机构。

吴家睿:上海巴斯德所也是上海生命科学院国际合作的重头戏,因为巴斯德所,法国巴斯德所是世界知名科学研究的研究所,它在病毒研究和疫苗研究等方面都有非常优秀的成绩,包括在去年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发现爱滋病病毒的,都是在巴斯德所工作的,我们就是随着新生传染病,尤其在2003年SARS爆发以后,应该说我们国家对传染病的研究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面,和战略需求下面,科学院决定跟国际上这方面最强的研究所合作,推进我们国家病毒和疫苗方面的研究,所以这是可以说是一个大的战略需求。

解说: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七年前,上海生命科学院决定把上海药物研究所迁到这里。

丁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因为张江这个地方啊,张江是国家的一个,应该说是目前,我觉得是我们国内建的最好的高科技园区,它主要集中在我们讲的是两个产业,一个是信息一个就是医药,特别是近年来,有很多的国际的大的药厂,甚至大的药厂的研发机构开始落户张江,这样就大家互相形成了一个竞争,共同发展,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局面。

解说:竞争才能促进发展,才能凸现优势,7年来的实践证明了药物研究所迁至张江决策是个明智而正确的选择。

丁健:十年来,我们已经转让了,应该说二十多个,各种各样的新药给国外的企业,那么另外一点,因为做药,我们也希望中国科学院的新药也能够最终走向国际,所以国际化战略,也是我们药物所的一个重要的这样一个作为一个战略。

林其谁(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总的说来,成立了生命科学研究院以后,使得不同的生命科学的各个方面的互相交流互相支撑比较好,所以我们的成果也比较显著,进步也比较快。

何亮亮: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建立,成为了中科院科技布局调整的典型范例。经过整合,改变了过去各科研机构各自为政、交叉、重复研究等诸多问题,凝聚了科研实力。中科院的学科交叉融合日趋频繁,原始科学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显著增强。一大批优秀的科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一批高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改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马超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