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故里行:庞朴讲述儒学真谛
2009年04月20日 20:02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庞先生:他认为吾从周,为什么呢?这就说明一个态度了,说明孔子这个人他不是站在他本民族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当然他既不是站在个人家庭的角度,如果是个人家庭的角度,他对周应该有很多恨,他也不是仅仅是为了商,如果站在商代(角度)他要考虑如何恢复这个商代,显然他是从文化的(角度)来比较的。

王鲁湘:他觉得周的东西比夏商要更高更文明。

庞先生:他是总结了前两个夏商的东西,才有了周,周是包含了夏商的好的东西,优秀的东西,变成周的东西,他做梦梦不见周公他都心里有点难过,他说老做梦怎么梦不见周公呢,他就是夏商周三代怎么办,我从周,所以他态度非常明确,这说明一个人的他已经超越了个性,个体的东西,达到一个人类的那个,那样一个精神状态。

王鲁湘:他应该是站在文明进步的方向,来考虑文明的这个建设。

庞先生:他超越了阶级,时代,朝代的这样一些局限,他达到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大写的人字。

解说:沿夫子洞向上,在尼山东南坡的山腰,便是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年间的尼山孔庙。院落的东南角,有一观川亭。

王鲁湘:这就是观川亭,就是孔夫子在这个地方观沂水,发出那声最深长的浩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A:对,这个论语里边有记载,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王鲁湘:那么这个川。

A:川是前面那个小沂河,沂水,其实呢早期的思想家们,不论是孔子还是老子,他们这个对于水他有种特殊的情感,就“遇水必观”,孟子里面也说到就是说孔子为什么遇大水必观,那么其实呢就是说他们在水中他悟出了很多东西,儒家呢看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仁也。他认为这是仁,水走到壁立万仞的地方它就毫不犹豫地下去。他从中悟到的是“勇”。这个水呀如果放在一个容器里边,多了它不满,再多了它一点也不多,然后流走,他认为这叫“平”。所以呢就是说,他从水中他悟出了很多的东西,所以孔子在这地方发出的这种浩叹,其实包含着很多很深的思考。

解说:孔子看到寒来暑往、花开又落,大自然既是一去不复返,更何况人,皆由少而壮,由壮而老。于是他有了后来对自己一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总结,而此句句首便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庞先生:那个时候还没有学校,学校不在民间,是学在官府,那个时候是学在官府。就是作为官府培养新的官,统治者的这么一个手段的地方,一般的人是学不到的,孔子他是这个因为到底是没落贵族的身份,他有没落贵族的这个资格。

王鲁湘:当时礼不下庶人。

庞先生:对,他有志于学,就是好像硬往那个学里面去钻。

王鲁湘:硬钻到里头去。

庞先生:他有志于学,就这意思,硬钻进去。

王鲁湘:有志于学的过程中间他必须有机会或者有条件才能接触到当时候写在帛书甚至写在别的东西材料上的一些文献。

庞先生:对,老子就是图书馆馆长,国家图书馆馆长。

王鲁湘:跑到洛阳去找老子。

庞先生:他找他学礼嘛,当然就是向他讨教,向他借书看。光有志不行,你还得有办法,有门路,有熟人,有机会有条件可以去学。

王鲁湘:那么再接着学下去到了五十的时候知天命。这个好像知天命好像过去我们觉得有点神秘,那么孔夫子说的知天命到底是什么意思。

庞先生:换成我们的话就不神秘了,他了解了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天命就是天让你做这个做那个,不让你做这个不让你做那个,这叫天命。这个实际上就是社会发展,怎么引导它是可能的,怎么样引导它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那么就会办得成,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就办不成。社会发展规律呢,他不知道社会发展固有的东西,他以为是上天给的一种规定,叫天命。

王鲁湘:那样一方面可不可以说他是有了一种自我的存在的觉醒,就是知道自己这一辈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主要要做什么,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庞先生:知道自己的命运,自己可能干什么能够干什么应该怎样干,一个是知道社会整个社会历史的命运,一个自己本人如果参加到这个里面去的,天给了我什么使命呢。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