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新疆逃亡 大漠中遭动物蚕食
2010年09月19日 11:16 】 【打印共有评论0

解说:新疆离家有多远,陆志毅是在给家里写信的时候才第一次想到这个问题的。

陆志毅:问当时的指导员,还有排长,写信这个地址怎么写,这个地址现在我回忆起来可能有几十个字。地址是这样写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是第一条,对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第一师,塔里木南岸,农一师,三管处,粮种繁育实验站,二排,四班。

解说:再恶劣的环境,天性好动的年轻人,也总是很容易就适应过来。很多老职工把这些初来乍到的城市学生当成宝贝一样看待,为了照管好他们,费了不少心思。

杨锦麟:陆志毅是我走读阿克苏地区,走读新疆,所接触到的最具有艺术家气质的知识青年,他今年已经65岁了,但仍然有当年的激情,当年的理想,当年的奔放,他的话语里面,也流露了很多我们所知道的,我们所未曾知道的辛酸,但是他无怨无悔,他选择了新疆,他并没有选择回城,并没有选择栖息在出生地的老城乡,他把大漠视之为第二个故乡。

回忆高强度的劳动生活 老知青痛哭流涕 

解说:这里是新疆的阿拉尔市,每天早上,都会有一个老人在这片梨树园里唱沪剧。50年前,这个叫夏定国的老人偷了家里的户口本一个人来到新疆。

夏定国:边上排了两排人,我们车子过来,车子过来,我们那时候车子过来的时候都是那一种,就像那一种就是说,军用卡车,就像现在外面的军用卡车。外面有那个黄的帆布包,包住的,每个卡车上要坐上三十几个人。

解说:夏定国小时候得过脑膜炎,所以他总觉得自己不聪明,高中时他退学,从此待业在家,为了不成为家里的负担,1964年,他来到了阿拉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十团。

夏定国:自己造房子,要取消地窝子,要每个人能住到平房。

解说:夏定国并不觉得住土坯房有多苦,他甚至还觉得这样的条件已经很好,因为他听说早些年来阿拉尔的知青住在地窝子里。

夏定国:住在那个地窝子里面,他们那个经常就是说房子里都是一层灰尘,下一场雨的话,虽然雨不大,可是里面还可以见到,滴下来的水。

解说:那个年月,农场里的生产突击活动特别多,“迎接红五月,大干一百天”、“苦战十天龙口夺粮”、“以实际行动迎国庆”等等。在大田干活,两头不见太阳是常事。塔里木河沿岸,千年的胡杨倒下了,根深的红柳被挖出来,年轻人们在这里战天斗地。

夏定国:手上的水泡,拿坎土曼,你要是坎土曼把子,我们坎土曼的把子有时经常要坏的,你要是把把子刨的不好的时候,你拿的时候,你用力拿的时候,你拿上半天,你手上都是泡了,都是泡,有的时候磨得就把这一片都磨薄了,磨到就是皮都没有了,里面都已经薄薄的,那就是疼得很。

解说:南疆最寒冷的季节,气温零下十几度。农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总干渠清淤大会战”。

夏定国:我们这个叫清渠,你这个渠不清的话,第二年水就下不来,到龙口每年就去清一下。我记得那时候我们清的话,每年都是这种大筐子,那时候真的是苦,把我肩膀可以磨的刚挑第一天还没关系,到第二天去上班的时候,那个肩膀简直是叫你受不了,那肩膀磨的都是薄薄的,那个肉都是磨红的,土多的时候,那个土上面,筐子上面都粘着那个土,撬不掉,粘着土,你空筐子回来的时候,那都是有十来公斤,有十公斤左右。

解说:早晨天还没亮,一阵用铁棒敲打拖拉机废钢轮的“钟声”,把这群累散了骨架的青年男女们,一个个从酣梦中拽起,匆匆用冷水抹把脸,就跌跌撞撞地来到地里干活。吃早饭,则要等到一个多小时后的“东方红、太阳升”的音乐响起!

夏定国:那时候天气冷,那10月份的天气那太冷了,早上起来冷,冷得受不了,我们到别的地方去,偷人家的筐子,因为自己的筐子不敢用,自己的筐子把它毁了,以后就不能劳动了,就到别的地方去,到人家的工地上,拿人家的筐子,拿当地老乡的柴火,那种柴火,我们堆起来,堆成一堆,早上我们去生火,烤暖,要不然的话,我们两个手就是没法再工作。那时候就是苦啊,还得干。

解说:高强度的劳动让夏定国异常疲倦和压抑,终于在一次上级领导来视察工地的时候,他爆发了。

夏定国:有一个处长,他戴了一副太阳眼镜,拿着一个手杖,就是以前那个有钱人用的那种棍子,他们经常要检查我们挖深不挖深,挖得够不够深度,他就在那边查,我当时也调皮,我就说,喂,你小心一点,不要把你淹死了,他就马上就说,他说你会不会说,你不会说话你就不要说话,我因为是跟他有一种抵制的情绪,为啥跟他有抵制情绪呢,我们那么累,你穿着那么好的衣服,还拿着一个手杖,就来水里面来挑剔我们的工作,是不是。

上海知青逃跑 沙漠中遭动物蚕食

解说:怀着憧憬和热情踏上兵团土地的城市青年,也许曾经预想过在大田里战天斗地的苦和累,但是有谁为接踵而至的饥饿煎熬做好准备了呢?

夏定国:有个半年以后那就开始饿了,干活重了,这个体力消费大了,不过连队里还是照顾我们,我们小青年,他们让我们能够吃饱,他把整笼的土豆,土豆洗干净以后放在笼里蒸熟,蒸熟以后,先吃土豆,还有那种叫葫芦瓜。

解说:新开垦的盐碱地,粮食产出率低下,兵团人付出的是最为繁重的劳动,但是,却没有足够的粮食补充他们的体力。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李敬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