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新疆逃亡 大漠中遭动物蚕食
2010年09月19日 11:16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内容提示:60年代,在知青下乡潮之前,一批上海的热血青年就已经怀抱着理想,来到新疆广袤的土地上。眼前的新疆,不是想象中的绿洲天堂,所谓的战天斗地让他们付出惨重代价。然而,这些上海青年中很多人选择了继续留在新疆,上海曾是他们的根,但在新疆,他们留下了自己的魂。   

杨锦麟:1968年的12月12号,毛泽东发表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最高指示》,于是乎中国的当代史上就有一个绮丽的现象,1800万名的知识青年,进行了共和国又一次的大迁徙,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在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了这么一群人,这群人在知识青年大迁徙运动之前已经是一批先行者。60年代,由上海知青十万大军组成的支边的青年,来到了新疆,来到了建设兵团,半个多世纪,或者说即将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批年轻人,在四十多年前进疆的那一刹那,他们未曾想到,他们全部的青春和热血,就撒在了这块广袤的大地之上。我们这次走读,去访问一些时至今日仍然在这广袤大地上,坚守的人。

为响应毛主席号召 身为独子毅然奔赴新疆

解说:2010年的9月,我们前往新疆阿克苏寻找当年留在这里的知青。陆志毅,画家。47年前,还不满18岁的他,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到上海文化广场去看一部影响巨大的纪录片《军垦之歌》。当年这部片子配合着现实世界大张旗鼓的动员,激荡着陆志毅的心。

纪录片解说:在塔里木已经有了十几万亩桑园,可以期待,在不很长的时间内,它将会成为祖国的新的蚕桑生产基地,生活像一条五色斑斓的彩链,充满着健康的欢笑,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这里既有辛勤的劳动……

陆志毅:美丽的新疆,天山南麓,丝绸之路,那边的人骑着马在美丽的巴里坤草原,当时我们听了以后热血沸腾,骑着马在奔驰,牛奶、葡萄、苞谷,苞谷比热水瓶还大又听到了美丽的音乐,又听说那边的牛奶可以洗澡,种种的一种诱惑力,还有,另外一个就是听了毛主席的话,懂不?年轻人,广阔天地,当时啊,到那里去可以大有作为。

解说:1954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承担起屯垦戍边的使命。劳动力紧张,成了兵团最头疼的大事之一。第二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文中向知识青年发出号召:“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兵团随之做出决定:动员内地知识青年支边。20世纪60年代,知青支边达到高潮,累计有10多万上海知青奔向新疆。当时家住南汇区的陆志毅生长在一个工艺美术家庭。父亲是搞雕刻的,母亲从事剪纸艺术。陆志毅从小就对绘画和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1963年,正面临高中毕业的他报名进疆。

陆志毅:母亲因为在61年就去世了,我们居委会派出所叫我不要来,说陆志毅啊,你是独子,你不要去。

本期《走读大中华》凤凰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杨锦麟 [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星期六  07:00-07:40

重播时间:星期日 18:15-18:55

               星期一 09:00-09:40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李敬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