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营造官民共治社会新格局 探讨公民社会官员公开争论

2011年06月15日 10:11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上个月也就是5月18日,《求是》杂志2011年第10期,刊登了中共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周本顺的文章,题目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凤凰卫视6月14日《总编辑时间》,以下为文字实录:

思想空间

探讨公民社会官员公开争论

吕宁思:上个月也就是5月18日,《求是》杂志2011年第10期,刊登了中共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周本顺的文章,题目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文章认为中国与西方国家根本不同的政治制度,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的国情,根本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社会管理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充分发挥中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是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要大力的加以完善。要切实的解决社会管理中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防止误信误传,甚至落入某些西方国家为我们设计的所谓公民社会的陷井。

文章说,当前一些人对国外社会管理的认识有两个误区,一是小政府大社会,似乎大量的社会管理应该由社会负责。实际上发达国家并非都是小政府大社会,不少大国都是大政府,政府承担着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二是社会组织属于第三部门,似乎独立于政府的社会管理体系之外。实际上国外绝大多数非政府组织都有政府背景,都在政府的有效管理之下。文章说,在中国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一定要制订好行为规范,事先设好安全阀,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社会组织繁殖起来。

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受到舆论的广泛关注。上海市教育督导事务中心网站报导说,该中心组织干部认真学习。通篇朗读文章之后,中心主任朱坚带领全体员工仔细研读每段内容。之后他就强调,绝不能误信更不能误传某些西方国家为中国设计的所谓公民社会的陷井。

当然这篇文章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不同意者也不少。昨天6月13日,《北京日报》刊发了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的评论文章,题目是营造官民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文章写到“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正式提出要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使中国对社会组织的管理,由管制为主转向培育和鼓励为主的实质性转变。

文章说,公民社会在中国正茁壮成长,应当说越来越引人注目,越来越重要了。对公民社会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说明不仅中国的公民社会已经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而且对公民社会的研究也形成了一种气侯和力量。文章认为任何事务只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就会像雨后春笋一样,不但阻挡不了,而且使人赏心悦目。

文章写到,中国社会结构已大体定型,分为以政府官员为代表的国家系统,以企业主为代表的市场系统,以公民为代表以社会组织或民间组织为基础的公民社会系统。国家与社会开始适度的分离。文章呼吁全社会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公民社会,改变一些人对公民社会的误解,转变对公民社会的态度。特别是各级党政官员应该对培育和发展公民社会的战略意义有深刻的认识,从而采取积极鼓励和支持合作的态度。

文章写到,党和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法规,依法对社会组织进行管理,要加快放松对社会组织的管制,更多的给于培育和扶持。各级政府应当广泛吸收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政策的制订,特别是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他们承担更多的公共服务,努力营造官民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

舆论认为俞可平的文章是对周本顺的文章的一种回应。

[责任编辑:王腾] 标签:公民社会 官民 格局 吕宁思 总编辑时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