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近期发布的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接受调研的中国的千万富翁当中,有6成已经更改了国籍或者正在考虑移民。因此中国有专家担忧,中国正在面临中产阶级流失的问题。《人民日报》25号发表了一篇署名是曲哲涵的评论文章,从移民热看宜居大国建设,文章首先指出移民不是新现象,历史上移民实现了世界各地的人们相互往来和商品技术的互通有无,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凤凰卫视5月26日《总编辑时间》,以下为部分文字实录:
千万富翁多移民 中产面临空心化
何亮亮:我们来看近期发布的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接受调研的中国的千万富翁当中,有6成已经更改了国籍或者正在考虑移民。因此中国有专家担忧,中国正在面临中产阶级流失的问题。
解说:据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抽样调查,中国的千万富翁中有接近6成已经投资移民或者有相关考虑,而亿万富翁中,也有27%放弃了中国国籍,有专家提出警示,中国可能面临中产阶级空心的问题。
刘申宁(时事评论员):中产阶级在分化,相当一部分不稳固的人跌落到贫民当中去了,稍微好一点的一部分就跑到国外去了,在国内将来逐渐形成为两极,这是我们现在最担忧的问题。
解说:刘申宁认为,出于对社会环境和发展前景的综合考量,让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
刘申宁:更多的因素还是经济和政治的因素,大部分还是担心国内经济发生硬着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它预示着中产阶层的生存境况出现了危机。
解说:不同于上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两次移民潮,正在涌动的新移民浪潮流失的将是中国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而他们正是国家发展所依赖的中坚力量,一旦大量财富和治理成果抽离,无疑将磋商中国经济。
《人民报》:从“移民热”看“宜居大国”建设
何亮亮:有些人移民海外,是否会带来大量的财富,有多少知识精英在流失。面对新一轮的移民热,社会各界有很多的担忧,也有很多的质疑。《人民日报》25号发表了一篇署名是曲哲涵的评论文章,从移民热看宜居大国建设,文章首先指出移民不是新现象,历史上移民实现了世界各地的人们相互往来和商品技术的互通有无,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同时中国的人口基数本来就大,尽管移民海外者,绝对数量猛增,但是比照不断成长的富裕人群,庞大的海归群体,移民后人走企业留的现实以华外资不断增长的趋势,对移民的过渡担忧并不成立。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此外文章还认为,移民话题在当下之所以变得有些沉重,是因为这一轮移民热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国内某些不宜居的因素。
目前中产移民原因集中在几个方面,为了让孩子摆脱应试教育的重压,为了获得健康的生活环境与完善的社会保障,希望投资环境更为规范,期待没有因仇富差距而导致仇富心态的氛围等等。文章指出,移民远行所期望的也是当下中国所缺少的。人们当然有通过合法合理途径选择更好生活质量的权利,只是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知识精英,以及富裕人民过多的流失,会加重普通人乃至于整个社会的焦虑感。
文章认为,对于移民热的关注,理应转化为以下的思考和行动,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比如发展和改革教育理念,让孩子的成长更健康,更快乐,完善国内相关的立法,提高居民财富的安全感,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坚决惩治贪污腐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居民的尊严感等等。
文章最后指出,只有从经济大国迈向宜居大国,中国才能留下财富,留下人才,留存自信,向外移民才不会成为一种热潮,带来诸多的焦虑。中产阶级大举移民,这是当前中国新一轮移民潮的一个特点,我们知道中产阶级在中国是一个新的阶级。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中国并没有过一个像西方那样的,或者像日本那样的百年的一个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有中产阶级也就是最近30年的事情,中产阶级应该是中国这样的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社会中坚力量。中产阶级越强大,这个社会就越稳定,人们的心态也就越平衡,也就能够减少贫穷的人口,而也不会造成贫富两极的悬殊,不会造成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是为什么现在还有很多中产阶级,还不是大富豪,他们都要移民海外呢?刚才我看人民日报的文章已经分析的相当的透彻了,所以我想这个问题应该要引起当局的严重的关注,邓小平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一部分人当中,我想其实很重要的就是包括中产阶级。
如果中产阶级觉得现在的环境不安全,而且因为当局的反私有化这样的一种宣言,而使很多人人心慌慌,是不是反私有化,最后要剥夺我们的财富,这样的一个联想可能是不正确的。但是当很多人都这么想的时候,他们就用脚投票。所以人民日报这篇文章相当的值得大家思考。
《总编辑时间》凤凰资讯台播出 [节目专区]
主持人:吕宁思 何亮亮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22:00——22:30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 03:30——04:00 10:30——11:0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