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三无”教授获“诺贝尔风向标”拉斯克奖

2011年11月02日 10:55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作为青蒿素的发现人,81岁的中国医学家屠呦呦拯救了全球百万人的生命,从而获得了有着“诺贝尔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但她一无海归背景,二无博士学位,更没有两院院士桂冠,这样的“三无”教授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

凤凰卫视11月1日《与梦想同行》,以下为文字实录:

许戈辉:各位好,欢迎大家继续与梦想同行,在昨天的节目里,我向各位介绍了81岁的中国医学家屠呦呦,由于她在青蒿素抗击疟疾领域里取得的重大贡献,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从而获得了有着“诺贝尔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而她最初得到我们的关注,和前一阵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的一篇博文有关。

那个时候有着海归背景和多项研究成果的饶毅,在中科院院士选拔中落选,随即在自己的博客中宣布,他将永远不再参选院士,之后备受关注的他又发表了博文《今日中国谁该做院士》,就在这篇文章中他向我们介绍了两位,他认为有实力得诺贝尔奖,但却从未获得过适当承认的中国科学家,这就是屠呦呦和张亭栋。

饶毅:因为在国内做工作,他们本来就没有很有名的话,如果他是年轻力壮正在做事的时候你没有认可,他的支持会少一点。那像屠呦呦这些年纪大了,一直没有得到认可,就认可不够充分,不是一点都没有,像屠呦呦是有过一些认可,但是不充分的,像张亭栋是基本上就等于没有得到过什么。

许戈辉:确实如饶毅所说,屠呦呦可以算是一个既无博士学位,也无海归背景,更没有中国两院院士桂冠的“三无”教授,饶毅在博文中对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历程进行了梳理,他提到1971年,屠呦呦本人的一个关键作用是提出乙醚提取青蒿,其提取物抗疟作用达到95%甚至到100%,这一方法的提出,使得青蒿的高效性显著提高。

饶毅说,肯定她的作用,并不意味着埋没其他人的功劳,应该有更详细的历史记载,让人们知道她的贡献。

饶毅:屠呦呦我可能十几年前我就感兴趣,我就觉得青蒿素这个本身这个很有趣,然后又在那个时代做出来,但是那个时候我还在美国,所以我关注一点搜集一点资料,搜集都不全。然后我以前在科学院自然史所就带过一个研究生,那我们搜集的资料也是不全,所以后来最近几年我们搜集的才全,我们要到军事科学院去,完善办公室的档案里面去,查原来的资料内部资料,外国人看不到的。

包括这次报道,外国也有报道,但他们报道是不准确不全的,因为他们很多资料看不到,还有一个你要把这个有争议的人你都去采访一遍,你搞清楚他们争议什么东西,然后再把物证和人证你都要有材料,然后再来理清楚这个事情,你才能理得清楚,所以我们这样理清楚以后他们都没争议,他们基本上都接受我们这个版本。

许戈辉:饶毅在采访中提到的“争议”,是在屠呦呦获奖之后,我们频频听到一个词,一些人对于谁是青蒿素的发现者提出了异议。屠呦呦在采访中说,青蒿素的事乱了,大家都要说是自己弄的,实际上这可能吗?科学就应该讲究实事求是的。

而不管怎样,毋庸置疑的是她对于青蒿素抗疟的巨大贡献,得到了国内外的共识,提到发现青蒿素时的心情,屠呦呦说当发现青蒿素正是疟疾克星的时候,内心激动得难以表达,而她的梦想就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够享受到它的好处。

《与梦想同行》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许戈辉 【主持人专区】

播出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19:55-20:00

 声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宋诗清] 标签:风向标 拉斯克奖 饶毅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