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疯狗”卡扎菲的传奇一生 阿拉伯国家革命路难走

2011年10月25日 11:21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解说:9月1日利比亚临时委员会的一名军方高官称,卡扎菲可能藏在沙漠小镇拜尼沃利德。一天后卡扎菲通过卫星电视转发的讲话,呼吁支持者进行持久战。随后的追踪陷入了“狼来了”的境地,利比亚当局总是说发现卡扎菲好像在哪里,但是却无功而返。9月6日,法国和尼日尔军方消息人士透露,利比亚军车队穿过边境进入尼日尔,可能表明卡扎菲寻求在该国避难。而就在联大宣布承认利比亚反对派的前一周,卡扎菲发言人易卜拉欣称,卡扎菲仍在利比亚,仍然精神状态良好,拥有强大军队的支持。此后,关于卡扎菲藏身于苏尔特和南部的传闻一个月间一直不绝于耳。

10月7日,设在叙利亚大马士革的电视台播出了卡扎菲的最后录音讲话。据信是卡扎菲的一个男子在讲话中呼吁其支持者对利比亚当前的过渡政权实行“不合作主义”。但随后,卡扎菲再也没有了生息。直到11月20日,苏尔特突然传来他的死讯。

卡扎菲27岁领导利比亚 世人评价毁誉参半

卢琛:1942年卡扎菲出生在苏尔特沙漠的一个羊皮帐篷里。中学时代的他醉心于地下组织和民间运动。1969年9月1号,通讯兵上尉卡扎菲率领“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了一场漏洞百出的军事政变,居然兵不血刃地获得了成功,一夜之间,全世界都认识了这位名不见经传的27岁毛头小伙。掌权之后的卡扎菲上校马上大刀阔斧地实现治国远大抱负,他承诺一切权力归人民,实行了著名的“三大政策”。关闭所有外国军事基地,驱逐所有外国军事人员,银行国有化,石油公司收归国有。经济自治触及资方的利益,职工集体管理企业,这当然导致西方不满。由于受到了经济制裁,利比亚社会和经济问题层出不穷,但是卡扎菲继续实行“铁腕统治”,民意的怒火一旦燃烧,势必燎原。

解说:1969年27岁的卡扎菲向全世界宣布,腐败的伊德里斯王朝寿终正寝,崭新的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诞生了。1977年,卡扎菲宣布还政于民,他废除官僚机构和各级政府,代之以人民委员会,自己担任革命领导人。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头衔。2011年局势动荡时反对派曾要求他辞职,对此卡扎菲表示,他没有任何职务,辞什么职。

卡扎菲:卡扎菲所担任的职位并不像其他总统那样要辞职的,卡扎菲不是一名总统,他是革命领袖。

解说:卡扎菲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不过,不管是他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要承认一个事实,卡扎菲领导这个大约有六百万人口的石油大国摆脱了贫困。1981年,利比亚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1万美元,成为非洲最富裕的国家,即使在遭受西方经济制裁多年后也是非洲生活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国民享受义务教育和完善的医疗体系。在执政前30年,卡扎菲一直对欧美采取咄咄逼人的强硬政策,几乎在所有重大的国际事务上都敢于跟欧美叫板。美国前总统里根因此称他为“疯狗”。但执政的后十多年卡扎菲变了,新世纪之初,卡扎菲迅猛地“浪子回头”,同西方各国改善外交关系。

911后,他是第一个要求缉拿拉登,并向美国表示哀悼的阿拉伯领导们。2003年,他宣布对洛克比空难承担责任,并对其受害者家属给予赔偿。又宣布放弃大杀伤性武器。自此,利比亚与西方的关系开始缓和。

姜安:2003年就爆发了美国同伊拉克的战争,这场战争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美国利用它强大的军事和外交实力,在三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就有效地控制了巴格达。这个事情对包括卡扎菲在内的很多中东地区的国家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卡扎菲迅速的作出一个重要的政治反应,几乎就在那个时间节点上就承认了早些年间由卡扎菲所策划的洛克比空难事件。

解说:为了向西方国家示好,卡扎菲还特意在革命胜利40周年当天设下盛宴诚邀各国领袖前来。不过除了众多非洲国家领导人积极捧场,西方国家只是派来了部长、大使或者官方代表应景。

2011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利比亚设禁飞区协议后,卡扎菲再次暴怒。他说如果世界对我们疯狂,我们也会以疯狂回应。于是再次掀起了与西方国家的战火。对于西方多国的联手空袭,卡扎菲说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发动的军事行动,是十字军国家对伊斯兰国家发动的新十字军东征,并且表示他和他的支持者将在对反对派武装和多国部队的战斗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卡扎菲:我为了留在这里付出了代价,我的祖父是第一位烈士,在1911年第一次战役中牺牲了。我不能给我的祖先带来耻辱,我不会离开我祖父的墓地,我要像烈士一样死去,长伴着我祖父的身旁。

卢琛:卡扎菲没能看到最后的胜利,却实现了“绝不离开自己祖国,战斗到死,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虽然在卡扎菲42年任期的前半段,利比亚人民的确感受到了卡扎菲带来的福利。但这42年里,利比亚从来没有实行过公民选举,从1973年至今,利比亚甚至没有制订过一部宪法,国家的一切权力完全聚集到了卡扎菲一人手上。过去10年里,卡扎菲成功地逐步消除了西方对他的敌意,却没能解决国内势力的分裂。

利比亚国内仍动荡不安 执政当局面临挑战

卢琛:卡扎菲之死并不意味着“全国过渡委员会”从此就能够高枕无忧,并不意味着利比亚的国家前景将是一片玫瑰色。如今经历战乱的利比亚社会秩序混乱,基本安全缺失。虽然卡扎菲已死,但是他的追随者可能已经散落民间。恐怖分子和极端分子也在蠢蠢欲动,成为安全隐患。利比亚内部派系斗争部族矛盾加剧了社会动荡。因此,如何尽快恢复国内安全是“全国过渡委员会”面临的最为严峻挑战。

按照伊斯兰的传统习俗,卡扎菲死后应该尽快下葬,但是下葬的时间一拖再拖,地点难以确定。是葬于米苏拉塔、苏尔特甚至被海葬,难下定论。这也暗示出“过渡委员会”高层与军方实力派之间出现裂痕。

解说:利比亚过渡委23日表示,由于卡扎菲的直系亲属现阶段不在国内,“过渡委”已决定把尸体交给他的远方亲戚。据信是一份卡扎菲遗嘱被曝光,遗嘱中卡扎菲要求死后按照伊斯兰习俗葬在苏尔特一处墓地,埋在一些亲属坟墓的旁边。事实上,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内部成份复杂已是公开的秘密。随着卡扎菲的终结,反对派内部的纷争也将随之浮出水面,并将公开化。西部反对派是推翻利比亚的主力,但在政治上一直是东部反对派代表,这两部分是战后才黏合在一起,从没有真正牢固过。如何分享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部落首领的权力保障还是弱化,都是一个个难题,也都有可能引起内讧。

姜安:卡扎菲执政期间,所产生的很多很多问题,换句话说是爆发此次政治冲突动荡的前因问题,并不可能因为这场政治冲突的暂时解决而宣告结束。比如说通货膨胀问题、结构性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部族政治问题、缺乏民主政治问题等等综合性问题仍然存在。所以利比亚政治的未来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重重难题。另一方面,就是卡扎菲后时代出现新的权力真空,各部族的力量,各诸侯的政治力量,都在参与这场新的权力分配。所以在新的权力组合新的秩序建立之前,会面临很多政治难题和困局。

解说:能否实现首都的黎波里的非军事化,并迅速地恢复秩序和民生,是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持续半年的激烈内战,导致油田全面停产,经济陷入瘫痪。经历战乱的利比亚社会秩序混乱,基本安全缺失。虽然卡扎菲已死,但其残余势力仍可能制造麻烦。此外,民间武器的泛滥以及恐怖势力的浑水摸鱼,也将给利比亚局势带来各种变量。

除了继续建立稳定的内部秩序外,那些曾经帮助执政当局的外国势力,可能掀起一轮激烈的商业战瓜分利比亚市场。“全国过渡委员会”如何在满足支持者胃口的同时,达到国内人民的期望将是无法回避的一道难题。就在英法领导人齐齐访问利比亚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也于上周访问的黎波里。并于临时总理贾布里勒共同举行记者见面会。希拉里赞扬了利比亚过渡委推翻卡扎菲政权取得的成就,并表达了美国对利比亚的支持。

希拉里(美国国务卿):没有威胁让利比亚人民退却,美国骄傲地和你们站在一起,我们也会继续支持你们,而你们可以继续旅程,尊重你们的主权,履行我们的友谊。这个时刻属于利比亚,这个胜利属于利比亚,未来是你们的。

利比亚政权更迭影响中东 叙利亚成新焦点

卢琛:卡扎菲的谢幕给利比亚周边地区和国际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重大影响。首先,卡扎菲的离去可能意味着统治者以武装暴力抗拒革命“此路不通”,此次法新社指出,卡扎菲的“悲惨结局”为奥巴马的“战争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持。美国副总统拜登表示,在利比亚美国总共花费了20亿美元,却没有一个美国大兵死亡,美国找到了处理全球事务的“新药方”。在利比亚战场,北约战机和美国无人机的配合抓住卡扎菲夺取了利比亚战争的胜利。这种美国军事有限介入的方式,同样适用于美国处理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变革。华盛顿开始注重相关国家人民赢得自己的解放。而不是将“变化”强加于这些人民。

利比亚的政治更迭,是整个中东大变局的一部分,而如今卡扎菲身亡是否会对目前依然动荡不安的叙利亚和也门等国家产生直接的影响,谁又将是下一个“卡扎菲”。

解说:由于此前利比亚执政当局已经宣布,承认叙利亚反对派组织的全国委员会。卡扎菲之死无疑会给叙利亚的反对派极端势力以刺激和鼓动,增加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夺权的信心。

姜安:卡扎菲之死其实是产生一种模式,这个模式其实和萨达姆之死的模式有些类似,就会对叙利亚未来的政局以及政治领导人的政治命运恐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也就是说叙利亚领导人将来可能会面临者这两种模式的选择,要么按照埃及的模式,屈从他的反对势力主动下台,这是一种状况。还有一种状况就是同国内国外的实力进行激烈的斗争,最后导致卡扎菲模式,或者是萨达姆模式。

解说:而利比亚过渡委员会对卡扎菲死亡过程的草率解释也令外界猜疑,卡扎菲是被“默许处决”,为的是减少可能出现的司法麻烦,并封杀卡扎菲上法庭后可能发出,法国、英国、美国等友邦们不愿意听到的声音。死于乱枪,也就是找不到致卡扎菲于死地的那把枪。利比亚过渡委员会就不会追查,西方更不会赶这趟跟卡扎菲本人人权有关的混水,重要的是锁定下一个目标。

奥巴马:我们给利比亚人机会,让他们决定自己命运,还就是我们在北非和阿拉伯世界所看的局面,也就是争取自由人权和民主。

解说:奥巴马这样的表态,以及利比亚成功榜样的树立,已经令叙利亚的反对派感到他们的革命成功或许就在不远处。

境外叙利亚反对派人士:卡扎菲和阿萨德像兄弟,在任何地方都很像,我认为在利比亚发生事将会在叙利亚上演,我对此很有信心。

姜安:叙利亚政府对美国西方国家总的态度非常强硬,而且叙利亚的问题远远要复杂于利比亚的局势。因为它背后还有个伊朗。伊朗和叙利亚的结合是中东地区反以色列势力的非常强力的结合。也就意味着叙利亚的未来的政治发展,它不仅仅是国内和西方的问题,还很有可能从历史宗教和文化因素牵涉到阿以冲突问题,以及整个阿拉伯世界和西方世界的矛盾冲突问题。所以叙利亚的问题恐怕比埃及问题,甚至是利比亚的问题更要复杂,更要艰难,影响可能会更大。

卢琛:在许多后发展国家,一个独裁者的垮台往往并不意味着民主的到来,而预示着另一旦混乱时代的开始。在本·阿里被推翻之后,突尼斯仍未建成稳固的民主制,穆巴拉克被推翻,埃及仍然动荡不止。利比亚虽然获得革命胜利已经两个月了,但是至今无法建立一个正式的临时政府。叙利亚和也门又会有怎样的结局呢?专家预测卡扎菲的死亡会对叙利亚政权和也门的萨利赫政权产生巨大冲击。卡扎菲之死鼓舞了反对派的士气,因此不排除局势凸现突破口,当选者作出让步。

另一种可能是,导致更高强调的武力镇压,为国际社会军事介入提供借口。无论何种形式,卡扎菲之死都会成为促使这两个国家流血事件提前画上句号的动力。在无论出现哪一种结局,以美国和北约为首的西方都将主导这些阿拉伯国家的民主进程。

[责任编辑:宋诗清] 标签:卡扎菲 利比亚 疯狗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