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巴洛克满足炫耀财富的需求 带来新帝国气息


来源:凤凰卫视

人参与 评论

核心提示:说到巴洛克对于绝大多数国人而言,它实在是一个好像熟悉但又遥远的名词,它其实是在17世纪的欧洲广为流行的艺术风格,它是意大利街头裸体的喷泉雕塑,是法国巴黎恢弘的凡尔赛宫殿,是圣彼得大教堂,而此

 

“贝尼尼旋风”成就巴洛克风格 充满戏剧性

解说:经典雕塑的整体观点就是要把人类表现得没有肉感,同时还要赋予它们肌肤以不朽的光滑,所以这样一来,经典雕像大部分看起来是神,没有血色,但巴洛克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它随着贝尼尼旋风呼啸而来,在贝尼尼之前没有人把大理石表现得如此富有肉感,有人曾经形容贝尼尼切割大理石就像切割奶酪一样,在他的刻刀下大理石变成了世界上最柔软的材料,它可以成为枝丫、叶子、头发,也可以幻化成风和柔嫩的肌肤,石头成为像终生一样具有脉搏的生命,这是他的自画像,他就是被称为是罗马巴洛克艺术的天才和导演贝尼尼。这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罗马与巴洛克艺术”由于场地等条件的局限,呈现的部分贝尼尼作品大多只是这样勒阿样稿或模型,但即便是这样,也依然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重返巴洛克的通道。

王鲁湘:这是教皇克雷芒十世的一个浮雕像,它的作者是谁呢?它的作者就是巴洛克艺术的最伟大的代表性的这个艺术家贝尼尼,那么我们过去像我们年纪的人我们小时候看欧洲的这个雕塑史的时候,其实我们感到最震惊的既不是古希腊的,古罗马的,甚至也不是文艺复兴时候这个米开朗基罗他们的,而是贝尼尼的,我们非常惊讶贝尼尼怎么能够在石头上头能够那么样地精细地,逼真地把人的肌肤的感觉表达到那样的逼真。

陈履生:贝尼尼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一位画家,可以是由他导演了整个巴洛克艺术的运动,以及在西方艺术史上承前启后的这样一种关系,贝尼尼的重要性他把巴洛克艺术具有戏剧性的这样一种审美的趣味,尤其是把它和观众之间的一种关系和像戏剧舞台一样,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确确实实他为当时的宗教领袖和贵族所欣赏。

解说:当文艺复兴的巨匠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问世一百多年后,贝尼尼也创作了一尊《大卫》雕像,一时间获得了甚至与米开朗基罗不相上下的盛誉,他试图借此讲述一个故事,一个片段,似乎主人公的对面正站着巨人歌利亚,各位面朝着他,而歌利亚却在作品的外部空间与观众处于同一空间,观看这件作品时,观众仿佛进入到场景中,情绪也被带入到故事之中。

王鲁湘: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相比,你比如说和文艺复兴三杰的作品相比,文艺复兴三杰的作品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像黑格尔所说的那种古典的那种美的东西,它比较朴素,然后而且比较丰满,然后比较宁静,比较宁静,相比起来所有巴洛克的艺术不管是它的这一个雕塑,还是它的绘画,甚至它的装饰,都给人一种戏剧性的很夸张的运动感。

陈履生:所以这种运动感因为运动感它是和戏剧性是相关联的,因为戏剧性它不是一个静止的一个雕像,它存在着具体的情节和相互的关系,所以它必须要有这种运动感的存在,包括衣褶,它衣褶它不是静止在那的,感觉它只是一个运动的一个过程中的一个静止在那里,它可能会有下一个皱褶的存在。

王鲁湘:对。

陈履生:可能和发生一些新的一些人物的一个动态关系。

解说: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认为人是处于宇宙的中心,但随着之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和落体定律,人们在科学特别是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的发现,让人类意识到人只是宇宙中不断变化无法永恒的一部分,人所处的空间也是戏剧性地变幻无常,在巴洛克时代的思考也遵循着同样的轨迹,所以在巴洛克艺术的理念中,人所身处的是一个有限的戏剧性的空间,如同在一个剧场中,观众与演员共同分享的互动空间,双方都清楚各自互相预存的共生关系。

陈履生:可以说呢从艺术发展的过程当中来看,它可能又往前走了一步,但走了这一步里面呢有好有坏。

王鲁湘:对。

陈履生:巴洛克风格把观众的感受把观众的需求都在一个空间的关系中,能够呈现出来。

王鲁湘:感觉出来巴洛克艺术和文艺复兴相比,巴洛克的艺术更具有某种媚俗性好像,是吧,好像更多的想要讨好我这个城市里头的市民。

陈履生:这也就是回了我们话题的当初你说的一个问题,就是带有贬义的问题,确实人们对这个事情他是,他确实是认识不一样,他没有更多地从一个全方位,从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中和一个巴洛克艺术的整体中去把握这个巴洛克风格,和巴洛克运动它的这种合理性的存在,以及它这种必然性。

解说:所以如果回到宏阔的罗马教堂,会轻易地感受到贝尼尼的雕塑作品凝聚了多种戏剧性的叙事的方式,可谓代表着整个巴洛克艺术的巅峰。教皇之城也变成了表演之城,它如同一个巨大的历史舞台,这些作品便纷纷扮演着上帝分配的角色,上演着一幕幕贝尼尼式的戏剧,贝尼尼彻底摆脱了先前一切艺术风格的束缚,形成新的流派,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纯粹的巴洛克艺术。

王鲁湘:整个巴洛克的风格从建筑到雕塑,到绘画到工艺品,都有一个什么呢?都有一个让人忘记材料的笨重,而感到人对材料的这种驾驭的自由能力,然后使所有的受到这个地球引力的那些沉重的东西,经过艺术家的手一点化以后,一改造以后,一塑造以后,都变得飘起来,所以整个巴洛克的艺术都在朝着这样一种让沉重的物质变得轻巧,让往下坠的东西往上浮,让凝固不动的东西开始流动,开始飘荡,它所有的东西都是朝着这个方面的努力,你说对这样一种努力难道我们不应该给于正面评价吗?

解说:有人说它重塑了欧洲。

陈履生:巴洛克风格它改变了人们对于欧洲的一种观感,它也曾被认为是艺术的瓦解和堕落。

陈履生:巴洛克风格带有贬义的一种曲解。

解说:浓厚的宗教色彩,极端的享乐主义。

陈履生:我们不能一般地去理解巴洛克风格。

王鲁湘:那么什么是巴洛克?

解说:走进国博《重返巴洛克》,《文化大观园》正在播出。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翔]

标签:巴洛克 王鲁湘

人参与 评论
2014-08-15文化大观园 重返巴洛克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8/15/b5330935-690c-4520-8066-502d2d323942.jpg

网罗天下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