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现在呢,因为这么多年考古啊,我知道一个道理。如果说,光以考古实地发现点儿东西,来解决文明起源这个大课题的话,
主持人:是很困难的。
黄:那是困难重重,不可能。
主持人:它的信息太有限了。问题是现在的所有的考古研究的人他都不是他们挖出来的,或者是专业的考古工作队亲手刨出来的东西,他都不能拿来进行研究。
黄:他不研究那他属于是中国乃至世界考古范围内的一大遗憾,那么现在毕竟寻根问祖,我也感觉也是人人有责,是吧?我们作为龙的传人一份子,在以前国家没有保护的能力下我保护,保护完了我得研究,研究完了得给大家开始多提很多课题,怎么去来解决呀?那么作为一个民间学者也好,作为一个贡献者也好,我尽到责任了,剩下的是社会责任,跟我没有关系了。我负责都是贡献给国家。
主持人:关键就是说如何抛弃这一种陈见、偏见,然后平心静气的,先来这个我们看一看这些东西。
黄:是啊。
主持人:接受一下这些信息,也向民间的这个学者也学一学一些民间的方法。
黄:是啊
主持人:互相参照
黄:没错啊。
黄康泰曾经写过一番自述,描写自己早年收集玉石器的经历:“为遍藏民间真迹,五家企业命绝。三番倾家荡产,数回生死之交。”他说,自己的收藏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绝不在文物市场上花一分钱买东西,他收集的远古玉石器,都必须亲历亲为,从牧民和农民的手中直接收购,而且要弄清确切的地点和环境。因此,他对整个红山文化区域非常之熟悉。这次的行程之中,有一处地点是他坚持要到的,那就是位于敖汉旗的城子山山城遗址。果然,我们在这里有了令人兴奋的发现。
在蒙语里,“敖汉”就是老大的意思,而以此命名的内蒙古敖汉旗,也是一片古老而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土地。它被考古界称为“中国北方文化的中心”,因为从距今8000多年前的遥远年代开始,这里就一直有古人类活动的足迹,直到与历史文献记载相衔接。
城子山山城,位于敖汉旗北部。它的山顶地势平坦,四周砌筑着石围墙,并设有城门9座,故名“城子山”。现在,对这里的考古发掘还没有正式开始,初步的勘探中值得注意的是,城南围墙的中部,发现有一座巨型猪首形象的石雕。当我们来到这里时,这座石雕就成为了我们寻找的目标。
主持人:猪首石,可能说不定是在那。
黄:那边?
主持人:啊,对啊,看看那边。
黄:有点像啊。
主持人:那不像。哎,那块!
黄:哎,这这这。
主持人:这块,这不是有九米长,三米高吗。
黄:对,有点像那块,有点像,这得到跟前去看看,这得看看有没有人工的痕迹。
亲眼见到这座被认为是形似猪首的石雕之后,黄康泰立即产生了一个不同的想法。
黄:你看,我老瞅着这边像个鹰。你看这个前面这个。
主持人:对对对,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那是个鹰头,往前就落在这个山坡上,就这样的往前面。还能看出那个鹰的那个还能看出眼睛,那个勾鼻子,那个嘴有一点点,是吧。
黄:上边呢,爬着,像龙似的。
主持人:像龙。
黄:这个龙就是什么呢?象龙啊,或者猪龙啊,都可以论证。
主持人:那从这个角度看,就特别像鹰上头爬个东西。
黄:对,到跟前再看看,这个有意思。
主持人:明显的好像是有人修整过。
黄:对,没错。
主持人:你看,对没错,绝对修过。
黄:人工痕迹,注意点。真就凿过。
主持人:凿过,绝对凿过。
黄:是吧?这都有人凿过。
主持认:对呀。你看这个从这个岔口这儿,这个显然不是原先的它有个什么断的节理呀,它不是。这个地方就是根据一个大的形的需要,然后在这凿了一下,凿了一下,稍微修理修理,依石造型。
黄:没错。
来到石雕的上部,我们又有了更多的发现。
主持人:这块石头顶上,有人工凿的这种窝的痕迹。
黄:没错。
主持人:很明显是吧,坑坑洼洼的,而且被使用过,这个上头好像堆什么东西使用过似的。
黄:没错。
主持人: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它应该是一个正南方向,冲着那个,正南方向对面正好有两个像奶头似的那个山,这应该还是有一种呼应关系,可能在这个地方举行什么祭祀活动,和对面那个山有一种什么关系。
主持人:总而言之不管怎么着,就是这个石头在整个城子山,它很特殊。
黄:特殊。
编辑:赵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