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李德全在卫生部工作了16年,既是新中国第一位女部长,也是卫生部迄今为止任期最长的一位部长,由于工作的关系,她对卫生的要求非常严格。
余华心:部里头开会的时候,她就反对抽烟呢,为了让大家不抽烟,她那时候就一次就拿出二百快钱来,买糖。让秘书买糖,放一桌子,让大家吃糖,不要抽烟。完了见了熟人抽烟,就跟人说,抽烟叫你的这个鼻子发炎,肺里得癌。完了最经常宣传的话就是“要壮不要胖”,要壮不要胖。就是她自己是每天我和她一块儿生活的,每天早晨起来她要在床上有一通自己编的操,起来以后也有一些自由体操。相当激烈,非常结实。她到文化大革命前检查身体,她什么病都没有。
解说:爱讲卫生,身体健康,乐观开朗,是李德全留给别人最深刻的印象,也正是由于她的这种性格建国初期的一些外事访问工作,也落在了她的肩上。但有时为了尊重当地的风俗,她也可以不讲解卫生条件。
余华心:到那儿走访老百姓家吧,就拿出个碗来可能要给她喝奶茶,那个奶,好久没洗碗了,上头全是那个油垢黑糊糊的。那同行的人看了都打怵,结果人家又热情嘛,又拿块牛粪,把这碗又蹭出来了。蹭出来了就给她倒上奶茶,她咕嘟就喝下去了,旁边的人随员没办法也抢着喝两口,回去说你怎么能喝得下,她说这是关系两国友谊的问题,人家招待我们,我们不尊重人家风俗习惯,我们是不尊重人家。
解说:当时李德全的工资非常高,每个月七百多块,而毛泽东的工资也不过四百多块,但是李德全却没有任何积蓄,她的钱不是用来买糖,就是用来帮助别人,其余的则全部买了国债。她有自己的专车,但她却更喜欢走路。
罗悠真:几乎到哪儿都是要走一半的路,有时候开会,可以直接走到这个北京饭店,甚至更远,走到这个民族饭店。我就跟着姥姥,一边这个走累了,有时候那后边车跟着,就跑到车里面去了,姥姥自己在前面走,而且到哪儿都是要上楼,一上楼有的,像民族饭店11层楼,她就要天天上。那时候有时候卫生部开会,开半个月会,在民族饭店吧,她就每一天都要上11层楼,上上下下。
王效贤(曾任李德全日语翻译):而且她那个走路啊那个脚特别有劲儿,弹力特别大,她上下楼梯的时候,我现在老想,我走不来那样的步伐,她这么弹力,这么弹着这么走,走得非常轻盈的步伐。
余华心:坚持一定带领全体干部,一天要做广播体操,只要她是在国内,只要她是在机关里头,她一定是领着大家锻炼身体。她也是很少坐车,所以她的警卫员说,跟着李部长当警卫员一年多穿两双鞋,总是跟着她不停地走。
罗悠真:她跟谁一握手都是非常有劲儿,一直把对方的手要握疼,要不她不撒手,显示自己的这个有力量,就是这样,走起路来,都是大步流星,到机场去也是走路,后边车要跟着,从来不迟到,到哪儿都是能够走一半路就走一半路,有一点时间就走路。
曾子墨:1960年,李德全接受英国记者费利克斯·格林的采访,费利克斯后来在文章中写道,她一头黑发向后梳着,戴着眼镜,身穿蓝裙子,白衬衫,脚上套着一双结实的鞋子。她有一双类似农村的手,强壮而又力。从1950年到1960年的十年时间,是李德全生命中最繁忙的十年,她不仅是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也是新中国第一任红十字总会会长,她当时的头衔有三十个之多,涵盖医疗、卫生、教育、体育和外交等多个领域。1954年李德全更是带领红十字会代表团东渡日本,踏上了战后中日两国的破冰之旅。
解说:1953年,新中国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战后首批持日本政府签发的护照,来华访问的三团体成员,来华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在华日侨和战俘的问题,当时约有三万日侨留居中国,有1062名战犯在中国服刑。但是由于他们都是民间组织,因此,周恩来则指派李德全,以红十字会会长的身份对日本进行一次民间回访。
王效贤:日本人民最关心两个事,一个呢是留在中国的日侨,他们能不能回国,一个呢是在中国的战犯,他们有没有机会回国,中国怎么处理战犯问题,这两个牵动老百姓的心的两件大事。
解说:王效贤,现任中日好友好协会名誉副会长,当时正在外国语大学读书的她被挑选出来担任李德全的翻译。
王效贤:这个代表团呢组成了以后,周总理首先要接见这个代表团,总理有这么几点指示,第一点就是指示廖承志同志,你一定要照顾好李大姐,周总理非常重视这个李德全同志的,这个身体健康啊,她的一些情况,就是专门交代廖承志一定要照顾好,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说红十字会代表团只要到了日本就是成功。你们的目的,就是让日本人民相信中国政府,中国人民是愿意跟日本和平相处的。
编辑:马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