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他,是胡耀邦的长子,别人对于他的印象,却是格外的“朴素、勤奋、厚道”。他既爱惜现世的民营企业,又对曹雪芹和《红楼梦》的研究颇有心得。
主持人:吴小莉
嘉 宾:胡德平
吴小莉:对于胡德平这个人,曾经有媒体这样报道:说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有“两个”胡德平,一个是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胡德平,被媒体围追堵截到了进不了卫生间;一个是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长子的胡德平,喜欢吃辣味湘菜,习惯斟上一杯茶、点上一支烟,娓娓而谈。
的确,在胡德平的身上,人们会发现他“多元”的侧影,而每一个侧影又都会引起人们不同程度的关切。即便是作为学者,他除了曾经担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副馆长之外,还曾经踏足香山,遍寻曹雪芹的遗迹,成为颇有心得和建树的“红学”专家。
转身从政二十多年来,胡德平对于民营企业的呵护又始终如一,即便因为驳斥民企的“原罪论”,受到了争议,也初衷不改。
而对于经济的看法和认识,胡德平言谈之中,也多少流露出了父亲胡耀邦对他的丝丝影响。
胡耀邦对经济改革道路的思考
胡德平:他在1982年时候,就是认为东欧的一些改革,包括我们认为是最成功的匈牙利的改革,他说未必成功啊,他说他们的改革,他们的经济的改变,仍然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之中,然后就说,现在世界上有三种做法,中国到底要走哪条路,他希望全党来探索,一个就是苏联的高积累,低消费,剥夺人民,强制发展生产的这条道路,他说这个我们不能学,同时,在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里面,现在又变为一个高举债,迎合老百姓,他说这个也不成,他说这是一条路我们不能走;第二条路是资本主义的路我们不能走,就是过渡的竞争了,让人们都异化,都变形了,完全追求利润了,说这个我们也不能学;第三个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究竟应该怎么走,生产和消费应该怎么来配备,他说这个我相信我们五年十年要走出一条路来。
下一页:“找对象都困难”的个体户终于挺直了腰杆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