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非常道:应该把知青重新送回农村
2008年11月07日 14:47凤凰网专稿 】 【打印
相关标签: [梁文道] [文道非常道] [农村] [知青]

梁文道:就是你们不懂事?

刘敬文:对,所以民主是需要素养的嘛。但是共产党当时就搞了一个,如果你看过当时的一些场面的话,有一个像什么红豆、绿豆,“豆选法”。

梁文道:对,我听过这个。

刘敬文:红票、绿票,胡适先生讲过一个所谓的“幼稚园民主论”。当时就是说劝国民政府怎么要相信这个农民,因为我们农民有自治的这个传统,他能够自我治理。所以那个抗日根据地办的成功的话,就是因为很重视这个村民自治这传统,包括恢复了很多这种乡里商议,就是乡里人。因为当时乡绅部分还在嘛,把他们作用也发挥出来,所以当时做的是挺不错的,就是说那个时候的机制我们现在能不能用,当然我现在看基层民主也在做。但是呢,我就感觉就是说,现在不是在讲国学热嘛,国学热讲来讲去来还是再讲点击文化,还是都市人的事情,为什么国学热的某些部分不能够在乡村也要恢复一些古风。

梁文道:有一些乡学什么的?

刘敬文:对。

梁文道:香港还有这个呢,现在。

刘敬文:乡学包括村里那个商议,我看香港也是什么“十八乡”。

梁文道:对,乡议会。

刘敬文:乡议会,这些都是真正的这个。

梁文道:都是乡绅在搞的。

刘敬文:对,这个我觉得现在没有乡绅其实也可以尝试的做一下,现在农民普遍其实那个文化素养可能比以前还是相对要好一点。

梁文道:是的,绝对的。

刘敬文:读报基本应该都问题不大。

梁文道:对,基本上我们扫盲做的不错,比以前。

刘敬文:对,所以说我觉得这个东西还是可以去做的。

梁文道:回过头来看,最近几十年我觉得最惨是什么?农村老被压榨。你以前几十年我们发展城市,农村搞人民公社,农村的粮食都拿出去捐输给城市,村里头饿死人就不算。那么所以我觉得过去是被毁的很惨的,现在怎么样重新重视,这就非常重要,是个大问题了?

刘敬文:就整个现代化,我们被迫在所谓西方的那个,被迫要进入这个现代化道路以来,历代的政府都是要把农村的资源迅速集中起来。送到城市,然后去做所谓的现代化建设,但这个东西也没有什么错,但是对于农民来说的确是我们亏,欠了农民很多。

梁文道:当然,所以现在就是一个问题怎么样从城回到村了。

刘敬文:对。

梁文道:对吧?

刘敬文:所谓的城市反哺农村,我觉得一个是资本的问题,第二个还是人的问题。

梁文道:你还是赞成知青回家。

刘敬文:对,那个是一个很人才反哺的一个,最适合的是他们,现在很多所谓大学生村官,那个当然也可以,但是这一批人又有经验,他又有那个现代化的知识,为什么他们这批人不能够再回去呢?

梁文道:我觉得这也不一定是一个笑话,因为我们知道最近有一个国家就出现类似情况,就是英国。英国是在全世界发达国家里面第一个出现逆流状况的国家,连续三年,就是城市人回村耕田,有些伦敦的中产白领有好工作不干了,回农村种地去了,那么到底中国能不能出现这个情况呢?我们就看你来呼吁了,敬文兄,我们拭目以待,谢谢。

□延伸阅读
 文道:中国为什么不设立自己的诺贝尔奖?(2008-10-21 15:27:00)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