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王应睐:领导中国科学家全球首次合成牛胰岛素

2013年08月17日 13:19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中科院1963年开始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人员精减到20人。当时合称“剑桥三剑客”的王应睐、曹天钦和邹承鲁,带来了剑桥的优良作风和研究传统。1965年9月,王应睐领导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合成牛胰岛素。

凤凰卫视8月16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2001年7月5日,英国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讲述了一位刚刚病逝的中国老人的故事。《自然》杂志载文纪念一位中国人是不多见的,文章的作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王灵智教授说,他的故事应该让每一个中国人知道。这位拉人名叫王应睐,是我国近代生物化学科研事业的主要奠基人。

1929年,王应睐毕业于金陵大学留校工作,因工作繁忙等原因染上了肺结核,当时没有特效药死亡率很高,但是王应决定再次求学。他考取了剑桥大学博士,师从国际学术界享有盛名的凯林教授改学生物化学,在英国他还被卷入过一场比试。因为在中国农村进行过营养状况调查时,目睹现状,感到简易测定的重要性,研究出一种目测维生素B的新方法,而专门研究维生素B的牛津大学彼德斯教授很不服气,英国相关机关便组织了一次实际比试,实验证明彼德斯教授的测定仪器过程复杂,远不如王应睐的简易测定准确度高,让观者都信服了。

1945年王应睐载誉回国,1958年筹备创建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并任所长,当时生化所在高层会议上提出要合成一个核蛋白,并将完成期限定为20年,而热衷于大跃进的青年科学家则认为20年时间太长了,只争朝夕,决定把时间缩短为5年。1959年研究进入“大兵团作战”时代,领导们靠边站,300多名“连氨基酸符号都不认识”的北大化学和生物学生成为研究主力,最后兵团研究告败,而且60名学生因此得了肺结核,3名严重烧伤。风平浪静之后,中科院再次于1963年开始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人员精减到20人。当时合称“剑桥三剑客”的王应睐、曹天钦和邹承鲁,带来了剑桥的优良作风和研究传统。1965年9月,王应睐领导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合成牛胰岛素。

可惜紧接着动乱十年,生化所被当作小剑桥来批判,出现了人员断层,用王应睐的话来说“死的死了,走的走了”。1981年,王应睐领导中国科学家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转移核糖核酸,人们以“中国生化先驱”赞誉王应睐,而目睹了十年间世界生化界飞速发展的王应睐,在接受采访时意味深长的说,我们就像一只老在打盹的兔子,而别人并不是乌龟。
 

《腾飞中国》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何亮亮【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20:30

重播时间:星期二至星期六13:2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刘子源] 标签:王应睐 领导中国科学家 合成牛胰岛素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