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揭秘:1920年发生“环球大震” 一个月后才确定震中

2013年04月30日 14:00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1976年唐山大地震北京也受到很大影响,屋里不敢住了,人们纷纷在露天搭建简易居所,一时间北京成了防震棚的世界,不过在科学家聚集的中关村地区却是有另一番景象。因为这里住着中国当时最顶尖的科学家。

凤凰卫视4月29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1976年唐山大地震北京也受到很大影响,屋里不敢住了,人们纷纷在露天搭建简易居所,一时间北京成了防震棚的世界,不过在科学家聚集的中关村地区却是有另一番景象,一位网友在自己的博客里回忆起当年令他难忘的一件事,他说唐山地震后余震谣传不断,闹得最邪乎的时候有一次我问父亲,咱们是不是也去地震棚里睡觉?父亲笑着对我说,只要那尊大菩萨不动,咱们就不用动,我问大菩萨是谁呀?父亲告诉我就是家住15号楼的李善邦呀,他不慌,你慌什么?曾经在中关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13、14和15号楼里居住的都是中国当时最顶尖的科学家。

而这位人成大菩萨的李善邦就是当代中国地震科学研究的开山人物,李善邦走入地震学研究这一行要从他的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说起,今天在兰州白塔山公园的庙碑上在记录这场大地震的时候用了“环球大震”四个字来形容,可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当时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次地震,海原地震造成了生灵涂炭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也让当时的中国科学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动,地震发生的时候中国没有一台自己的现代地震仪和地震台,灾难发生后,谁也不知道震中在什么地方,直到一个月后,才将震中圈定在海原,地震发生一年后,北洋政府派出了中央地质调查所的翁文灏等人前往海原调查,面对大地震造成的惨烈,翁文灏痛感中国必须有自己的地震台站,同时开展仪器观测地震活动的科学事业,于是他举国寻访可造之才,以实践此事。

在大学恩师叶企孙的举荐之下,李善邦投身到翁文灏门下,来到位于北平的地质调查所报道,其实李善邦并没有从事地震研究的专业背景,他在国立东南大学学的是物理,翁文灏看中的是李善邦的物理好、英文好,更重要的是这个青年人耐得住寂寞,进入地质调查所伊始,翁文灏决定让李善邦先去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实习一段时间,那个观象台是由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创办的,于1904年增设地震观测项目,当时在世界算得上是一流的水准,在上海的一年多实习,李善邦掌握了最初的地震学知识,此时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个地震台在北平西山鹫峰初步完成了奠基工作,李善邦受命前去主持,1930年6月,李善邦告别上海回到了北平,开始了一项前所未有的艰难工作。

《腾飞中国》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何亮亮【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20:30

重播时间:星期二至星期六13:2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吴江平] 标签:地震 李善邦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