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沈从文之子:通讯员写文章比父亲写的还顺溜

2012年04月25日 09:22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内容:1958年“大跃进”,沈从文去了五趟十三陵水库,既参加劳动,又做一些参观采访,回来后写了一篇报道型的散文《管木料厂的几个青年》,对于父亲当时的创作,沈虎雏的评价是,他当时费了很大的劲写东西,可是一个工地的通讯员写这类文章比他写的还顺溜。

凤凰卫视4月24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如果说沈从文在建国之后,没有在文学上做过尝试,那也并非事实,在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期间,沈从文也尝试跟上时代的步伐,并以一名炊事员为原型写了一个短篇小说《老同志》,沈从文之子沈虎雏就曾经表示,父亲去四川参加土改,还多次修改这篇小说,改了不止七稿,实际上没有人组织他写这样的稿子,他只想找回用笔的能力,歌颂朴素的劳动者,写得很吃力,但写得不成功,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学习结束,沈从文会到历史博物馆,从一名作家转而变成了文物研究员,由于沈从文特殊的身份,特别是《斥反动文艺》那篇文章的影响,博物馆和文物局的领导们对他的“转业”充满了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沈从文的老友萧乾回忆说,当时中苏友好协会、工会之类挑着人入会,听说就没有让沈从文加入,在政治上给他压力。

而沈在博物馆的一位老同事,就曾经亲耳听到,一位副馆长谈论沈从文的时候说,“沈从文,哼,鸳鸯蝴蝶派”,尽管远离热闹的文坛,但是沈从文却一直在关注着同行们,置身圈外,他似乎更清醒,甚至一针见血,比如沈从文就说过,“文坛实在太呆板了”,“巴金或者张天翼、曹禺等高手都呆住了”,虽然面对巨变的时代,他自己写东西也不能自如了,当时提倡的创作方法对他不适用。

1958年“大跃进”,沈从文去了五趟十三陵水库,既参加劳动,又做一些参观采访,回来后写了一篇报道型的散文《管木料厂的几个青年》,对于父亲当时的创作,沈虎雏的评价是,他当时费了很大的劲写东西,可是一个工地的通讯员写这类文章比他写的还顺溜。

这样不尴不尬的情况到了1961年有了一个转机,这一年六月,中宣部、中国作协有意安排沈从文出山,并安排批准了他的创作假,然而在经过了四个多月的转辗反侧之后,作品还是没有转侧出来,谈及原因,沈从文夫人张兆和说,1961年热闹,他想写,但是框框太多,一碰到具体怎么写,他就不行了。

建国后,沈从文唯一一次大的创作活动就此夭折,如此才华横溢的著名作家放弃写作,这不但让亲人们,也让不少中共领导惋惜,五十年代,胡乔木就曾经给沈去信,希望为他归队创造条件,但是沈从文从未回信。

第二次文代会时,毛泽东周恩来接见十二位作家代表,毛泽东也对沈说,可以再写吧,但是面对文化领域汹涌的波涛,沈从文最终还是选择了搁笔。

《腾飞中国》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何亮亮[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    20:30

重播时间:星期二至星期六    13:2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沈从文 顺溜 通讯员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