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纪事之粤港往来不再自由
2009年02月03日 10:51 】 【打印共有评论0

文革时期

关门紧闭,亲人去世难送一程

这种绵长的亲情襄助,随着文革来临戛然而止。资料表明,香港同胞回广东省旅游在1966年之前达到高峰,当年春节,深圳与广州之间火车加开6班;1965年10月,广州华侨新村接待100多人回内地观光过中秋,次年同期锐减至8人;华侨大厦往年10月每天入住港澳旅客多达100人,少则30,1966同期每天最多三四十人,少的只有七八人,1966年以后来内地旅游的港澳人士也只限于爱国工会、进步团体、爱国学校师生,不对外接收散客。

特殊的政治气候笼罩着两地,港澳亲戚成了危险的“海外关系”,香港是“臭”港。为了不给家里人带来麻烦,雪姐的“资本家”舅舅一家再也不敢和广州联络;伯父在香港是普通工人,冒着风险托贫下中农捎点吃的、带封家书回来。伯母寄来的衣服也要剪了镶边、拆了绣花,拣颜色最沉暗的穿,剩下的布料舍不得扔掉,都塞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藏起来。1967年,雪姐的父亲去世。消息传到香港,伯父舅舅伤心不已,一道比关卡更加无情的枷锁封住了回家的路,阻隔了亲人的最后一面,只能在信里寄托深深的哀思。虽然可以寄些钱帮一把孤儿寡母,但是近在咫尺而不能相见的遗憾,却终身难以弥补。

上世纪70年代

曙光初现,港人“快回家看看”

1973年,曙光初现,香港人回广州的限制略有放松。雪姐的伯父迫不及待地要回来,探望在乡下的妈妈,给祖辈拜山,一年拿着回乡证回来两趟。一到广州,24小时之内要到派出所登记,在回乡证上盖章,稍微耽搁就会有人上门查户口。当时的回乡证是一次性的,办理的手续颇为周折,但毕竟能让亲人回到深爱的家乡。
“虽然当时就有说法,香港人情薄过纸,招待朋友吃顿饭可以,不会留宿。但是香港的亲戚回了广州,对老家人是很慷慨的。”雪姐记得,伯父每趟回来总特意多穿几层衣服,临走的时候,连袜子都要脱下来送给缺衣少吃的亲戚。渐渐的,舅妈、大姨、二姨也陆续回家探亲。最高兴的就属雪姐的妈妈了,多少年没见面的姐妹,终于又能手拉着手坐在一张桌子上拉家常,60多岁的老人又哭又笑像一群小孩子。

铁路部门统计,70年代初期,香港回广东的年探亲人次飙升到100多万。1973年,广九铁路香港至罗湖段的运量饱和,外购了40个客运新车厢。一朝破冰,亲人就像潮水般涌进家乡,甘露般滋润着久旱的亲情家园。

70年代后期,申请赴港的内地人开始增加,拿到了中国政府签发的单程证,可成为获准居留香港的合法移民。中国政府签发专用于内地赴港探亲、出差旅游的必返双程证,通常只限于直系亲属。为了满足家人团聚的需求,又不给香港带来过度的人口压力,根据中英双方的协议,内地每天可批准150人赴港居留,到1983年减至75人,十年后配额又有回调。

1979年4月4日,中断了30年的穗港直通火车恢复通车。1981年,粤港直通巴士开始服务,文锦渡正式开放。

上世纪80年代

开放“香港游”,通关第一步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香港被广东人亲切地称为“南风窗”。1983年粤港之间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香港游”开放,打破了直系亲属才能访港的禁锢。雪姐盼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多年来一心记挂着家人的舅舅年事已高,不能回广州探亲,她终于有机会去探望他了。

雪姐托人走“后门”报了广东旅行社的参团游,团费是1000港币。当时的“香港游”办理起来可不简单:首先要有香港亲戚写的亲笔信、身份证复印件、电话地址,交给了广州的旅行社;这些资料还会传递到香港的旅游局,旅游局会打电话到亲戚家里,叮嘱这段时间有内地亲戚来港旅游,要做好接待工作不要出境;在填写了一堆表格之后,申请人还要到单位开具证明盖章,再由单位把证明送到市公安局,在公安局拿到通知单之后,等候发放一次性的“内地居民赴港澳双程通行证”。顺利的话,半个月能办妥这些手续。

 雪姐的旅行团终于要启程了。20多年过去,那份激动兴奋清晰如昨:坐缆车到山顶叹风景,海洋公园的上山扶手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拥挤干净的尖沙咀马路。走马观花领略了香港的美景,团友们都急着去看亲戚了:今天去舅舅家,明天去伯父家,后天还有阿姨……7天的时间是如此的短暂。

不过,雪姐没有伤感,因为关卡的门已经缓缓打开了,以后来只会更方便。 据统计,香港游开放后,1984年广东省内居民赴港澳旅游达2.8万人次,1985年达6.44万,以后逐年高速上升。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张梅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