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干旱 雪灾频频造访 是否预示更大的灾难?
来自美国国防部的神秘预测,中国南部十年大旱的消息是否准确?大旱是否还预示更大的灾难?全球变暖,在何种条件下会出现恶性后果?哥本哈根会议高度聚焦的二氧化碳会对地球产生多大影响?特暖平台期的北极在怎样变化,又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王鲁湘:好,这里有一个凤凰网的网友叫2012,他说,钱教授,据报道2004年,美国五角大楼,就是美国国防部有一个秘密报告,预测中国南部地区将在2010年前后发生持续整整十年的特大干旱,而且中国北方将水患不断。在今年大旱的时候,这条消息就显得格外突出了。那么这个网友的问题就是,如果这条消息可信,那么为什么这一次的旱灾,我们中国的学者不能进行预测?
嘉宾:总体来说,我觉得这个预测不可信。一个地方的干旱它是跟大气环流有关,大气环流是跟海洋有关。好,现在我要问你,我们现在对海洋预报的水平是怎么样,我们现在对厄尔尼诺预报的水平怎么样,我们现在对厄尔尼诺的预报水平,也就是不超过一年,你怎么能就在2004年,就能报道我国今年的旱涝呢?这是一个情况。
另外一个情况,它这个十年,2010年前后的整整十年,未来我不知道,但是这个之前的这个几年,大家都看到了,我们国家南方有没有持续干旱啊?
王鲁湘:这么大的干旱还是没有。
嘉宾:对吧。
王鲁湘:局部干旱是有。
嘉宾:至少就是说,它前面这一半不兑现了,另外一个,我们这个中国的雨涝干旱,不是在冬季,我们所说的中国的南涝北旱,是夏季的旱涝,不是去冬今春的旱涝,另外一个区域,区域你得搞清,这个区域,中国南方,哪个是指南方,西南是南方吗,华南就不是南方,长江是不是南方?我们中国的降水,很有它的区域特征,我们中国降水,从哪儿一步步地怎么走,又怎么推进,在哪儿稳定维持一下,我们中国的旱涝都是有流域性的,所以说你这个中国的降水的区域性,这个清楚吗?
王鲁湘:太笼统了。
嘉宾:太笼统了,那我可以这么说,明年后年,年年全世界有旱涝,你们去找,肯定找到,不是这儿旱就是那儿涝,对吧?这个就是说,预测有很多的故事。
王鲁湘:好,下面我们进入现场提问。
提问:钱老师,你好,全球气候变暖或者变冷,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如果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一度会怎样,如果上升五度,又会是怎样?
嘉宾:温度上升一度,上升五度,如果说我们地球整体地上升,那也并不可怕,在地球的历史上,这样的上升一度五度也发生过,那么我们怕什么,我们怕的就是,一度也好,五度也好,区域性的那个温差,比如海洋增温得很厉害,而且极地,比如说降温得很厉害,它总体温度可能没变。可是你这个地方高了,那个地方低了,就怕这个。如果这样一个温差一旦出现,就会引起我们的大气环流的异常。
提问:钱教授,您好,我听说民间有一种说法就是,大旱和大涝之后,有可能会发生地震,您认为这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吗?如果有,这次西南大旱,会不会是一次地震的预兆?
嘉宾:大旱或者大涝都是大气环流异常的结果,那么大气环流的背后是热力异常的结果,那么这个热来自哪儿,这个热它有可能来自于比如说这个地球内部的那个辐合带。那么但是这个地震,现在有一个现象是很值得注意的,一个就说我们的气候已经在一个暖平台的附近,我们现在的地震也是在一个活跃期,1995年以来,进入一个地震的一个活跃期。那么这样的一个活跃,是不是表示着地底下有能量的释放。我想这个只是一种有可能的联系,要不然你怎么说,这个时候地震就多了呢,这个时候我们的全球温度也高了呢,前人也可能跟你们讲过这个之间,还是有些联系的,不管怎么说,它们都是一个异常。但是地震是一个点,它这个点在哪儿,它也是在薄弱地方形成,它每次也不是固定的,不见得就是说你这儿干了,你那儿马上就发生地震,或者那儿地震了,马上就发生洪涝,地震跟旱涝的联系,可能要从一个更长的时间尺度去考虑,不是一一对应的。
提问:IPCC报告和哥本哈根会议上,大家都有提到,然后就是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什么的这个排放。我想问的就是说,这么一个人类的一个活动,特别是咱们说得比较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谢谢。
嘉宾:要评估这样一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有比较长的观测资料,也就是仪器观测资料,可是我们这个仪器观测资料太有限了,只从1850年到现在,那么我们的海洋的资料,海洋是覆盖一个很大的面积,也可能比较少。如果这些资料没有问题,那我们要拿来做分析。第一步,看这个序列里面,有哪些规则的变化,比如我们看到它跟太阳的11年周期有关,还有20年左右的波动,这个20年的波动也跟太阳有关,然后还有一个60多年的一个波动。这个60多年的波动,是跟固体地球、海洋和大气之间,这个耦合有关。
再有,可能还有太阳活动的百年以上的这样一个时间尺度,也就说我这个时间序列里面,我们要把这些的时间尺度的波动,要把它分离出来,然后又要跟这些外源强迫,太阳活动和地球系统这样一个变化的这样一个规律,要把它联系起来,因为我们不但分析了时间序列里面有这样一些规律,而且这个规律也知道了是那些外源强迫所致,然后留下一部分,我们再来找其它原因,那么留下来这个部分里面,可能还有火山,火山灰。那个是主要在年际这个时间尺度上有影响。然后我们再一步步地剔除(其他影响)。那么这个城市不断发展,我们的观测站的温度也会在升高。那个升高可能就是人为的,然后可能再有,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我们需要把能够搞清楚的那些自然的变化,先把它剔除掉,放在一边,留下的那一部分,在不同的时间尺度和影响因素下一步步地分解,最后我们是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该是它的就是它的,这样才能把事情搞清楚。
提问:您好,钱教授,很高兴听到您的讲演。从您的谈话内容中,我们知道今年的这个气候异常是有三个条带的,不同纬度三个条带,然后您还提到了一个海洋上的一个条带状的加热,这是很有意思的,但是我就觉得,您在描述当中比较偏重于这种海洋上的增温带,没有提到我们极地,尤其是北极地区的变化,所以我想向您提一个问题就是说,您能不能描述一下,您对北极气候的变化,尤其是对我们中国影响,有没有什么观点?
嘉宾:在这样一个冬天,北极应该是辐射降温的,我们的中纬度地区应该是温度比较高的,实际上过去的几十年来,我们的中纬度地区,也就是西伯利亚到蒙古,到东北亚,温度都是比较高的,北美洲大概也是这样。那么这样一个温度的持续升高,这个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不正常是要调整,什么时候调整,它可能就会受到某一个,另外一个气缸或者外强迫的作用,这个气缸也可能就像你所考虑的,就是大西洋。那大西洋,咱们注意到一个现象,这次的厄尔尼诺事件,如果从这样一个海温条带来看,不是太平洋最暖的,而大西洋上面的那个赤道以北那个温度那么高。那这样一个海洋的调整,可能比大气的调整,它的那个影响更重要,也就是说,我们大气的这种,北边这种增暖,就是一种异常,它可能就要调整。那么这个调整它缺少一个激发,那么这个激发可能就来了,海洋来了。海洋对它一激发以后,那么它整个北极的环流形式就发生了跟过去,这20多个暖冬来(相比)完全不同的一个分布。于是我们这么多年来,该暖的暖冬,今年已不是暖冬了。
王鲁湘:地球到底怎么了,谁惹它了?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人民饱受抗旱煎熬的时候,我们在北京已经马上要到清明了,却还穿着羽绒服在这里做节目。从汶川地震到中国西南部的干旱,自然给予人类馈赠的同时,也因为自身的规律,给我们带来一些气候的灾难。从大的时空尺度来看,也许人类对气候的大周期变化与波动,还无能为力,但钱教授的研究给我们对大气气候的认识提供了一个天与地的宏伟视角,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我们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好,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一次感谢钱教授的演讲和今天在座的北京大学的各位同学。
《世纪大讲堂》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 星期六 14:05—15:00
重播: 星期日 08:25—09:20 23:30—00:3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24081
1邓小平感叹:华国锋这人选对了 -
256198
2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67317
3江青与邓小平两败俱伤 毛最终选华国锋 -
47097
4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41031
5中纪委加强反腐 或选某“大老虎”作突 -
35447
6红墙摄影师:毛泽东的哪些照片曾经不能 -
33436
7阮次山:习近平讲话微妙 连战心中打鼓 -
31006
8评:日本拥核 美日拖垮中国最后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