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后——驻马店夏收调查
2009年06月05日 16:09凤凰网专稿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孙政才:这样一个大的旱灾,范围很广,面积很大,危害也很深,对小麦生长发育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么对整个我们小麦产量的影响大与小,我看还是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后期的旱情发展情况,第二个因素就是在当前我们各有关地区有关部门,抗大旱促春管工作的力度情况,要力争把重旱区减产少一点,轻旱区力争不减产,把非旱区我们能够适当多增产,力争今年夏季粮油有个好收成.

解说:对于基层干部,不仅要动员农民抗旱,还积极参与其中。看着丰产的小麦,驻马店市驿城区的技术专家胡福流说,这是他工作30年来最忙的一个季节。

老胡:下去的次数多,甚至领导规定手机24小时不能关,这就是措施。下雨以前都是属于战争时代的纪律要求,因为他自上而下,上面大领导下来了,出现问题都要处分人。县里、区里一二把手,天天县长跟书记都亲自督阵。因为关键它已经提到政治问题了,那就是这个旱不抗那就要提到政治问题了,最后要追究责任.

书记:有包村干部,有小组长。清早起来,八点,就已经下地了,看出水的,查查几个出水口,几个喷灌,几个水泵,都在浇呢,都在什么位置,八点再跟领导汇报。

老胡:管农业的他非常重视,管哪一口的他重视哪一口,我是在农业部门的,像区长、县长们,每天都瞪着眼,每天都向农业局了解情况,现在下面怎么样怎么样,他每天都掌握情况。

书记:今天浇了多少亩了,加上以前的,一共浇了完成多少了,浇了多少亩了。领导都是下了死命令。

记者:死命令怎么讲?

书记:死命令就是如何无论把这个地浇一遍。

解说:动用一切设备浇水,河沟、鱼塘的水都引来灌溉。但是广阔的面积,这些措施都显得力不从心。各地都开始打深井取水。

农业部为抗旱保收 北方八省打井126万口

联合国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展望》报告指出,在全球大约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临国际收支恶化的局面。再加上全球信贷紧缩,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减少,高企的粮价已经对营养、教育以及粮食库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而在中国,中央财政在今年投入“三农”的资金却高达7000多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200多亿。

解说:1月21日农业部启动了抗旱二级应急响应,2月2日又把抗旱应急响应级别提升到一级。2月3日,召开全国抗旱保春管工作视频会,除了各主产省份农业部门主要负责人外,还要求11个小麦主产省政府分管领导参加。整个抗旱中,单是河南就投入抗旱资金近15亿元,高峰时投入320万人。

在麦地里,我们看到很多新打的井,井口不大,正是这些井解决了抗旱最大的问题。

刘立志:打30米,抽不干,可以是保证整天用。一天24小时不停都可以。

记者:这个钱是怎么出的。

刘立志:政府给一部分。队里集资一部分。

记者:队里的钱是怎么出的呢?

刘立志:承包地的钱,早前不是修一条路,多一部分的。

解说:这一次抗旱中,北方八省总共打了机井126万眼,刘立志所在的顺河村南邓庄村民组今年一共打了8口这样的机井,打一口井需要两三千元,每口井能得到政府补助1500元。村里要求每隔50米有一眼井,要打在路边。在距离刘立志麦地50米的地方还有一眼老井。

刘立志:六几年打的,这个井太老了,时间太长了,几乎没办法用,这一次不是增加几眼新井,为了抗旱。在地里面,使用既不方便,还得毁人家庄稼,这样呢容易增加矛盾。他不让你毁他的地。你抗旱了,再压人家的麦,过去的这个老井,这个底下瘀泥也多,这个井砖头圈的,一瘀,有时候一抽还干。

解说:打井解决了水源问题,但是对于驻马店这样的地方,因为从耕种到收割全面实现了机械化,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不少家里只剩下老人、孩子。浇水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的地靠自己根本不可能浇上水。水屯镇石庄村就有一百多户这样的人家。

书记:组织我们村的信息员,村干部。信息员加上村干部,二十五六个。

主持人:就是这一百多户这二十五六个浇的?

书记:对。

刘立志:中午不带吃饭的,手冻的,那个时间多冷啊,那冷的,那手都冻住了。俺是直接拿着管子摆弄凉水。那是寒冬腊月的那都是.

书记:还带着干粮去给他浇。我们村第一遍浇完也就是半个月。

记者:有表扬吗?上面有表扬吗?

书记:有表扬。

记者:怎么表扬?

书记:谁浇得好,谁干得好。天天都在通着,哪浇得多,哪浇得好。你比方今天谁谁浇多少地,有多少抽水灌,他们领导也来回转,你给他汇报那么些,他领导看得没那些,他也不愿意。你的出水口在哪?你比方井在哪?有多少水泵。出多少水,你得领着人家看,在哪块,浇多少地,有的第二天领导抽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