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频出政要 看首位共产党校长蒋南翔传奇
2009年06月02日 13:59凤凰网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曾子墨] [我的中国心] [蒋南翔]

凤凰卫视《我的中国心》2009年5月16日节目《蒋南翔——桃李不言》:

5年清华学生,14年清华校长,在他75年的人生历程中,有25年属于清华。“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从曾经的一二九学生思潮到30年后的文化大革命,他以革命家的坚定、政治家的敏锐、以及职业教育家的纯粹,带领清华在时局中进退,他的名字是蒋南翔。

解说:半个世纪前,蒋南翔入主清华园,成为清华大学第一位共产党校长,不久之后,当今社会耳熟能详的领袖们先后步入清华,胡锦涛进入水利系,吴邦国进了无线电系,黄菊学的是电机,吴官正读的是动力,此外,在蒋南翔的清华园里,未来数以百计的副部级以上高官都在苦读,蓄势待发,清华何以出此政要,谜底恰在蒋南翔身上。

曾子墨:2009年4月26日,清华大学应来了她第98个校庆日,在这98年中,有两位校长永远值得人尊敬和怀念,一位是曾经在任17年的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而另外一位则是仅次于梅校长,在任14年的蒋南翔,建国前后,梅贻琦移师台湾新竹,北京清华园的主人最终换成蒋南翔,随着梅校长离开内地,他对清华的影响渐渐消失,与梅校长大为不同的是,尽管蒋南翔已经去世21年,但是,他对清华的影响仍然没有结束,可以说,今天的清华,依旧是蒋校长的清华。

解说:1932年秋天,蒋南翔第一次步入梅校长的清华,进中文系学习,那时,蒋南翔风华正茂,只有19岁年纪,他或许根本想不到,整整30年后,他会取代梅校长,成为这个著名学府的新主人,那个时代,一切关于未来的理想都显得太奢侈,民族生存才是学生们最关切的问题,蒋南翔入学不久,日军抚顺守备队制造“平顶山惨案”,3000国人在惨案中毙命,这是日本经营“满洲”第一件骇人听闻的新闻,而此时的南方,蒋中正正调集50万大军,第四次围剿张国焘和红三军,企图在彻底解决内乱之后才全力抗战,这势必在年轻人心中拱出一股怒气,仿佛南京只热衷内战,对外敌入侵东北反倒可以容忍,蒋南翔就是这样想的,这是他策动一二。九学潮的根本原因。1933年,清华成立了“共青团”,荣高棠和姚依林率先加盟,他们也曾想到发展蒋南翔,但蒋南翔不喜形于色,表情和辞令都很沉着,又不好争辩,因此没人知道他早已是共产党。

清华大学校友吴承明:他呢人很沉静,不多说话,像一个长者的样子,我是想他是个沉思型的人,九分要思索,一分才讲话,救国委员会是蒋南翔同志一手扶持的这里边。比如救国委员会主席是周家奇后来叫朱辉为什么要安排他做主席呢。因为他那个时候他不是党员。也不是团员是一个好好学生,要是当时一些个活动的分子,恐怕通不过所以请他做主席,第一副主席是黄诚黄诚那是很活跃的人物,大家都知道是左派的,而第二位副主席是陈元,陈元。他不是国民党,但是他至少是国民党的同行者,因为他也有他的一派势力,所以救国会等于是一个统一战线的组织但是当时还没有这个名词所以脑子里没有统一战线这么个概念,这个是南翔同志他组织的结果选举就成功了,否则你人通不过,救国会建立不起来,这次运动在清华也动不了。

解说:1935年。蒋南翔担任党支部书记,他在清华主持召开“全体学生大会”,讨论组织游行请愿。12月3号,蒋南翔再次主持大会,终于克服右派意见,通过了“清华请愿提案”但清华学生会无意指挥这次请愿,于是全体学生大会另组“清华救国委员会”蒋南翔为清华救国会捉刀写下著名的《告全国民众书》,其中一句千古名垂,“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

清华大学校友吴承明:没有人知道是蒋南翔写的,连我都不知道,因为我是搞宣传的我在支部里头负责宣传工作,那个宣传品都是经过我手的,但是我也不知道这个是谁写的。是什么那个是可以说震动北京市的变成一个时代的号召。

解说:蒋南翔还设法让吴承明等人利用清华仅有的两台油印机连夜赶制纸条,横幅等宣传品,准备第二天的行动,1935年12月9日上午10点,清华学生冒着北方冬季凛冽的寒风,在黄敬和姚依林的指挥下,从遥远的清华园向北京城走去,途中,他们与黄华率领的燕京大学汇合,直逼城门紧闭的西直门,学生们城墙下奔走呼号,坚持了一天,恨不能砸烂这腐朽的旧城门。这天深夜,美国记者斯诺给纽约《太阳报》发去一条新闻,说一二。九学潮是新的五四运动,“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知识青年表现出来的政治勇气”。当年,斯诺夫妇就在这城门紧闭的城楼上,拍下了这段离奇的历史一部分中国人反对外族侵略,一部分中国人却不得不镇压宋哲元命令大刀队阻止学生示威,这支曾砍下日军头颅的民族之师,一时成为镇压学生运动的魔鬼。此后,他又派出500宪兵闯进清华园抓人。

清华大学校友吴承明:被捕的有蒋南翔。姚依林,方左英三个人,这是早晨,被捕以后就把他们关到校警室校警室在门口,一个小屋子,就是一间小屋子校警室。就把他们关到里头我那个时候是民先的大队长就是清华的大队长我们也都被包围了。不准出来后来我们说是这得吃早饭了要求吃早饭,于是就准我们到大食堂,到大食堂之后学生就都集中起来了我就组织了一部分人去解救他们三位,到校警室。我也去了把他们三个人解救出来,这个校警是很同情学生的,老早就告诉我说是。有三个人关在里头于是我们去把他们解救出来他们到了群众里面。那就找不着了。

解说:宋哲元抓不到人,就要梅贻琦校长交出8个人,蒋南翔首当其冲,梅校长对蒋南翔说“我保护不了你们了,你们自想办法吧”蒋南翔只得逃往上海,没有拿到清华的文凭。梅贻琦没有想到,当他跟随国民党去了台湾,这位始终以反对国民党为己任的年轻人会当上清华校长。

曾子墨:梅贻琦离开清华以后,清华长达4年没有校长,校政暂由叶企荪的校务委员会代管,直到1952年冬天,清华才听说,周恩来已经亲自提名,要共青团中央副书记兼组织部长蒋南翔来做清华校长。这一年的最后一天,39岁的蒋南翔踏入了熟悉而又陌生的清华园,成为清华校史上第一位共产党校长在《就职致辞》中,蒋南翔强调,“胜利完成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共产党的领导。

解说:20年前,蒋南翔考入清华,读的是朱自清的中文系,20年后,在全国范围内的院系大调整中,文学院和中文系都已不在,清华顿时从一个世界闻名的综合性大学退化成只剩下工学院的技术名校,而等待蒋南翔到来的清华就是这样。

清华大学教授吴传信:院系调整以后,清华是面临着一个有可能走上办成一般性大学的这么一个状况也不能说它就是完全低谷办成一般性工业大学。可能性是相当大这个时候就看你学校的领导人是不是有远见卓识。

解说:无论同意与否,蒋南翔必须要执行的是,接收北大的工学院,同时把清华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交给北大,看到自己熟悉的清华被肢解,蒋南翔曾心疼地哭了起来,那个时候,有人提出,清华图书馆已没有必要再保存文法图书和古籍,应该把这部分收藏分给北大。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