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蒋介石叛变国民革命 制造“中山舰”事件屠共始末

2011年08月29日 11:18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1926年6月,蒋介石在黄埔军校内公开讲话,要求跨党学员退出国民党,公开表明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于是很多共产党员填写了退党书,但是他们并没有想到,这其实相当于给蒋介石提供了一份,黄埔校内共产党员的名单。同时,蒋介石一手建立了孙文主义学会的延续组织黄埔同学会,依靠这个组织继续侦查黄埔校内隐瞒身份的共产党员,准备对校内的共产党员举起屠刀。

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随着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公开与中共决裂,并开始大肆捕杀共产党员。

蒋介石捕杀黄埔共产党 五百多师生惨遭杀害

解说:1927年4月15日凌晨,蒋介石下令在黄埔军校捕杀共产党,就连共产党员教官也难逃一劫。4月18日,蒋介石又下令,在黄埔军校行行“清党”,国民党按照手上掌握的共产党名单,大肆抓捕校内的共产党员,并销毁一切有关三大政策,马列主义的书籍,停止出版一切进步刊物。

曾庆榴:国共分裂是一个悲剧,在1927年这是个悲剧,在4月18号是抓了很多人,也杀了很多人,黄埔的教官,当时起了很大作用的,一个叫熊雄,还有萧楚女,还有其他等等一批教官,也抓起来,然后给杀掉了,一些黄埔生也被杀了。

黎启义:当时他是把所有的学生都集中起来了,完了以后呢就分谁是共产党站出来,那么有一些共产党员呢就很自觉的,自己就自告奋勇的站出来了,站出来了以后呢就马上把他带走了,带走了以后呢后来就集中到一个地方,就把他们拉上船,拉上船以后呢,据他们说,就是说准备要送到南石头那边去,有一些要送到虎门,因为虎门那里可以怎么样处理嘛,那么结果在半路在船上半路,有一些呢就是身上绑着石头,就把他扔到河里面去,就这样子处理死了。

曾庆榴:有几百人被关进了监狱,那个监狱叫南石头惩戒场,实际上是一所监狱,现在在广州珠江南岸那个地方,大量的学生关在那个地方,有些惨死在监狱里头,后来有一部分出来了,放出来了,在军队里头坚持革命。

解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震惊全国,那是国共彻底破裂的分水岭,蒋介石把屠刀伸向了黄埔军校。在这场几近疯狂的“清党”屠杀中,有500多名中共师生惨遭杀害,超过了两次东征中,任何一场战役牺牲的黄埔将士。

曾庆榴:国共合作破裂了而且是动用了暴力,使用枪杆子来解决政治观点的分歧,所以这是一个很黑暗的时期,很多人牺牲了。

杨舒:1927年的中国社会风云突变,蒋介石叛变革命,孙中山苦心创办的黄埔军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蒋介石培植个人势力的地方,他也以此争得了想要拥有的一切权利。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三个月,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也走上了公开反共的道路。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被国民党完全抛弃,国民革命遭到失败。而黄埔军校的学生,这些本来为统一中国而培养的军事人才,至此分为国共两派。

解说:1937年,为了抵抗日本侵略,国共两党十年之后再次联手,可惜好景不长,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之间的矛盾升温,内战又起。在两次内战中,黄埔师生因为信仰各为其主,旧日同窗好友不得不对阵沙场。然而独特的黄埔情结,哪怕在战场上也是难以抹去的。

陈扬钊:打死的人都是自己人,看看都是自己人,所以我不干了,你是共产党,我是国民党,但是都是黄皮肤,有的讲起来都是同乡,那只是主义不同,思想不同,信仰不同,那么这样就觉得没意思,所以我觉得牺牲的白牺牲了。也不敢,也不忍心,打死一个人不容易啊。在那个时候能够不打死最好,我没打死过人。

解说:可以说,在国共间的合作与纷争中,黄埔情结始终被黄埔师生们诠释得淋漓尽致。当他们势不两立,当他们针锋相对,彼此的心里却都因为这份情谊而纠结,而挣扎。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黄埔师生都不曾忘记那段硝烟弥漫的往事,而几十年后,当这些曾在战场上敌对厮杀的旧日同窗再相见时,早已冰释前嫌。在他们心里留下的,是对彼此最美好的印象。1984年黄埔军校60周年校庆时,来自两岸的黄埔同学,一起来到了东征阵亡烈士墓园,他们在这里缅怀前辈,缅怀过去。

黎启义:当他们默哀鞠躬完毕,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他们说是天灵都感动了,(上天)都为黄埔的学生而落泪了,那么这样突然间的大雨,但是没有什么准备,当时每个人也没有什么手头上的雨伞,其他的避雨工具,那么只有十几顶的草帽,那些老人家他们站在这个地方,当时就是仅仅十几顶,大家都站在这里淋着,那么我们共产党的、国民党的老将军,他们回来站在这个地方,只有十几顶帽子,大家互相你戴在我头上,我戴在你头上,当年他们是兵戎相见,刀枪相见,今天他们在东征烈士墓前,他们兄弟之间互相爱护,互相关照。

陈扬钊:黄埔军校的校歌啊,几十年没有唱了,我们在黄埔军校(读书)的时候,每天都唱好几次的。“怒涛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

嘉宾:“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做一个时代的先锋。”

嘉宾“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黄埔精神,发扬黄埔精神。”

黎启义:我们(在学校就读的)共产党的和国民党的老将军,当年他们是兵戎相见,今天他们兄弟之间,互相爱护,互相关照。

杨舒:从1924年到1949年,黄埔军校在大陆的校史因校址不同,大致分为广州、南京、成都三个时期。1949年底,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崩溃,蒋介石败退台湾,黄埔军校也结束了在大陆的最后一期,随国民政府一并迁至台湾凤山,至今仍在办学。

黄埔军校在大陆共招生23期,毕业学生,培训士官近三十万人,黄埔军校更是名副其实的将帅摇篮,国民党的上将、中将和少将等,多为黄埔生,而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中,有五位与黄埔有着深厚的渊源。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结晶,而它的历史也始终与国共纷争紧密相连。从东征北伐到十年内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黄埔军校的师生一直都是双方历史的主角,或许经历过战场上的厮杀,或许经历过同室操戈,但“黄埔”二次在所有黄埔人心中,都是永远的情结。

[责任编辑:刘思伯] 标签:黄埔 蒋介石 南粤纪事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