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西川:海子之死迫使自己的作品开始接地气


来源:凤凰卫视

人参与 评论

核心提示:可以说八十年代对于中国的文学和艺术界来讲,充斥着令人兴奋的创造力,理想与浪漫。接下来一连几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的嘉宾他们在八十年代出道成名一起风发,随着时代的巨变,他们经历了调筝、分化、流变。到

核心提示:可以说八十年代对于中国的文学和艺术界来讲,充斥着令人兴奋的创造力,理想与浪漫。接下来一连几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的嘉宾他们在八十年代出道成名一起风发,随着时代的巨变,他们经历了调筝、分化、流变。到如今面对面的时候,我发现虽然有深深的留恋,但是他们并没有过多的神化那个年代,反而更加客观甚至是用审视的态度跟我讲述那个属于他们的年代。

 

许戈辉: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名人面对面。我想用一个流行的句式引出我们今天谈话的主题,那就是当我们谈论八十年代时我们在谈论什么。1980年,《星星》诗刊第三期,刊登了顾城的一首短诗,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首诗的出现像炸弹一样引爆了人们内心积压了许久的情感。同时个人意识的苏醒,也在那个时候全部显露出来。可以说八十年代对于中国的文学和艺术界来讲,充斥着令人兴奋的创造力,理想与浪漫。接下来一连几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的嘉宾他们在八十年代出道成名一起风发,随着时代的巨变,他们经历了调筝、分化、流变。到如今面对面的时候,我发现虽然有深深的留恋,但是他们并没有过多的神化那个年代,反而更加客观甚至是用审视的态度跟我讲述那个属于他们的年代。

西川:死了这么多人,海子、骆一禾、张风华、戈麦。

许戈辉:而且这些像骆一禾、张风华都和你直接就是诗友对吧。

西川:都是我身边的人。

许戈辉:海子当时和你有,有那个什么吗,大家是一块吗。

西川:是一块。

许戈辉:也是一块儿是吧。

西川:我在北大就认识。

许戈辉:对吧,嗯

西川:然后后来他去了政法大学依然来往很多。可能对于某些,对于其他的朋友来讲,某个人的死是一个故事,某个人的死是一个,是一个远方传来的一个消息,对我来讲,它是我身边的事情。写作就像一个黑洞,你要是没有足够的力量,你别靠近这个黑洞,你靠近这个黑洞一下就给你吸进去了。你没有足够的力量,你就离它远着点,你就玩别的去。

许戈辉:在八十年代,西川、海子、骆一禾并称为北大三诗人。但是海子和骆一禾相继离世,让北大三诗人成为了不可复制的传奇故事。同时大家也对传奇故事中唯一在世的当事人有着巨大的好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西川的八十年代。

解说:1981年西川从北京外语附校考入北大西语系。那时他经常徘徊在未名湖畔,总想抒发点什么。凭着儿时写古体诗的底子,西川开始写诗。

西川:当时全所有的学生青年人都在读诗,都在读朦胧诗。我正好进大学的时候,就赶上这么一个,就赶上这么一个潮流吧。我同学给了我一本那个《今天》他们自己油印的那个《今天》。然后我看,我觉得那些东西像北岛的是个里边说那个大概是说海鸥飞起来,说翅膀连着翅膀。以前我从来没见过这种说法,翅膀和,这个翅膀和那个翅膀是连着的,起来了。

许戈辉:然后你就是喜欢美术的,马上就会有那种画面感。

西川:对。脑子里面那个画面感就出来了。

解说:当时受民间诗刊《今天》的影响,自办刊物在大学里形成热潮。随着这股热潮,潜伏于文革中的朦胧诗渐渐浮出水面。西川和他的诗友张风华,也因此办起了诗刊。

西川:朦胧诗这些诗人对于我这一代的,我这个年龄的写一旦东西的人影响很大。

许戈辉:特别大。

西川:这个大呢就不一定是直接的写作上的大,它可能涉及到各个方面,你的这个比如说朋友交往的方式,你怎么传播你自己的作品。我跟我们同学,一块印我们自己的诗,都是自己刻的蜡纸,都是我自己刻的蜡纸。

许戈辉:但是现在回忆起来,真的,就是这就是一个文化的活跃期。是吧,就是年轻的学生们如饥似渴的在通过这样的一些形式、载体在汲取。

西川:对对,表达自己,同时表达自己也发现在表达的过程当中你也认识新的朋友。然后你不断地发现新的天地,然后就是,等于你就能够感觉到你开始被什么叫解放的感觉。就是那个从一个小的一个角落里,忽然走到一个宽阔的地方,忽然又看到一个更宽阔的一群人,然后你就开始投入到这样一个生活当中去。

我当时校外有一帮子朋友,我们一块办那种那个油印刊物的朋友。然后我们会,他们不是北大的,他们干什么的都有。他们有那个看大门的,无那个学校的其他学校的做行政的。有那个临时,反正那个时候在北京漂着的那种人。然后我们会有可能会从比如说晚上他们到北大来找我,找我然后我们就出去溜达,海淀那一带,因为北大就在海淀那一带。有不同的大学嘛,你就从一个大学,溜达到另外一个大学,彻夜的溜达,然后再到另外一个大学。我记得就是走累了,你会在某一个大学的毛主席的那个像底下,坐哪儿歇会儿,歇会儿然后继续走。就在那个海淀那一带,反正那么游荡。然后或者是北大离那个,离那个圆明园也近,溜达到圆明园,圆明园那时候也不收钱,也不收不收门票。你可以溜达到圆明园那边去,也里边就可以在圆明园哪儿混。就是现在你你盖的这个很多新的大楼以后,这个城市慢慢的越来越不能那么,不能那么游荡了。就是它越来越正规了,越来越正式,那个时候那个犄角旮旯太多了。

许戈辉:但是你刚才说的有一点让我有挺,挺被触动的。你说你们的这个圈,干什么的都有。甚至有这个搞行政、看大门的,对。所以是什么把这个把这些人凝聚在一起,是可能是一种。

西川:就是诗歌。

许戈辉:对,诗歌是一种表达的欲望。

西川:诗歌、艺术。

解说:八十年代,诗歌气氛活跃,北大五四文学社长组织北大学生去圆明园,开诗歌朗诵会和讨论会。各系的文学团体,也时常串来串去讨论文学。西川、海子、骆一禾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围拢到了一起。他们以一连串的联络、聚会、分享、争辩,延续着诗歌最原始的生命力。也凭着对诗歌的狂热,开始了他们短暂且诗意的友谊。

《名人面对面》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许戈辉【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星期日20:30-21:00

重播时间:星期一04:20-04:50 13:30-14:05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翔]

标签:西川 许戈辉 骆一禾

人参与 评论
2014-08-24名人面对面 诗意的年代——《生命的故事》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8/25/0936becb-9881-4ca4-8fa0-135879540787.jpg

网罗天下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