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远征失败 丛林之路成数万远征将士死亡路
解说: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远征失败,数万远征军穿越“野人山”回国,因为瘴气弥漫疾病流行,这短短数百里的丛林之路竟变成了吞噬数万远征军将士的死亡之路。
张富麟:这远征军过这个大原始森林,四万人进大森林,出来还剩下八千,剩下八千,都死了一路。
孙春龙:就张富麟他翻过野人山就还原这个镜头,在一个山洞里面,突然发现这个山洞里面满地都是白骨,在这个白骨里面发现了发报机和枪,还有中国远征军的帽徽,一圈都是尸骨,都坐着的尸骨,然后中间是枪,他们的枪就在那,坐下之后就再也起不来了,就太多太多的这样的例子。
就是野人山可能死掉有好几万人,没有名字,死在哪里也不知道,他们家在哪里也不知道,他母亲也不知道,就这样的就那么悄无声息地就没有了。
杨伯方(远征军老兵):我这个心脏又不好,我就不敢谈起过去的事情,我们看到的太多了,死伤的人都是年轻人。
解说:杨伯方是孙春龙在缅甸结识的远征军老兵,也是穿越野人山的幸存者之一,17岁时,家乡洛阳遭到日军轰炸,学校停课后,杨伯方不顾家里的反对报名参军,后来随第五军装甲兵团出征缅甸。
1942年5月,杨伯方跟随部队进入野人山。
杨伯方:好像我们前面在走,他靠着树在休息,我们后面赶上来了,起来走啊,他也不走,推他一下,他就倒下去了,他其实已经死了。
解说:在行军途中,饥饿和疾病每天都折磨消耗着远征军的士兵,倒下的人越来越多,到了六月,当地人谈虎色变的雨季降临了,雨季给孤立无援的人群,带来更加巨大的灾难,此时,杨伯方经历了他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一件事。
杨伯方:就是我的一个兵,他被汽车压断了腿,不能走路,我们抬着他上(路),一直抬到滂平江,我们舍不得把他丢掉,但是滂平江,对面又发现敌人,把后队变前队,我们另外找一个渡口过江,强渡。那要翻一个山,一个人上山,拉着草上山就非常困难了,你几个人抬着一个担架,那怎么能够上山。
孙春龙:实在走不了了,后面过来一个指挥官,悄悄跟杨伯方说,给他一枪吧,杨伯方最后就拿起枪,然后压上一颗子弹,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对着他的后脑勺,就给了一枪把他打死了。
杨伯方:那么自己的士兵,我怎么忍心把他丢下,到最后,大家商量了又商量,商量了看还只有这个办法,就把那个冲锋枪,把子弹拉到最后一颗子弹,趁他不防的时候,就是给他一颗子弹,就是在那里,我们用刺刀挖一个土洞,把他埋掉。
孙春龙:埋掉然后就往前走,部队没有一个人说话,然后那个指挥官就说,说他死了,还有个地方安葬,但是我们死了谁来埋我们。
掩埋过了弟兄,远征军将士继续前行,但没有人知道下一个轮到的会是谁,此刻杨伯方比任何时候都想念远在洛阳的家人。
杨伯方:人啊,我们怎么不想,自己也有父母兄弟姐妹,离开家是怎么样一个情况,那你怎么讲,你是个军人,你总不能当着大家你哭一场,哎呀,我想家了,他们也有这种心啊,有眼泪只有往肚子里藏,谁也不会说,我们走错路,不会。出来是为国嘛,为了抗日嘛,那怨什么?
那个时候我有想到,想到我爸爸,他不让我参军,我非参军不行,但是那时候想有什么用,是不是。
解说:杨伯方最终走出了野人山,来到了印度,因为得了疟疾,他没能跟上自己的部队,后来杨伯方在印度结识了华侨姑娘李秀清,两人结婚后来到缅甸,在同古一个远征军墓地附近定居下来。
孙春龙:他最后留了缅甸之后,他就专门留在同古,他留在同古这个地方,因为有好多他的战友,留这个地方,就整天会关注这个墓地的命运,杨伯方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是每次打完仗之后呢,包括孙立人、戴安澜、杜韦明,都会给这些烈士搞一个墓地,而且留下伤兵去看护这些墓地,会说等有一天,革命胜利了,听不到枪声了,我就来接你们回家,但是最后这些人等到是什么呢,连自己,这些伤兵,守护墓地的伤兵,连自己最后都葬在那里,包括杨伯方其实也一样,当时自己最后也没办法,逃脱这种宿命。
解说:杨伯方等到了抗战胜利,但最终却没能等到有人接他回家,六十多年过去了,杨伯方从一个中国士兵变成华侨,但野人山这三个字,已经成为他生命的烙印,永远也涂抹不掉。
杨伯方:一遇到下雨天,外边房子那雨水打着,滴答滴答地下雨,无形中就会想到山里面那些情况,当年我们是怎么过来的,在那窝棚里面,顶风冒雨在那里,看到很多弟兄们倒下去也会想到,这个是经常会想到的。
解说:2008年4月,杨伯方逝世,享年90岁。
孙春龙:我看了他好多资料,包括他写的一个自传,他写一个自传就是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戴着军工勋章,列队走过天安门广场。
陈晓楠:等于杨伯方自己没有回过家?
孙春龙:他自己没有,连自己最后也没办法,就只能客死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