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一号号令”发出前后
2008年03月27日 16:43华夏快递 】 【打印

周恩来的责难

10月19日晚,阎仲川坐在作战值班室继续了解各单位贯彻林彪紧急指示情况。22时左右,黄永胜召见。会议室里坐的仍是昨晚那几个人。还未等他坐定,黄永胜便大声问道:“你们昨晚发的那个讲话稿,为什么叫‘一号’号令?谁是二号?”黄永胜的质问突如其来,阎仲川不知出了什么事情,一时无法回答。稍停,他解释说那只是个编号,是前指发出的第一份文稿,所以编为一号,以后还发了第二、第三、第四号号令呢!“那你们为什么不提醒下面不要把林副主席的指示扩散到地方呢?”黄永胜又问。阎仲川听出了一点门道:准是有的单位把林彪指示扩散到地方,出了问题。军内问题特别是涉及内密的事项一般不向地方通报,这是常识问题,本不需要特别关照;当然如果预见到可能向外扩散而发生不良后果,提醒一下也有必要,但这次阎仲川确未想到。他正想表示对此承担责任,吴法宪为他说了一句解围的话:“这事当时我们也没提醒他们。”“你们那个电话稿,如果就叫林副主席关于加强战备的指示,不要编号,或者按过去的习惯编号方法,用‘参作字××号’就好了。”邱会作也插了一句。阎仲川还是不明白这个编号有什么问题。“这个事情你们搞得可不好啊!”李德生也笼统地说了一句。李作鹏一言不发,此人一向话少。没有人讲话了。黄永胜扫了大家一眼,说道:“总理不是叫我们给各大军区领导打个招呼吗?大家分分工,分头打电话吧!”

于是大家纷纷自报单位。无人提到的单位就由黄永胜分配。在打电话的间隙,几个人不时互相交谈。阎仲川从他们东一句西一句的谈话中,终于弄清了事情的大概。原来他们刚才因转发林彪指示的事情在周恩来那里挨了批评。林彪指示是发军内的,又是电话稿,并未抄报周恩来。但是,有的军区收到指示后,因为军区领导人兼任所在省革委会主任,于是向省革委会领导成员作了传达,而省革委会领导中有群众组织代表,这些人“造反派”的习气未改,对“对无产阶级司令部的声音”讲究不打折扣,闻风而动。他们不考虑什么后果不后果,连夜把指示的内容写成大字报捅上大街,果然马上引起轰动效应,部份群众大为惶恐。西南地区一个边境省尤其闹得邪乎。这种情况是通过地方系统的电报、电话报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数报告都把林彪指示称为“林副主席一号号令”或“林副主席一号令”。在京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看后大为惊讶。19日晚,他把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李德生等人找去,询问林彪指示的来历、内容,特别指出为什么要把林彪指示称为“一号号令”?看来他对“一号”这个字眼极为敏感。又问为什么要把林彪的指示向地方传达,引起不应有的混乱?这回黄永胜的粗线条工作作风受到惩罚,他因没有审稿,对周恩来的提问无法解释;其余四人也都面面相觑,无言以答,场面极为尴尬。

20日上午,黄永胜把前晚发出的4份电话稿全部要去,进行审查。他看后只提了一个问题:“林副主席的指示原来只有4条,现在怎么弄成了6条?你们把我们办事组的意见同林副主席的指示都混到一起去了!”阎仲川心想,你传达的时候,可没说哪些是林彪的指示,哪些是办事组的意见,而且根本没有分条,现在这6条还颇费斟酌呢!他委婉地作了说明,黄永胜没再吭声。阎仲川不知黄永胜看过讲话稿后,是否向周恩来作了解释。他认为,回答周恩来的提问并不困难,即使说清楚了,问题并未解决。问题的症结在于,林彪的指示虽然只发军队,却事关重大,而且执行起来不能不涉及地方。周恩来作为毛泽东指定留京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最高负责人,这件事情军委办事组理应向他报告。但黄永胜布置任务时对此却未作交代。耐人寻味的是,周恩来在批评办事组成员时,却又偏偏未点明此事,越是这样越令人感到难过和不安。

10月19日,苏联代表团按预定计划抵达北京。此日双方开始举行谈判。未发现苏方有异常行动。10月20日下午,军委办事组在京西宾馆召集军队各大单位负责人开会。黄永胜在会上讲了如何贯彻林彪指示问题,并特意对指示的编号问题作了说明;又批评了一些单位缺乏保密和组织纪律观念,随意把林彪的指示扩散到地方。阎仲川也出席了会议。他惊奇地发现,已随林彪去了苏州的叶群,不知什么时候又回到北京,并以军委办事组成员身份坐在主席台上。当黄永胜批评一些单位缺乏保密观念时,叶群突然插话说:“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保密观念才强哪。他老人家听了我们报去的林彪同志关于加强战备的意见之后,便说:很好,烧掉。伟大领袖毛主席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从京西宾馆会议之后到“913事件”之前,随着中苏关系有所缓和,人们对林彪关于加强战备的紧急指示问题,似乎逐渐淡忘了;在中央领导层,也没听到对林彪的指示有任何非议。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张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