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孚《繁华时节》:落花时节又逢君
核心提示:罗孚的散文成就到了他后来的散文成就里面的最高峰。那样的高峰是怎么样,就是看到一方面一个老新闻人他的文笔的节约,非常的精简。另一方面,就是他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硬骨在里面,有一种梗。一两句话交代,
核心提示:罗孚的散文成就到了他后来的散文成就里面的最高峰。那样的高峰是怎么样,就是看到一方面一个老新闻人他的文笔的节约,非常的精简。另一方面,就是他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硬骨在里面,有一种梗。一两句话交代,好像言有尽意无穷,但那个意并不是淡而悠远的一种意,而是一种强劲的意志在里面的一种意。
凤凰卫视5月29日《开卷八分钟》,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文道:已故的老报人罗孚先生在1941年的时候就已经加入了《大公报》的工作,一开始在桂林,后来到了重庆,再后来到了香港,可以说是香港这份老牌的,所谓的左派报纸一个老领导。那么这位老领导他除了一直在香港工作,那么进行所谓的文化统战工作,但实际上真的是造就了香港文化对整个华文世界的影响这样的一个攻击之外。他更有趣的也许对许多大陆读者,至少香港以外的读者来讲,最有意义的工作是什么呢?那就是在八十年代的时候,他曾经在北京幽居十年。
当时他在北京,那么就去探望了很多他在北京的老朋友,因为我们要知道他在香港主编报纸的时候,他当时就率先奇峰的邀约了许多当时国内的老作家,让他们的作品在海外出版。比如说像聂绀弩的一些旧体诗,又比如说像知堂老人的《回想录》。这些东西都是当时在国内要发表好像有些难度,或者得绕个大圈。辗转的到了香港,反而在香港的《左报》上面是率先面世的,那都是因为罗孚先生的原因。
所以你可以想见,当他那十年在北京住着的时候,他就有很多机会见这样的老朋友,或者认识一些新朋友。那么到处交往的结果使他长了很多很多有趣的见识,然后他下笔为文,就记录下来了中国八十年代的时候一篇老人他们那个时间的一种风华,同时最有趣的是他重新发觉了一种中国传统文学上面常见的一种问题,就是诗画。
我们知道今天要写旧体诗看来很不合时宜,旧体诗这三个字本来就带着贬义。但是在八十年代头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见到真的有许多文化耆老还会在诗底下会写旧体诗,互相酬答。而罗孚对这些诗特别感兴趣,他自己也写,同时他收集到这些诗之后,就会为他们写一些诗画,乃至于就算他在平常写的关于那个时代的一些人物记事的散文里面,也常常出现一种诗画的味道,或者至少对那些诗做一些评注。
而在这一批文章里面,我觉得罗孚的散文成就到了他后来的散文成就里面的最高峰。那样的高峰是怎么样,就是看到一方面一个老新闻人他的文笔的节约,非常的精简。另一方面,就是他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硬骨在里面,有一种梗。一两句话交代,好像言有尽意无穷,但那个意并不是淡而悠远的一种意,而是一种强劲的意志在里面的一种意。
这听起来非常奇怪,我给大家一个例子,像我们今天继续给大家介绍这本《繁华时节》,里面其中开篇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从胡乔木到乔木。那么这里面主要谈的是什么?开头他要谈的是含冤三十多年之后有名的电影《武训传》终于平反了,他要谈谈这事儿。然后这里面就说到,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在这里否定了五十年代对电影《武训传》的批评,那么这边他就先引述了胡乔木是怎么否定。
然后他这边就说到,我们看看他的文字,罗孚说,当时我们知道《武训传》是被斥为什么,说这部电影里面的主角武训是“清朝统治阶级的奴才,农民起义的对头,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帮凶”这三项大帽子。其实到了胡乔木要否定过去的批评的时候,这三顶大帽子还没有摘下来。然后罗孚说,这三顶帽子--奴才、对头和帮凶是跟着一个主义而戴上的,什么主义?投降主义。
毛泽东在中南海看《武训传》时吐出了这句话,未终场急去了,也可以说是终场,这句话写得多好。说毛泽东看《武训传》,戏都没看完就说投降主义,戏还没终场他急去,然后罗孚也可以说是终场,他这一种电影就放不下去了,完了。下一段他开头说,武训也就完了,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就跟着展开,然后他才再回过头来讲讲看胡乔木现在这样的说法。而他又说胡乔木今天对过去的这一场运动的否定在他看来都不够爽快,都了无诗意。但他后面一段就有一句话,他说但不可不知胡乔木却是个诗人,正和毛泽东是诗人一样。
中间讲了一大段话之后,他再来一段,也是单独一句,他说这件事就说到什么事呢?就说到当时聂绀弩的旧体诗三炒,在罗孚的经营之下出版了。要出版之前人民文学出版社要出修订本的时候,原来胡乔木很高兴,主动找上门说要帮他写序,那么那个时候的聂绀弩其实是有点尴尬的,觉得要是胡乔木帮我写序,那会不会让人觉得好像冯云拍马球(音)写序呢?那么在走上层路线呢?有点这个担心。然后这边就说到,罗孚就说这件事很表现他的诗人性格,这个诗人性格指的是胡乔木。然后他又说,如果能更多的表现就更好了,你看看这句话,这里面的意思真是太厉害,太有意思。
那么写着写着又想到了乔木,也就是后来的外交部长乔冠华,那么在谈到乔冠华的时候,当然也是一番唏嘘,但是,我觉得有意思的是,罗孚笔下的任何唏嘘之感都不是真正的那么唏嘘,而是别有一番很奇特的硬气。然后他的笔下很多关于当时的一些旧时文人,像关于俞平伯,他晚年的时候终于也好像得到了平反,过去对于他的《红楼梦》研究展开的批判也被否定掉,当他重新认识到了他的贡献,他的成就。
然后这边就说到,说完了俞平伯的此际夕阳红就要说到胡风身后的白喜事了,这里面说到胡风去年六月初去世后,由于追悼会举行无期,不能在停尸等待,秋前就做了火化。当时有人叹息,胡枫寂寞身后事,却不料新年一到路转峰回,追悼会终于颇为风光的举行了,家人满意,一般是与不是的人听说也多满意。这个“也多满意”,你看这个话后面的余味。
相关新闻:
29岁小伙恋上62岁老太 称做梦都梦到她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图片新闻
视频
-
实拍日本“最美玩家”打街霸
播放数:190645
-
国行版索尼PS4主机开封仪式
播放数:123261
-
越南小哥用生命Cosplay火女
播放数:172892
-
杨幂代言手游拍广告曝光素颜脸
播放数:78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