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老饕漫笔》:文人笔下的中国美食

2012年08月08日 11:36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中国文人自古就有一种书写饮食的传统跟西方其他国家颇不一样,你很少看到西方作家,西方文学史上有特别喜欢讲美食的这样一种传统,但中国人就有的。而到了现代,我们甚至是越演越烈这个趋势,香港、台湾都出过很多的写东西的美食家,大陆这边,当然一向也有,但是到了最近几年,好像数量尤其增加,市面上你能够买到的,关于这方面的书什么饮食杂记,讲吃喝的书也越来越多。

凤凰卫视8月7日《开卷八分钟》,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文道:昨天跟大家说过肚皮上的中国,今天还是得回来说说舌尖上的中国。说到舌尖上的中国很奇特,中国文人自古就有一种书写饮食的传统跟西方其他国家颇不一样,你很少看到西方作家,西方文学史上有特别喜欢讲美食的这样一种传统,但中国人就有的。而到了现代,我们甚至是越演越烈这个趋势,香港、台湾都出过很多的写东西的美食家,大陆这边,当然一向也有,但是到了最近几年,好像数量尤其增加,市面上你能够买到的,关于这方面的书什么饮食杂记,讲吃喝的书也越来越多。我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本,我觉得很重要的一本这种讲美食的文章,叫做《老饕续笔》,它的作者是赵珩。

赵珩是出版行里的老编辑了,他的家世也都是一些读书人的世家,行内人都晓得他是谁。一般读者可能知道的就是他当年写过一本书叫《老饕漫笔》,《老饕漫笔》这本书是非常受欢迎,甚至被翻译成外文,于是我们老先生再接再厉就出了这么一本《老饕续笔》。

赵珩先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我可以这么讲,一般写这种吃喝的先生们、女士们,大概可以分两个路子。一路就是国粹派,就什么事都还是中国好,另一派就是比较有国际视野的,觉得中西的东西都能吃,都还不错,赵珩先生是属于后者。但是这本书里面,他当然也写到他在法国吃喝什么,在欧洲的那些卖食品的店子,菜市场看了些什么好东西。

但我最喜欢的仍然是他写我们中国吃喝,他的文字特别有味道,而且知识含量也相当高。比如说这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当人饿了的时候,大救驾说起。大救驾是什么?救驾嘛就是皇帝驾,这个大救驾这个菜,在中国有好几种,比如说我们赵珩先生就说,他就知道两种。

一种是安徽寿县凤台一带的名点,一种是云南保山腾冲一带的名小吃,安徽的大救驾是1000多年前,当时后周世宗征淮南,后周大将赵匡胤奉命攻打,当时他征战疲劳,军务繁忙,几天不吃不喝,士兵们都很担心,后来军中厨师千方百计向寿州的厨师请教,学来一种点心。用面粉、猪油、白糖、芝麻油、青红丝、桔饼、核桃仁做成的圆形带馅的糕点,给赵匡胤,看了看样子挺不错,闻起来挺香,吃起来好吃啊,于是这个胃口就来了。士兵们很高兴,赵匡胤后来当然是打了胜仗,这叫大救驾。

另外一种大救驾是什么呢?这个就比较凄惨了,是明代末代的末明的其中一个贵王。当时也是过了腾冲的时候,一路逃亡,跋山涉水,拿着什么东西吃?匆匆用当地人吃的饵块和菜蔬炒了一盘送上,他饿久了,结果吃的很香,就把它叫做大救驾。

类似的故事我们都听过很多对不对?皇帝落难,包括慈禧太后落难到了什么地方,饿的不行了,地方上的人弄什么东西给他吃,哎呀香啊,好吃啊。而这样的食品在中国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传说,这些传说里面,包括同名的菜或者食物就有刚才我们说的大救驾这两种。

而这里面牵涉一个什么现象呢?这个现象,就是这篇文章所要说的题目,人饿了的时候,人饿的时候怎么样?就吃什么都好吃了,所以这些大救驾这些菜,今天吃起来大家觉得可能什么皇帝老子会喜欢呢?主要就是他饿了。

比如说这里面就说到,赵珩先生说他1969年,他去蒙古边陲工作,当时负责物资采购,所以他很幸运,比别人有个可以随时外出的特权。每隔十天半个月就能到一个镇,到那个镇上,他还能在一个小饭馆吃顿饭,你看多好。他说那家小饭馆只卖两三样炒菜,记得有炒豆腐、红烧肉和过油肉,还有一样是什么呢?鸡蛋汤,每次去一定要个过油肉,外加个鸡蛋汤,两碗米饭,而那过油肉做的确实不错,油汪汪一大盘。

他怎么吃这盘过油肉?他有个方法,先尝两口解解馋,然后用筷子在盘子中划到楚河汉界,自己限制这两碗饭嘛,每碗饭就吃这碟过油肉的一半。第二碗饭再吃另一半,不然呢一时口滑,3/4都就着一碗饭吃光了,划江而治,就很科学,不至于到最后吃白饭了。

他常跟人家说,当年这肉多好多好。可是现在吃怎么都不行,总是有一种今不如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恐怕还是当时饿坏了。其实我觉得这种饮食书写总奇妙的地方,尤其老人家写饮食书写,他总是一种回忆,总在回忆年轻的时候,或者以前吃过什么好东西,所以这种饮食书写到了最后,往往会变成一种怀旧文章,而这种怀旧到底怀的有没有道理呢?那就要看每个人怎么写了,有的会让你觉得他什么东西都说以前的东西好吃,现在的东西不行,但是我也看不出来以前的东西真有像他说的那么好。

而赵珩先生是有根有据的。比如说他说干丝,他吃淮阳菜,现在大小宴席二十年,吃过无数,但是发现大家做的大煮干丝几乎没一个是对的。那么水煮干丝、大煮干丝这个东西对扬州人来讲,不应该是菜肴,而是点心。

他说你看以前,扬州人喜欢早上喝早茶,跟咱广东人很像,他们早上泡上杯绿茶,除了可供选择的包子、汤、面,烫干丝绝对少不了,所谓烫干丝就是拌干丝,扬州人认为只有烫干丝才能保持干丝的真味,用沸水煮好的豆腐干丝浇上了卤汁,拌上细如发丝的姜丝和开阳,开阳是什么?海米嘛,淋上芝麻油,不凉不热,喝着杯绿茶,吃的多高兴,多舒服啊。

而这里面就说到,以前的干丝真好,为什么好?首先是豆腐好,豆腐怎么好?当然是得豆浆好,现在为什么干丝不行呢?就是因为干子的品质好坏有问题。然后他就说到,所以为什么他能够说今天干丝不行,人家追溯到连豆浆都不对了,我们一开始。但是回忆很奇怪,他说文革年间富春茶社到处贴口号、标语,关心政治,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但是当时大家还是喝茶,还是吃烫干丝,而那时候烫干丝也还行啊,怎么现在就全坏了呢?

《开卷八分钟》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梁文道 【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17:05-17:1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 00:25-00:3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 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 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曹奎] 标签:漫笔 老饕 美食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