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后事实追寻》:巴厘岛 摩洛哥40年文化历史变迁

2012年07月19日 10:50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后事实追寻》的作者就是我以前好像也介绍过的,克利弗德·纪尔兹,他是一位2006年已经去世的美国人类学家,去世前他是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等研究院的教授。这本书其实是他的一个自传,这个自传从一方面,他回顾了他一生在两个国家做过最长时间田野考察,一个是印尼的爪哇跟巴厘岛,另一个是摩洛哥。他回顾他在这两个地方中间的经历故事,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故事书来看。

凤凰卫视7月18日《开卷八分钟》,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文道:昨天我给大家介绍的皮埃尔·布迪厄这位法国一代社会学宗师呢,他其实也有很多人觉得他是人类学家,因为他从哲学转向社会科学,中间那一点,正是因为在北非阿尔及利亚做一阵子的田野考察,成了一个有人类学家倾向的这么一个学者,但是说回来,人类学这门学问,虽然我一直很喜欢,但始终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只困扰我,恐怕也困扰所有的人类学的读者,跟人类学家本身。那是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到底什么叫做人类学。你比如说人类学,研究人类社会文明,哪一个人文社会科学不在研究这些东西,社会学也在研究,历史学也在研究。你说人类学家总是去一个偏远的地区做少数部落的调查,第一,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这种偏远地区了,第二,也没有什么所谓少数不少数部落了,第三,今天大部分人类学家其实是在城市里面,比如说研究香港的地铁里面的人的生活形态,研究一下横店电影城它里面的文化体制是怎么样的等等,零零总总各式各样的人类学研究为什么都能叫人类学,人类学是什么呢?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人类学大师,他的一个自传,就我手上这本《后事实追寻》,作者就是我以前好像也介绍过的,克利弗德·纪尔兹,他是一位2006年已经去世的美国人类学家,去世前他是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等研究院的教授。这本书其实是他的一个自传,这个自传从一方面,他回顾了他一生在两个国家做过最长时间田野考察,一个是印尼的爪哇跟巴厘岛,另一个是摩洛哥。他回顾他在这两个地方中间的经历故事,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故事书来看,还可以看到40年来这两个国家他们历史文化的变化,以及整个国际局势的变革。但是另一方面这本书也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关于人类学,甚至关于整个人类文化的一个沉思,这方面我觉得更值得一般读者好好欣赏它。
   
    说到纪尔兹,大家都会认为他是所谓的诠释人类学的创始人,尽管他自己不是太喜欢这个说法。到底什么叫诠释人类学?其实这就是他对于人类学是什么所给出的一个答案。这个答案是怎么来的?是这样的,根据这本书中文的翻译者,另一位人类学家,他的翻译序言我觉得写的很精彩,他是总结这本书,他认为在这本书我们也可以看得到,纪尔兹认为,什么让人类学如此独特?就是田野调查。而这个田野调查它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训练跟经验,这个训练跟经验是怎么样?你想想看,一个人类学家,假设一个我们中国人跑到泰国北部要做人类学研究,你忽然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面对一些陌生的人,讲陌生的语言,首先你就等于像小孩一样重新进入社会一遍,牙牙学语,你学这个外语,然后你要学懂在那个地方怎么样跟人家打招呼,怎么样居住,怎么样生活,日常生活的礼貌是怎么样的,他们的宗教信仰是怎么样的,慢慢要进入他们这个世界观,在这个过程里面,人类学加他需要的跟任何其他学者都不同,他等于需要面对很多实际生活的处理问题,这不是一个用什么放大镜,用一个科学方法问题,而是你实实在在到了那边,你怎么生活,你怎么吃,你怎么住,你怎么跟当地人相处,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里面你会发现,你面对大量一大堆莫名其妙的事实,分分秒秒照头照脑临下来,你怎么办呢?他这边就说到,纪尔兹说,面对一个社会,陌生社会,甚至是我们熟悉的社会里面有一大堆的社会事实,我们唯一可以建构出来的是在事情发生之后,诸事休戚相连的后见之明,也就是说在事实之后,我们说拼凑出的模式。
   
    所以为什么这本书叫做《后事实追寻》,这个翻译也有点怪,因为英文原来这个题目也不好译,因为它是一语双关。“After the Fact”这当然是追寻事实。但是另一方面,也的确是事实之后的意思。就是说人类学是什么?就是所有的事情发生之后,你想回头了解一下这些事情是怎么回事,你想试图理解它们,给他们一个说法。
   
    这里面他就特别强调,我给这个说法当然是个知识,但是纪尔兹说,知识跟幻觉又很相似。为什么?两者都是从已经发生的事件里面张皇摸索,拼凑出事件如何连属的说辞。这些说辞说出自已知的观念以及方便取用的文化工具。但是就像所有的工具一样本有特定用途,这意味着这些文化工具并不中立,在拿来使用之前早已附载了特定的价值观。那怎么办?然后他就提出了他的诠释人类学里面最有名的一个观念,就是深描。他做了这个人类学跟他那个年代,50、60年代的主流人类学,社会科学不一样,当年美国西方的那种社会科学强调的是要找一个社会的结构,要找一个社会的什么基础,它的经济,找这些很模式化的东西,但是纪尔兹认为,你真正要搞懂一个文明,搞懂一个社会,你还需要去描述一些具体的事件,他就说了我们需要的是去展示特定事件与特别场合,如何与繁复的事实以及多元的解释编织在一起,而能有助于理解事情经过如何发生,以及将如何变化。
 
    这如果听起来各位仍然觉得好像太抽象的话,这里面有一段说的更清楚,他就对比了这两种思路,他说,人类学不管再怎么训练,把你的注意力放到所谓社会的存在这样硬梆梆的事实上,比如说谁拥有生产工具,谁拥有枪、档案或报纸,所谓社会存在的软性事实,他特别强调这方面,人们怎么样想象人类生活该是什么,他们如何思考人该怎么活着,什么是信念基础,什么合理化我们社会处罚别人的方法,什么东西维持了我们的希望,什么才叫做失去?这些东西,这些很软的,不能够变成结构,不能够被统计的东西,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描述它们,而这种描述跟捕捉这些东西就是人类学家该做的,而且他能做好的事。

《开卷八分钟》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梁文道 【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17:05-17:1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 00:25-00:3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 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 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曹奎] 标签:摩洛哥 人类学 巴厘岛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