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民间NGO是否慈善业的最终救赎?

2011年07月11日 13:52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内容:一个卖菜老阿妈的感人故事,最为原始质朴的行善之心;她的风头,压过了在台湾大洒钞票的陈光标。何为“行善低调,扬善高调”?台湾底层民众的善举,为炫富女郭美美扇去怎样一个耳光?官方慈善机构因何千疮百孔、引千万人怒?民间NGO是否慈善业的最终救赎?

凤凰卫视7月9日《环球人物周刊》,以下为文字实录:

卢琛:她的世界只是一个小菜摊,却让全世界都知道,她以捐款助人的方式,成为一生的志业,用她的实际行动也改变了我们对助人的看法,同时也打破了我们等到有钱再捐钱的习惯。当陈树菊听说自己获奖之后她的第一个反应是说,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奖,同时我也没觉得我捐了很多钱,虽然她自己并不认为自己非常慷慨,但是我们数了一下在过去的47年以来,她一共非常低调,持续的捐出了一千万台币,相当于230万元人民币。究竟陈树菊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什么样的经历让她有如此非凡的慷慨,今天我们在现场请到了时事评论员李炜先生和阎洪先生,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小人物的大慈善。

解说:2010年5月4日纽约林垦中心爵士厅,美国《时代》周刊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表彰晚宴,这里聚集了世界各地名流。一位身穿朴素套装,个子矮小的女性在这个环境中更显得特别。她是陈树菊,一位普通的台湾菜贩,《时代》周刊百大影响力人物排名第八,《福布斯》杂志2010年48位亚洲慈善英雄之一,被称“台湾之光”的她,在获奖后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

一位普通的卖菜阿姨,用20年的时间,持续而低调地捐赠了1000万台币给慈善机关,路透社曾给她这样的评价,在《福布斯》获奖的48人中,陈树菊的故事最能打动人,如今在台湾已经家喻户晓的陈树菊,依然不善言辞,更不爱面对媒体。

当得知自己要去美国领奖的时候,陈树菊的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想起了她的菜。她跟台东县的县长说,“我第二天一早要卖的菜已经订好了,县长你代替我去好了”。为了说服陈树菊,马英九也打来电话,最终才促成美国之行。已经年到花甲的陈树菊从未出境也没有护照,马英九特别交代各个部门要全力支持,相关费用甚至可以动用他的“公务费用”。

黄健庭(台东县县长):我带她去在台协会办那个美国的签证的时候,那是要盖那个,就是要指纹要辨识,她这支手是整个变形、弯曲的,像这样子,她没有办法摊平,所以盖手纹盖了好久,盖不出来。为什么?因为她整天做,做做做,捡菜、挑啊,手都变形了。

解说:纽约之行可谓星光熠熠,但陈阿姨还是更关注卖菜,纽约的超市阿姨一家一家地逛,还认真的与台湾市场做比较,一生都未离开过台湾。从未旅游的陈树菊,在纽约度过了一段休闲的时光,但问起她以后还有没有出游的计划,陈阿姨马上说没有,因为她最爱的还是她的菜摊和她的卖菜生活。

卢琛:小人物的慈善总是最能够抵达人心,我不知道两位在看完陈树菊的故事之后,首先第一感觉,这位“台湾之光”真的是当之无愧吧?

李炜(时事评论员):我觉得看完之后有一个感觉,就是施舍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阎洪(香港理工大学教授):《时代》周刊选了一白人,《福布斯》在亚洲就是48人,这些人都是政商界的名流,影视界的明星,但是她比那些人都高得多,因为她根本就不是人,她是菩萨。

卢琛:陈树菊阿姨她在,其实算起来也就是10年时间里面,她总共捐出了差不多230万元人民币,在你们眼中究竟这位卖菜的阿姨,她是富人还是穷人呢?

观众:绝对是不算富裕的人。

观众:一个穷人,物质上的穷人,因为我看到她感觉就像看到了我奶奶,因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的一个形象,能吃苦。

阎洪:陈树菊绝对是一个穷人,当然是穷人,在台湾那个社会里边,就照现在的标准,一天100块钱,100新台币,那个你到台湾去自由行你试试看,拿100块钱根本过不下去的。那么为什么她这样做呢?其实就是她的一个生活方式,她根本,她觉得她很有钱哦,她怎么会觉得她有钱呢?她家里摆三个罐子,她每天把赚来的钱拿回去,拿回去以后就把零钱,这样往三个罐子里扔,扔下去多少钱,她说了一句话真的特别有佛性,就是她说当你忘记了有多少钱的时候,你就有钱了。

观众:她捐款的比例占她,在她的财富当中,比例应该算是最大的,这一点应该是最感动人的。而且她和陈光标相比,可能她会更朴实一点。

观众:她可以做慈善坚持做20年,那这是任何一位大老板,他们都没有做到的,包括陈光标,他这么有钱,他也只是这么昙花一现的去撒钱,去捐钱。

阎洪:大家刚才讲到陈树菊和陈光标,其实只要是布施都是布施,所谓高调、低调陈树菊女士连低调都不是,她就没调,就是她所谓的“不住色布施,不住相布施,无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她真的就是菩萨的一种布施。那么这是所谓我们大乘佛教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那陈光标这种呢我们大概可以说,佛教里头有一种叫做小乘佛教,他在做什么东西,他需要求个名啊,求个长生啊,求个漂亮,求个什么东西,这也每什么不好,他是在布施,他毕竟拿了那么多钱出来。昙花,刚才有位观众讲到昙花一现,昙花也是花,一现它毕竟现了一下。

李炜:你说这个陈光标她这个做法呢让我想到我们生活中碰到这样的事情。你比方说有时候呢,有个小孩,你要逗小孩玩,拿个饼干说,来给你吃个饼干。小朋友不知道啊,饼干好吃啊,我就要拿,但小孩够不着,那你跳起来拿着,我让你吃,小孩跳大人就往上拿,小人跳大人就往上拿。你说这俩是谁高兴,肯定这个大人高兴啊。那么所以你捐款的时候,有的时候像陈光标捐款,我觉得就好像大人逗小孩够那个饼干一样,反正我最后肯定要给你,但是呢我先娱乐一下自己,所以你看他捐款的时候,第一个大马路上拦住人,“叭叭叭”塞你一大堆钱,这个是很反常的,对吧。就是我并不知道这个人,是不是真的那么需要钱,他可能需要的是一种爱。

你像地震完了以后,可能他是需要心理辅导,但是钱可以缓和一些东西,钱可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呢这个时候他可能是需要其他的东西,但是我觉得他这个撒钱的过程中呢,更让人感觉到是一种表演。那么这个表演不是说不对啊,问题是跟慈善这个呢有点不太对劲,因为慈善总是人们想着说,那个人最困难的时候,他得的是癌症,快要死了交不起医药费,这时候,这个送钱的人说快拿去,我已经给你把账结了,这是今后三个月的费用,踏踏实实的。你这比如说,拿不拿,拿不拿,哎,你过来伸手啊,你给人感觉是这么一个感觉。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NGO 陈树菊 时代周刊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