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民谣老将”鲍勃·迪伦的多张面孔

2011年05月31日 09:54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内容:鲍勃·迪伦:我是美国的摇滚教父,伟大的美国诗人,我不想引领时代,却是美国民权运动代言人,我不是作家却屡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所有堆积如山的头衔都不是我,我有且只有一个名字鲍勃·迪伦。

凤凰卫视5月28日《环球人物周刊》,以下为文字实录:

鲍勃·迪伦在美国是怎样一个地位

卢琛:炮弹要横行多久才会永不存在,我的朋友在风中就能找到答案,飞机好听的一首歌《BIowinginthewind》答案在风中飘,鲍勃·迪伦这首歌人们一唱起它,一听到它想到更多的是唤起了心中对于和平的渴望,尤其在今天战争依然在发生。

鲍勃·迪伦已经慢慢老去,但是他的歌依然年轻,美国总统奥巴马说在他的iPod播放的曲目当中,次数最多的就是鲍勃·迪伦的歌,而美国在前总统克林顿说,鲍勃·迪伦激发了是国家的一种志气,我们也很想知道究竟为什么鲍勃·迪伦会成为美国的新一代中坚力量,不可磨灭的一种心中的人物。他又是怎样一个不能错过的传奇人物呢。今天我们的节目当中也为您请到了香港城市大学的何舟教授,以及知名的乐评人廖伟棠先生,还要特别介绍的正华本色乐队带给我们今天非常优美的歌声。

解说:《答案在风中飘》这首歌因为电影《阿甘正传》而被大多数人所熟悉,在上世纪60年代它更是被奉为美国民权运动的圣歌。1963年8月28日来自美国50个州的20多万黑人以及白人,举行了华盛顿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游行示威。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撼动世界的《我有一个梦想》。鲍勃·迪伦在浩大的人群中演唱了刚创作不久的歌曲《答案在风中飘扬》他与马丁·路德·金一样发出了时代的强音,华盛顿大游行四个月后鲍勃·迪伦发行了新专辑《时代变了》里面包含了更多民权运动的歌曲。这张专辑一经发表,就成为时代最为壮阔的政治宣言,黑白封面上迪伦眉头紧触向下冷冷凝视,人们纷纷在墙上褂起这张苍郁的面孔,自此鲍勃·迪伦完全成为了一个60年代反叛力量的代言人。

卢琛:可能提到鲍勃·迪伦有些中国的观众觉得知名度不是太高,但是我想在坐的两位应该对他来说非常之熟悉了,究竟在美国,他是怎样的一个地位。

何舟:如果说猫王给摇滚乐以形式的话,他给了摇滚乐以灵魂,因为他的歌词是摇滚乐从原来的唧唧我我或者是情爱的这个主题,转向了反抗、怒吼、争斗,那么这使得摇滚乐充满了爆炸力,对一代美国人尤其是在60年代校园运动,反战运动民权运动中的美国人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卢琛:廖先生觉得似乎听起来他除了音乐之外可能涵盖了很多因为之外包含了一些元素。

廖伟棠:对,他必须对更年轻的一代美国人或者西方青年来说他更能代表60年代的一种精神,事实上他当时是跟新左派运动也是紧密结合的,就美国的那种左派不是我们的这种左派,就主要是一种质疑权威和宣扬一些真正的普世价值,我觉得就是和平与爱,自由的向往,这些价值在年轻的一代得到一种普遍的认同,并且60年代是主张坐言起行,付诸行动,上街啊等等,就不光是那种空谈。

何舟:当时60年代到70年代反战的运动是非常激烈的,这一代人对在海外战争为什么又身陷泥潭,美国人深深的感到这是一个不对的做法。后来美国又发动了多次战争,但是每一次发动战争民众都会提出这个舆论,疑问就是是不是又是一次越战,是不是我们当时的反战精神今天还要继续发扬。

卢琛:说到这个反战的精神鲍勃·迪伦他最具有代表性的应该是哪几首歌。

廖伟棠:就是这个《答案在风中飘扬》还有一首叫《战争大王》的,好几首就是讽刺性的歌曲,最重要有一首叫《黑雨将至》《AHradRain’saGonnafnll》那首歌就直接是来源自当年猪湾危机,就古巴一九六几年苏联在古巴的猪湾部署导弹向着美国,当时整个美国整个世界笼罩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鲍勃·迪伦写了那首歌,《黑雨将至》就是把那种暴雨压顶,将要下下来的那种气氛,那种恐怖气氛写出来了。

鲍勃·迪伦:我走近了七座悲伤的森林,我面朝一打死去的海洋,我在墓地里走了万里地,天空乌云密布暴雨将至。

何舟:当然肯尼迪被暗杀,马丁·路德·金被暗杀,这是美国政治历史上最动荡的一个时期,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代青年人在这个运动中,都被深深的卷入,尤其是大学生,那么鲍勃·迪伦的这些歌曲,后来加上他成为摇滚歌曲的灵魂的时候,他给一代人以激励和反抗的精神。

卢琛:究竟他在音乐界他的影响力是什么?

廖伟棠:我想比说对摇滚音乐,刚才何教授也说到就是内容的深化,还有主题的拓广就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有一个很著名的一个段子,就是说鲍勃·迪伦跟披头士的相遇对双方都有了很大改变。鲍勃·迪伦带给披头士更深刻的思想内容,令他们后来的歌就不再是那种情歌《Iwanttohoidyourhand》那种,但鲍勃·迪伦又受到披头士的影响,接受了摇滚音乐和迷幻音乐,所以他从最早期几张民谣专辑转到后来是加入了电吉他,还有电风琴、鼓啊这些进去,令他音乐也丰富起来了,而且更加反叛。

卢琛:音乐的一些元素从别的地方他有更多的借鉴,但是对音乐的本身内容那种深刻性的认识,尤其在歌词那种深刻性的认识,好像是与生俱来的,鲍勃·迪伦在这方面他是天生有这种禀赋吗?

何舟:他是喜欢诗的,因此他从诗歌里头借鉴了很多东西,所以他在写歌词的时候,他基本上是在写诗,那么这就是使得他的歌词胜于他的音乐。

廖伟棠:他受一个诗人影响最大就是迪伦·托马斯,迪伦·托马斯是英国超现实主义诗人,他受他的影响以至于都把名字都改为鲍勃·迪伦,他原名不叫鲍勃·迪伦。鲍勃·迪伦就是向他致敬,向迪伦·托马斯致敬的,所以他的歌词也是特别有超现实主义的那种,意向跳跃非常大,而且幻象纷呈那种令你目不睱接,这样听他歌的时候。

卢琛:刚才咱们谈了很多,可能都是具有60年代70年代的一些烙印,我也想问问我们在现场很多80后甚至90后的青年人大家对于鲍勃·迪伦是怎样的一个印象呢?

观众:我觉得他音乐上对所有人影响都很大,因为他直接是去影响那些我们平时听到的,我们的那些偶像比如说披头士,或者是很多音乐界的这些人,都在被他影响。

观众:实际上我对鲍勃·迪伦不是太熟悉,但我觉得他的这种用心和坚持是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去学习,欣赏和坚持的。

观众:我们刚刚听到现场的两位嘉宾和主持人在进行探讨的时候说的最多的一个时间节点是60年代,其实过了这么多年之后到了我们现在,身边真正了解鲍勃·迪伦这个人的事情并不多,我记得我听他的歌最了解他的一次是,因为艾薇儿的一次翻唱。

《KnockingOnHeavensDoor》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叫做鲍勃·迪伦所创作的,我记得前一段时间看新闻说有记者采访工体的演唱会,距离演唱会开始还有仅仅几个小时,但是依然还有不少的票等待出售,并且去现场看演唱会的不少都是外国人士,所以我想问的是过了这么多年鲍勃·迪伦之前的那些灵魂、那些价值到我们现在之后,我们还能获取到什么?还存在怎样的联系,我想问问两位嘉宾。

何舟:刚才讲的60年代的故事故然久远,但是60年代提出的民权,反战的这些思想和它的基本精神到今天为止还是值得大家纪念和怀念,乃至发扬的。

观众:但是那个年代现在已经过去了就算我们现在再回头看的话,我觉得也就像在看那个100年前的名著一样。就可能名著还是那个名著,但是我们已经不能进入写作者当时的那个心境了,所以我觉得鲍勃·迪伦可能现在对于我们来说他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存在。

廖伟棠:其实也许不是鲍勃·迪伦过时了,而是我们退后,我们退伍了,我们的思想性比不上60年代,那一代年轻人那么激荡,他们的思想是激荡他们对入世的决心,他们理想主义的那种信念,都比我们要强,所以我们感觉我们跟不上了,也有可能是这样,不一定是他们过时了。

观众:我觉得这个可是跟我们的一个价值观的不同,我们注重集体而西方注重个人。当你个人能表达出个人的情感的时候,那有相同情感的其他人也一定会产生共鸣,所以说我觉得这种东西,还是注重个人会比较好一点,individuai(个人)这个比较好。

但是我觉得鲍勃·迪伦他将这种乡村的Rock摇滚的加上BIues(蓝调)的感觉,柔和在一起,但是你会发现你很难从中找到他的HighPoint(高潮)在哪,他的High点(高潮)在哪里,所以我觉得他对于我们大部分的中国人来说可能可听性并不是很高。

卢琛:可是廖先生我刚才看到您一直在High点上啊,从头到尾一直到High。

廖伟棠:我觉得是大家对音乐的理解不一样,有的人听音乐是为了寻求一种娱乐,一种消遣或者说是一种安慰,有人听音乐是为了让自己的思维更激荡,音乐也是一个令你反思的,音乐跟哲学一样。

卢琛:您是后者。

廖伟棠:对,我是后者,所以我觉得越有难度的音乐就越刺激,对于我来说就是这样。

卢琛:好,无论是从政治性,还是音乐遗产上,刚才我们都谈及到鲍勃·迪伦他的价值。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迪伦 鲍勃 民谣老将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