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高晓松:年轻时因荷尔蒙分泌过多而创作校园民谣

2012年06月05日 09:57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陈晓楠:1990年暑假,高晓松和老狼满怀激情的结伴去海南唱歌,但是不久之后就穷困潦倒,高晓松把仅有的钱给了老狼做了回京的路费,自己决定退学在南方继续流浪,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善良的姑娘,几年之后他写出了那首热情百转的《流浪歌手的情人》,借此怀念那个纯真年代里的爱情和青春。

解说:1991年高晓松回到北京,此时老狼已经大学毕业,在一家外企上班,高晓松也准备着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但闲暇的时候他们仍然会拿起吉他跟那些草坪上弹琴的朋友一起唱歌。

老狼:经常大家在一块儿聚会的时候,经常会去唱,那时候还有一个活动是特别喜欢串校,比如说去别的学校找同学玩什么的,然后又通过一个一个人认识更多的人,跟别的女生宿舍结为友好宿舍什么之类的,搞这些活动。

高晓松:差不多一两个周末吧,学校礼堂可能每个周末都会,但是各校大家聚起来,差不多有两礼拜就差不多有一回,要不然就在北大三角地,要不然就在清华东大或者西大。

沈庆(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校园歌手):大概就是说可能有十几、二十个会弹琴,会唱歌的在草坪上坐着,但是周围的同学是流水一般的,可能有的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在这儿驻足一会儿就走了,挺热闹的。

解说:在当时的草坪聚会中,原创歌曲总是备受欢迎,于是高晓松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作,1991年高晓松正埋首于成堆的复习资料中,这一年他刚满21岁,但已经感觉自己老了,于是他拿出纸笔写下了那首《同桌的你》。

高晓松:给我那时候的女朋友,我考研,她上班,她下班我弹琴给她唱,然后一看那个眼里有了泪光,我说好,终于写了一首作品,终于不是那个听完了以后说,哎呀,我觉得还不错,一看就是很虚伪那种,因为这东西它没办法做假,你眼里不泛泪光,你笑着夸你这歌一定是假的,所以就我觉得噢,那是第一次我给别人唱首歌,自己写的歌,看到别人眼里有泪光,然后就觉得看来这个是对的。

解说:1992年《同桌的你》,在草坪聚会的演唱中大受欢迎,这首充满着淡淡忧伤的小歌,如此准确地描述出了他们的过往和心情。

卢庚戌(原清华大学校园歌手):晓松是后来经常回清华,因为那时候他已经离开清华了,经常回去,但是他创作的作品对我们来说还是觉得很震撼,当时写的东西非常打动我们,我记得他当时唱了一首《迈克》,《冬季校园》,后来有一天说我写了一首歌叫《同桌的你》,我们说啊越写越小,结果他一唱就把我们全都打动了。

解说:1992年高晓松和老狼经常背着吉他,去各个大学里演唱,也渐渐小有名气,但却完全没有想过,这会变成他们今后的职业。

老狼:实际上当时他写这首歌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要给我唱,也没有想过要出唱片,也没有想过要打榜,那个年代没有这个概念,基本上就是怎么说,就是有感而发,就是想唱就唱。

高晓松:那时候搞音乐就只有去文工团,你那时候跟今天的社会完全不一样,那时候你见到在那儿唱歌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某某团里的,所以我们不可能去考进一个文工团吧,所以我从来就没想过,这个东西会拿去发表,给千百万人听那都没有。

解说:与高晓松不同,同为校园歌手的沈庆,却认为这是一个商机,他将这些校园歌手集中在一起,用双卡录音机录制了一盘小样,和郁东一起骑着自行车,送给各个可能出版的机构,希望可以正式发行,同时借此进入他向往的音乐行业。

沈庆:我会去做这个东西几个方面,第一个我觉得它本身是很好的,第二我自己特别自信的认为,我在对音乐的,未来市场的可能性上,我有非常好的直觉,非常好的直觉,第三我又是想去从事这个工作,当然我用这个东西去作为一个推荐的东西,不是说把别人东西卖了去换我的一个职业,我是觉得说,如果这个东西真的被唱片公司认可的话,那起码证明我在音乐的,这个判断上头是正确的。

解说:这盘寄予着沈庆希望的小样,最先得到的回应是深圳一家叫先科的音响公司,但对方却要求将歌曲,全部按照当时的流行歌曲进行编配,还找来了江涛,韩磊等这一批专业歌手,重新演绎,虽然花费了很多精力,却丧失了校园歌曲本来的味道。

高晓松:我们可傲了那时候,人家都给我们录完了唱片,我们都不签字,就觉得我们干吗呀,干吗要为这点事,你想我们从要小受的什么教育叫不为五斗米折腰,坚决不能为这些事去出卖自己或者是等等,所以我们那时候可傲了。

沈庆:他觉得那些歌手这么唱出来不是他的歌,高晓松的性格是非常鲜明的,其实今天发生的,我们去看发生很多所谓的公众人物的事件,他的性格是很鲜明的,但是我去讲说晓松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对自己的自信和对自己的要求,决定了他可能拒绝先科,我不给你们做了,你们爱录不录。

解说:先科的这次录制,因为高晓松的拒绝最后不了了之,但是沈庆并没有放弃,他确定这些音乐是好听的,而且是有价值的,但从正大国际传来的消息,却让他的希望又一次落空。

高晓松:正大当时的音乐总监叫孙仪,是写《月亮代表我的心》的作词,然后他看了以后说,这个《同桌的你》写的不对,歌是不能这么写的,歌要有章法,不能把什么橡皮,这都什么玩意,这能写到歌里去吗?就给打出来了。

沈庆:太多阻力了,最大的阻力就是大家会认为你们是业余的,因为当时中国还不叫,其实你刚才讲说,已经有很多好像流行音乐,已经成了一个风气,其实没有,当时的流行音乐是一直在所谓的科班出身的人手里掌握着,各个出版社的编辑或者是一些唱片公司,当时已经有些唱片公司了,都是科班出身的人,都是音乐学院中国院出来的这些人,他们是从小到大是经过音乐的专业培训的,那对我们这部分人来讲,一听录的质量又糙,唱的音准又不好,琴都不准,大家觉得这是有问题,你们这是不对的,可是没有人去换一个角度去想说这些歌本身存在的价格在哪儿。为什么高校里头那么多学生都喜欢听。

解说:1993年中国的流行音乐行业才刚刚起步,除了罗大佑等港台艺人的作品,大陆的流行音乐就只局限在,一些政府性质的艺术团体和出版机构,演唱者也大多是有着正规学院背景的专业歌手,沈庆、老狼等大学生,根本无法进入他们的视野。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高晓松 校园民谣 荷尔蒙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