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陈开枝:邓小平南巡是他的最后一步

2012年02月14日 09:56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内容:陈开枝:1991年上海谈话没成功,这是最后一步,邓小平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去,我把我的思想告诉老百姓,起码将来历史上证明邓小平是怎么样一个想法,也可能可以即使封锁了,还可以透过“出口转内销”他就是从这个角度决定,非要最后一步,真的最后一步了,88岁了。

陈开枝坦言,当时身为广东人的那种压抑着的深沉感觉就要爆发了,其实整个八十年代,珠三角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鲜花和荣誉自是纷至沓来,但也是身处非议责难的漩涡,在风口浪尖上踯躅前行。而随着大环境的风云突变,原来意气风发的特区走到了失意,甚至绝望的边缘,本该温暖的南方陷入了严冬,邓小平在冷眼观察了多年之后,终于坐不住了,决定要走出“紫禁城”一路向南。

凤凰卫视2月13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当时红极一时的《亚洲雄风》成为了不少人在那个沉闷压抑年代里的激情回忆,当时低迷的中国经济亟待唤醒,而人们对于现实的不满与彷徨却又似乎在民间掀起的“红太阳歌曲热”“红像章热”和“红宝书热”中找到了慰藉,在熟悉的语录和旋律四处弥漫的同时,一股反“和平演变”的浪潮也正悄然兴起。

杨继绳:反“和平演变”就是针对邓小平改革开放带来的和平演变,当时邓小平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一个中心,反“和平演变”后来把反“和平演变”也变成搞两个中心,一个中心反“和平演变”第二个经济建设,就是要推翻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个决定,这当然很危险,邓小平不干。

解说:在2011年6月出版的《李先念年谱》从书中,公开披露了从1989年7月到1992年3月间,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先念,与江泽民的九次通信,其中有六次提到了反“和平演变”。

1991年1月底,邓小平按惯例乘专列从北京到上海过春节,当时同在上海的还有时任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杨尚昆,邓小平和他进行了多次会谈,同时邓小平还视察了上海的航空、汽车等工业公司和南浦大桥建设工地,发表了不少讲话。

当时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每年上缴财政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但在改革开放的各个领域却都已经落后于广东,若没有“非常”手段,上海振兴将无从谈起,直到1990年2月,专程南下到上海过春节的邓小平提出要开发浦东,两过月后,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于4月18日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邓小平的这些讲话,无疑是送给上海人的一个个“大红包”,刚刚蹒跚起步的浦东开发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杨继绳:上海《解放日报》就是1991年3月2号、22号和4月22号,发了三篇评论,就是“皇甫平”的名义发三篇评论,就是转述了他这些看法。

解说:“皇甫平”的署名普遍被认为是“黄浦江评论”的谐音,而据当时组织撰写评论的时任《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后来回忆其实还有“奉人民之命辅佐邓小平”的含义。

杨继绳:看法了这些看法之后北京转载,北京不转载而是批评,发了文章批评,批评皇甫平评论,北京报纸当然知道皇甫平的文章是来源于邓小平的讲话,还批判,有人追查,为什么评论来头说是邓小平讲的,邓小平讲的也不能这么发啊。

解说:北京接连打出的“喷嚏”不光触动了上海的“神经”全中国都“感冒”了。

杨继绳:我说“姓资姓社”的大批判”实际上是“批邓”,这次“批邓”不是出现在毛泽东晚年,而是出现在改革开放12年之后,邓小平1991年春节上海之行及发表的讲话,不但没有起作用,两种改革观和反“和平演变”的调子还越来越高,改革开放继续倒退。

解说:1991年8月19日,苏共党内的强硬派发动政变,企图废除时任总统戈尔巴乔夫的权力,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

杨继绳:苏联“八一九事件”就是苏联的左派,传统势力把戈尔巴乔夫赶下台了,我们中国新华社第一个发消息,中国还准备派代表团去支持他们。当时报道没有表示,第一个报道嘛,当然我们要有倾向性,要倾向政变那一方嘛,左派,但是我们也不要喜形于色,不要露出来,结果左派没站住,几天就垮下来了。

解说:尽管戈尔巴乔夫很快便控制了局势,但苏联内部的权力平衡已被打破,之后短短数天内,不少前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总书记职务,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四个月后苏联解体,这个庞大的红色帝国正式走入历史。

杨继绳:苏联巨变以后,中国共产党有危机感,危机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就是苏联没有改革,才出现这种危机,另一种认为苏联没有反“和平演变”才出现这种危机,加强反“和平演变”主张再重新强调帝国主义的威胁,外面的威胁。

陈开枝(原广东省委副秘书长):就是因为苏东的巨变给左派提供个所谓理由嘛,说你们搞吧,那个时候在广东的人到外省,听说是广东那边来的都回避,你来自资本主义复辟的地方来的人,北京出差的人到广东都要两三个人来,不然回去说不清楚,那臭得很呐,当时的广东。

解说:年近八旬的陈开枝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自言对南粤大地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当时身为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的他,经历了八十年代特区跌宕起伏的风起云涌,他曾带有戏虐地总结说,这里是“香三年臭三年,香香臭臭又三年”一直到1992年,背负着沉重压力,自认“臭到不行”的广东人终于盼来了一位久违的老人。

陈开枝:1991年上海谈话没成功,这是最后一步,邓小平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去,我把我的思想告诉老百姓,起码将来历史上证明邓小平是怎么样一个想法,也可能可以即使封锁了,还可以透过“出口转内销”他就是从这个角度决定,非要最后一步,真的最后一步了,88岁了。

吴小莉:陈开枝后来成为了唯一自始至终全程陪同邓小平视察广东的地方领导,他回忆说自己是在1992年的元旦这一天接到了省委书记谢非的电话,当时他正在佛山南海检查工作,收到消息之后就马上往回赶,当地同志问他为何如此着急,他回答说,你们可能很快就会知道答案,但也可能永远都没法告诉你们。

陈开枝坦言,当时身为广东人的那种压抑着的深沉感觉就要爆发了,其实整个八十年代,珠三角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鲜花和荣誉自是纷至沓来,但也是身处非议责难的漩涡,在风口浪尖上踯躅前行。而随着大环境的风云突变,原来意气风发的特区走到了失意,甚至绝望的边缘,本该温暖的南方陷入了严冬,邓小平在冷眼观察了多年之后,终于坐不住了,决定要走出“紫禁城”一路向南。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20:02-20:3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 09:00-09:35

声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邓小平 他的最后一搏 陈开枝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