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揭秘中国第一首现代歌曲:《男儿第一志气高》

2011年08月16日 11:47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解说: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的知识精英开始寻找出路,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救赎的方法,一时间西方文化汹涌而来,在音乐领域新一代青年的共识是,只有西洋音乐才是正统。

余峰:是萧友梅引进这个之后,形成了整个中国传统的断裂,不是,它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西方文化已经作为一种相当一种传播的强势,在全球已经辐射到每个角落,这种情况下。有的东西不是某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某一堵墙可以堵得住,这样的一种辐射,这种辐射尽管不是核辐射,可是它对人的这种文化的冲击是相当大的。

解说:这支乐队存在了五年左右的时间,演出了四十多场,演绎了海顿、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大量经典作品,在萧友梅推广西洋音乐的时候,还有一个人以业余爱好的方式,进行西洋音乐研究,这个人被萧友梅称为中国的舒伯特,他就是和萧友梅同一年回国,在清华任教的著名学者赵元任。

《教我如何不想她》: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解说:这首《教我如何不想她》,不但当年是众所周知的名曲,就是现在还不断有人传唱,歌词原本是一首深情的新诗,诞生于1920年的伦敦,作者是著名文学家刘半农,赵元任在1926年的某一天,把诗歌谱上乐曲,经典之作就这样问世了。

余峰:《教我如何不想她》,通过这样的一种表述方式,来达到某些政治上、社会文化不可能企及的这样的一种真正的政治作用,萧友梅是这样的,其实萧友梅要搞政治他仍然可以,赵元任也可以。可是他们通过一颗音符,来做这样的一种政治方面的事情,尽管是一个抒情歌曲,你看没有像后来的冲啊杀啊,那样的一种音调,那样的节奏,那样的激情。可是这样的一种激情里面,难道就不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挖掘自身,这种内在的一种情感的这一方面,也是一种解放,也是一种冲破,也是一种真正一种反动的这样一种行为。

解说:歌声在不断扩大传唱的范围,原因是现实的不堪,1927年军阀混战似乎告了一个段落,奉系军阀的张作霖控制了北京政府,对于教育文化界来说这是一场灾难,新政府想要恢复传统,甚至还把北京大学恢复为清代的京师大学堂,北大校长蔡元培愤而辞职,萧友梅跟随蔡元培南下上海,并很快创办了国立音乐院。

上海,这个中国开埠最早的城市,其面向世界吸纳与包容的性格再次显露优势,国立音乐院在这里获得重视和飞速发展,萧友梅的才华也得以尽情释放。他从上海聘请了众多世界知名的音乐家,有些人的工资甚至是萧友梅自己的两倍,正是因为这样上海国立音乐学院,是当时中国唯一可以跟国际水准同步的专业学校。

陈晓楠:在上海国立音乐学院成立两年之后,一个叫黄自的年轻人从美国回来,就像当年蔡元培邀请萧友梅那样,他被萧友梅请到了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任教,后来在黄自的学生当中,涌现出了贺绿汀、刘学庵等音乐大师,很快,聂尔、冼星海也被萧友梅招收到了学校里,这群将主导未来中国音乐界的人,以后聚在了一起,再过几年,他们的时代马上还要来临了。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志气 学堂乐歌 现代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