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的传统生活方式
奥兹·阿拉莫格:我们有100万阿拉伯人,有10万德鲁兹人,但是社会的绝大多数仍然是犹太人,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犹太的社会。在以色列有很多传统和特征,都来自于犹太世界。所以宗教的地位在我们的国家,仍然是非常主流的,非常重要的。
艾维·所罗门(以色列考古学家):犹太人是不被允许吃猪肉的,都是来自于《圣经》。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根据,但主要都是记载在《圣经》中。
我们还有很多的规则需要遵守,进食时要分开两套餐具,同时也不能同时吃肉和牛奶,我们还需要分开不同的菜式。还不被允许去触摸不是自己妻子的女人。
“大卫星”从中世纪开始,成为了犹太人的标志,当我们看到大卫星,我们就知道是犹太人的象征,在非常早期的穆斯林时期,也是非常特别的穆斯林象征。“上帝之手”也是犹太教的象征,用来保佑以色列的人民。
奥兹·阿拉莫格:如果你不戴“卡巴”犹太帽,那就意味着你不是宗教人士。我们也有派别,这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庆祝节假日。
塔玛·耶胡达·科亨(以色列聪明试管发明者):“安息日”会在星期五下午开始,我们并不希望赶得很紧,所以一般会在日落前20分钟,开始进入“安息日”,当星星出来的时候便结束,那就是25小时,每周一次。所以对其他人来说的星期六,便是我们的“安息日”。
梅龙·伊泽克森:我可以在“安息日”把很重的桌子,从一个房间搬到另一个房间,但是我不被允许像这样“点火”因为这相当于创造了新的事务,这个概念是来自于,世界是上帝在6天内创造的,而在“安息日”这一天停了下来。
塔玛·耶胡达·科亨:“安息日”来自于“休息”这个词根,但并不是睡觉的那种休息,而是从创造中休息下来。我用洗涮、不用洗漱,我非常喜欢这一点,我不需要去修理坏了的东西,因为我不被允许去做。所以基本上,你尝试在“安息日”前使世界尽量完整,包括你可以事先准备食物,因为我们在那一天不会煮饭。然后你就可以认为,你已经达到你所设的目标了。有人每天会冥想几分钟,但我们每星期会冥想25个小时。
记者:我们发现在“安息日”,有些电梯会在每层都停,您能解释这一点吗?是因为你们不能去按那个按钮?
塔玛·耶胡达·科亨:这一点非常难以向你解释清楚,我想要抱歉地说,传统有时候是很深奥的。一旦它成为了一种传统,尽管你有各种各样的疑问,也无济于事。
梅龙·伊泽克森:保持“安息日”这种传统,能够为其余的6天带来很多能量,就像让你充电,在“安息日”之后,你就会精力充沛,可以在屋子跑来跑去充满活力。
我自己来说,我并没有出生在一个宗教家庭,我来自以色列一个传统家庭,我决定更加严肃认真地生活,因为我的想法是不让我的生活过得很安逸,如果我相信就会去做,我会全情投入,不会半途而废。因为对我们来说,万物的起源是上帝,上帝制造了世界,上帝创造了万物之理,上帝创造了《圣经》。
奥兹·阿拉莫格:传统上来说,这里有一个尺度,虔诚,比较虔诚,到非常虔诚。犹太人的传统和宗教信仰之间,是有一些渊源的,尽管大多数人并不是宗教人士,他们奉行的是世俗的日常生活。
梅龙·伊泽克森:某种程度上,忠诚度是个人的事情,我们不能强求,也不想强求。一旦你将它变成强制的,或者一旦和政治扯上关系,将会变得很危险,而且也变得不好了。
以色列的第二圣殿西墙遗址为何被称为哭墙
艾维·所罗门:在犹太人的传统里被称为“基石”,在犹太教的传统中这里变得神圣化,因为先知亚伯拉罕要献祭儿子以萨,他选择了其中一座山来完成仪式,这时上帝在他面前显灵,而他所在的那座山就是“摩利亚山”。
解说:这里是犹太教中的最神圣的一块土地,犹太人称它为“圣殿山”。但这里也是伊斯兰教的圣地,阿拉伯称它为“尊贵的圣堂”。
艾维·所罗门:根据犹太的传统,在尘土和灰尘下面,是一个特别的石头,上帝就是用这里的泥土和灰尘,创造了人类,就是犹太教传统中最基本的解释。为什么这片土地在犹太教中如此神圣。
解说:犹太教传说中,犹太先祖亚伯拉罕,在这里领受上帝的旨意,祭献儿子,而他的孙子雅各在这里和天使摔跤,所以这块土地被命名为“以色列”,意思是与神角力。而上帝就是用这些泥土,创造了第一个人“亚当”。
艾维·所罗门:这边是一块高地,是摩利亚山,犹太圣殿的所在地,第一圣殿期和第二圣殿期都是在这里。
解说:圣殿是由古以色列的所罗门王修建,但在西元前586年,巴比伦杀到这里,他摧毁了圣殿,赶走了犹太人。直到西元前538年,波斯王居鲁士灭了巴比伦后,犹太人才被允许返回,并得到了归还的5000多件圣殿物品。
艾维·所罗门:以色列人被流放到古巴比伦,差不多70年之后,他们回来了。
解说:于是犹太人在西元前516年,动手在第一圣殿的原址上,补建第二圣殿。但在西元70年,罗马王镇压犹太人起义,竟将重建的圣殿彻底焚毁,只留下了西墙的墙基的一段,后人收集残石,在墙基上垒出了一堵墙,在罗马时期,每年的11月9日圣殿毁灭日这天,才允许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到圣殿的西墙遗址祈祷。
而饱受苦难的犹太人,面对圣殿的残垣断壁,总忍不住唏嘘哀哭,“哭墙”因此得名。
编辑:石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