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季羡林眼里的当代汉学大师
2009年10月19日 14:29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解说:如今,耄耋之年的饶公,已如老酒般醇香,无论读书立说,还是休闲常乐,先生所言所指,都让人回味无穷。任何接触过饶宗颐的人都不难发现他是个童心未泯的性情中人。

雷铎:按照我的说法,他有三颗心,第一颗叫好奇心,第二颗叫孩童心,第三颗叫自在心,那么一颗比一颗高,好奇心就是说他从小养成追问的习惯,学问学问,要学首先要起于情,要先发问。

解说:季羡林对饶宗颐有两句评语,也是饶公引为知音的话。他说饶公最能发现问题也最能提出问题,

雷铎:所以这个呢就是说,其实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能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先决条件是发现问题,至于能解决多少,那么饶先生经常说我自己不敢说,但是起码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后人,他们可能会有比我更高明的一些发现,所以我觉得他这种好奇心啊,不光是他治学,也包括他治艺,写字画画,也包括他的修养,包括他整个对生活的这种这个一种追问,所以他永远是处在一种思考状态。我们人一旦被社会的教育系统训练之后,就容易失去一种本心,与生俱来的,与天俱来的那种非常开朗透明的心,饶先生现在是完全返老还童,整个像个小孩,随境而化,在天上变成云,在地上变成水,聊天的时候他就跟你瞎吹牛,但是吹牛当中带着学问,讲学问的时候给你讲笑话,笑话里头也还是学问,那么画画的时候给你乱玩儿,这边画一个芋头就题一首长诗,那边画一个垃圾斗,也题一首长诗,那么把这些都当做一种玩儿,所以他自己的说法,说我这个画画其实是用广州话讲是搞笑。所以当他不当一回事的时候,就没有任何法度可以拘束他。

解说:支撑饶宗颐在学术方面锲而不舍深钻的,是一种“求阙”精神。饶公说,“求阙”是曾国藩的话。他认为做人、做学问,都要“求阙”。

雷铎:用儒的东西来解释道的东西,用道的东西来解释佛的东西,用佛的东西再来解释儒的东西,用中国的东西来解释印度的,甚至是解释中亚、西亚的,对。解释欧美的。对,把这个完全打通了,对,所以他就,用一种非常随意的一种态度,那么他反而非常自由,所以这是第三颗心,自在心。所以按他的说法就说人要有平常心,他曾经打了一个比方我觉得非常生动,而且我一直引用这个说法,叫做做学问和做人啊,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平常心态,要守株待兔,他说这个我们一般的人是太急功近利,老是想抓几只兔子,那么机会就像兔子跑得非常快,积极追的人未必能够找到兔子,他说我比较懒,我就靠在树底下,那么当有兔子过来的时候,我就猛然扑上去,他说我这一辈子也不过就抓住几只兔子而已。比如说他刚才讲到那个学梵文,那就是守株待兔,然后他就抓住了,好了,那我跟你交换吧,就这样来的,所以他用这样一种非常平常的心态,不计功利反而能够得到大功利,不计因缘那么等着因缘上来,他掌握了这个因缘,就反而结下了大因缘。

马鼎盛:在饶公的画展上,看着他在香港大屿山盘腿打坐的照片,有人露出将信将疑的神情。没想到饶公当场在座椅上表演起来,他轻而易举地把双脚盘在了大腿上,脚心向上,连皮鞋都没脱,风趣地说:“这不是计算机合成的”。

马鼎盛:在20世纪的粤东古城潮州,先后走出李嘉诚和饶宗颐。一个自学成才,一个白手起家,巍巍耸起文化、经济两大高峰。李嘉诚之后,也许会有、更多“李超人”,有人怕饶宗颐之后继无人。但他对我说;“我不大担心文化传统会断层。重要的是启发他们,啊!原来古代文化也有趣。像我,一直生活在兴趣之中。”饶公坐镇南国,蜚声海外,演绎出一个将近百年的文化传奇。当今之世,能集经学、佛学、史学、考古、文学、书画、音律、梵语于一身而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者,唯饶公宗颐矣。他毕生治学的秘诀只有两个字;“敬”重中华文化,热“爱”文学艺术。

《风范大国民》在凤凰卫视资讯台播出

首播时间:(周六) 18:30

重播时间:(周日) 04:30  (周一)13:30

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马超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