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诞生始末:大跃进中曾遭全国性批判
2008年03月13日 15:06凤凰网专稿 】 【打印

马鼎盛:树立世之风范,铸造国之脊梁,欢迎收看贝因美风范大国民。计划生育在二十六年前被定为中国的国策,之后中国开始出现"独生子女"这个特殊的群体,现在他们已经成人甚至开始生儿育女了。为何现在又提出了这个问题呢?因为最近中国要求改变这个政策的呼声很高。原因我们不去细说了,但是每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胎,始终是一个需要强制执行的政策。吴建民先生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说,独生子女的政策是中国根据当时的情况,没有别的选择,只有选择这样一个政策。那么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逼迫中国政府作出了这样一个选择呢?

说到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马寅初。围绕他和他的著名文章《新人口论》,中国的人口政策几度变化,他自己,也在百年人生中,历尽波折。

从正面文章到反面典型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实行计划生育,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年中国新修改了宪法,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计划生育从法律上成为中国的国策。这一年春天,北京医院里,一位百岁老人悄悄地离开了人世。虽然他没能看到新宪法,但是他已经知道,他不惜以死抗争坚持的主张终于被承认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宣布,二十多年前以举国之力对他进行的批判是错误的,他的名誉得到了恢复。在正式宣布平反的会面中,这位已经双腿瘫痪的老人说的仍然是:中国人口太多了,要大力发展生产才行啊。为了这句话,他曾经遭受了巨大的磨难。

1957年,中国完成了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国民经济发展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目标。经过八年建设,新中国的经济已经走入正轨,人们生活安定,精神舒畅。在广州还举办了第一届出口商品展览会。这一年,北京市的人口达到了三百万,到处都在拆除城墙,建造高楼大厦。妇女们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工作,实现了和男子同工同酬。由于国家大力推行的保护妇女健康措施,他们不必担心因为怀孕而失去工作,所以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愿生孩子。

解说:那时候做很多改造土法接生的工作,减少新生儿和产妇死亡。有个妇女有9个孩子还要生,不够吃怎么办,她说不管怎样,共产党不会饿死人的。孩子总归是要生的,没有儿子怎么办。安定的生活带来大量孩子,而且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新生儿童死亡率下降,老人则健康长寿,中国的人口迅速增长。出生率猛增,增长千分之30到40,很不得了。一家生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多得是。1953年中国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人口普查,结论是中国人口已经超过了六亿。

马鼎盛:在1953年以前,中国从来没有过确切的全国人口统计数字。现在有学者估计十九世纪初期大约是四亿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多子多福",而且清末以后连年战乱,人口基本上没有增长。到新中国建国以后,社会稳定了,人口自然就会比较快速地增长。另外当时生育率高还有几个因素,一是当时缺乏科学的避孕措施,共产党为了保护妇女健康,禁止做人工流产、结扎等各种节育手术,二是当时中国全面学习苏联,包括苏联鼓励生育的政策也全盘照搬,这样一来,在五十年代前期,中国基本上采用的是放任自流甚至鼓励生育的政策。当时估计人口年增长率大约在千分之二十左右,这个数字是现在中国人口增长率的两倍。这个人口数字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其中就包括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经济学家马寅初。

第一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后,许多学者开始为中国人口问题担忧。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马寅初,从自己家乡看到了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解说:他每年回家,带糖发给小孩,却越来越不够,就感觉人口太多,说"不得了,不得了"连说三个不得了。后来就连续三年在浙江调查,写出了"新人口论"。

从1953年到1958年,马寅初每年都以人民代表的身份到基层考察,掌握大量原始数据。根据他自己的调查得出结论,当时中国的人口每年净增加一千三百万。按照这个速度,五十年后中国人口将会达到26亿。这将是一个让人难以承受的数字。马老认为人口多了以后,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就业、医疗、交通等等解决不了,最后,"老百姓会把共产党的恩德化为不满与失望"。1957年年初,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国家领导参加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马寅初提出要控制人口,并提出了一系列控制人口的办法。

下页内容:从学术争论到政治批判 揭开当年批斗真相

延伸阅读>>>

执着与追求:国母宋庆龄>>>

风范大国民:人民的作家老舍>>>

风范大国民:真实的雷锋 不为人知的爱情>>>

周恩来贴身侍卫亲述总理外交风采>>>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