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诞生始末:大跃进中曾遭全国性批判
2008年03月13日 15:06凤凰网专稿 】 【打印

 

新人口论蒙冤二十载

1960年以后,马寅初的名字在公开的政治舞台和学术论坛上消失了。他安静地住在北京这个胡同里,似乎已经被人们遗忘了。随着马寅初和新人口论被批判,中国的人口控制研究活动也终止了。二十年过去了,中国的人口又经历了两次生育高峰,到1979年,达到了9亿7千万人。这时候人们突然发现,过多的人口已经是中国经济中压倒一切的最大问题。1979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必须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提出对于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家庭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生育三胎或者三胎以上的,要从经济上给予必要的限制。这正是马寅初在"新人口论"中提出的意见。就在这一年,98岁的马寅初得到平反,恢复名誉。"新人口论"一书正式出版。二十年当中,马寅初并没有让自己的头脑闲置。他完成了百万字的巨著《农书》。《农书》写了百万字,全部是用毛笔写在宣纸上的。然而文化大革命当中,这部巨著和其他字画文物一起被焚烧殆尽。198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者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一胎政策"正式实施。要是当年按照马寅初的意见做,何至于后来只能生一个呢。这是一个急转弯,计划生育成了世界上最难做的工作。

1982年5月,马寅初因病逝世,终年101岁。

马鼎盛:57年因为言论而受到批判的学者有很多,但是对马寅初的批判是影响最大,最广为人知。举个例子说,我们记者在浙江杭州采访时,和出租车司机谈起马寅初,司机马上说,就是那个提倡计划生育的人嘛,要是当年按照他的政策办,就不会有我了。一问才知道,那个司机是家里的老三。的确,对马寅初的肯定、批判和平反,实际上是中国领导人在对待人口问题上认识的几度反复,最终产生的是对几代人的影响。而今天,我们就在品尝到这些反复带来的后果了。时至今日,中国又出现了调整人口政策的呼声,希望今天的政府,能够接受教训,人口政策,一定要慎之又慎。

《风范大国民》节目在凤凰卫视资讯台播出

首播:(周六)18:30

重播:(周日)04:30    (周一)13:30

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