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伟:很多作品都是我这样听来的,像我唱的山歌,那是个云南的藏族民歌,就是第一次我听一个小孩在唱。去年的3月份我去拉萨的时候,就是快到中午的时候,就是特别暖的阳光就刚好撒在他们那个小院里头,那些孩子都拥在一块,我们就叫那个孩子说你唱个歌给我们的,他张嘴就唱了。当时一下我眼泪都快出来了,我就觉得这个声音太好听了。
从武成就文艺路
解说:在摄影展上,我们追寻王宏伟成长的足迹,大漠、草原、戈壁、胡杨,在大量蕴含着西部风情的摄影作品中,我们找到了王宏伟的故乡,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在这幅清澈绝美的画面里,隐藏着王宏伟浓烈的故乡情结和成长的艰辛。
王宏伟:那个地方是一个很偏僻的一个地方,它在边境上了,就是从我们家里走,就是徒步走走差不多五六小时就到边境线上了。所以那个地方就是人烟非常稀少,买个酱油醋什么的就要到县城去买,我印象特别深,冬天特别冷穿一个很厚的大棉鞋,戴着棉帽子。从家里头走的话,太阳还没升起来之前就开始走,走到浑身直冒汗,眉毛眼睛还是白的走到县城,要翻过一个山,就很远的地方,你就会听到县城的高音喇叭在说那个蒙语,你就觉得县城快到了,到县城的时候满脸都是白的,完了买上要用的酱油醋再回去。
解说:王宏伟4岁时父亲猝然离世,面对五个未成年的孩子,无奈之下,母亲将王宏伟送到河南祖母家,在1972年至1977年的五年间,王宏伟听着河南小调度过了他的童年岁月。
王宏伟:当时最流行的就是《朝阳沟》,所以那时候我1977年回到新疆的时候,我就说的满口的河南话,说的满口的河南话很有意思。我们同学都笑我,上课的时候同学拿个石头砸我一下,砸我就是河南话就不叫砸它叫“砍”,砍你,砸你,砍你。我就报告老师,老师说怎么了,我说他们砍我。看你就看你嘛,有什么。实际上是他们砸我了拿石头子砸我了,说的都是河南话很有意思。老师就是说你给我们唱个歌吧,我说好,我就给他们唱河南豫剧。
解说:16岁那年王宏伟由于歌唱的好,作为特招兵参了军。然而军装并没有把王宏伟引入歌唱的道路,他的工作是当一个放映员为战士们放电影,这与他的梦想自然相去甚远。尽管部队所在的博乐市与一百多里外人迹罕至的温泉县相比,算是比较热闹的县城,但王宏伟还是一心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王宏伟:因为当时我当战士的时候就住在军分区的礼堂里头,每天在这个礼堂舞台上来回地走。有时候没人的时候我就自己把这个礼堂的灯开开,自己一个人站在舞台上在那唱歌。所以那时候我就一边放电影一边就是自己补习文化课,最后就考上军校,就到了乌鲁木齐。但是那时候最渴望就是想唱歌,最渴望就是你让我干什么都可以,只要让我唱歌。
解说:从温泉县到博乐市再到乌鲁木齐,“到专业的舞台上唱歌”一直是王宏伟的目标与梦想。
王宏伟:所以那时候我就一边在学校上学,一边就开始参加各种演出比赛,一心就想唱歌。想到什么程度,就是说外面有一个演出,有一个歌唱比赛,我想去,但是部队不准假。我就去找学校那个医院的大夫,我说你给我开个病假条,他说你干吗,我说有一个歌手比赛我已经报了名了,但是呢学校不同意去。我说我有个病假条我能住院,我就可以去参加这个比赛。所以那个大夫就给我开了病假条,我就住在我们学校医院里头,我就白天去参加比赛,而且最后就获了奖,就这么痴迷。
解说:到处参加演出、比赛,这种生活状态伴随王宏伟走过了四年军校生涯。直到1990年从军校毕业,命运对王宏伟依旧吝啬,他被分配到军区仓库当一名干事,所从事工作依旧与唱歌毫不相干。然而也就是那一年王宏伟得到了一个机会,代表兰州军区到北京参加一场业余文艺会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