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娜:汇全球菁英聚天下财智,欢迎来到财智菁英汇。在中国企业的发展史上,有着一个独特的企业群落,它们最初是从科研院所内部创立或者分离出来的,与中国经济一起历经了从事业制到企业制、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研究院到公司的巨大转变,如今他们中的不少已经成长为中国各行业中的支柱性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始人通常是高级工程师、资深研究员甚至是科学家,其中在IT业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柳传志,而工程机械行业则要当属中联重科的詹纯新了。
詹纯新: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党委书记
5月23日,一年一度的中国企业管理最高奖——“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揭晓,共有五位优秀企业家获得这一企业管理界的“奥斯卡”。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业首位获此殊荣的企业家。他的获奖对于今年即将十八岁的中联重科来说,无疑也是最好的一份“成人礼”。可又有谁能想到这个当今中国工程机械利润率最高的企业,在1992年诞生之时,却连一分钱也没有。是詹纯新带领7名科技人员靠借来的50万元,在租来的车间里,用榔头扳手开创了一个日后被誉为国有科研院所转制的典范之作。
詹纯新:当时在计划经济科技里面,人员有两个不知道的。一个不知道,不知道我的这个技术到底会有多少价值?就是我设计的这个产品,它将来会为社会到底要创造什么样的价值,这个不知道。当然,还有一个不知道是什么呢?我这个技术,到工厂,到市场,使用了以后,我这个技术到底好还是不好?这就是过去研究院,由于这种体制,它是技术人员和市场制度的接轨,它的成果不会有提前价值,同时他也不会知道,我的技术到底在市场上,在我们的使用者手上会出现什么问题。
90年代初的中国,有人说一片叶子掉下来可以砸到三个公司老总的头上。尽管中联重科公司是成立了,但对于原本身处国有事业单位的人们而言,公司这个概念无疑是陌生中又带着些许惶恐的,大家的思想一时还难以一致。人心散,队伍就没法带;人心齐,泰山才能移。
詹纯新:我现在回想起来,反复,有很多反复,但是最后成功了,最后大家都支持你。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就是这公司成立以后,第一年就挣了钱,第二年钱挣,所有的研究院的收入加起来都不及这个企业的钱,第三年挣的钱就更多了。所以大家看到了这条路走对了。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反复地去跟大家沟通,告诉大家,我们过去那条路,那种技术和市场两张皮的现象,这条路是走不下去了,就技术和市场脱节的这条路走不下去,告诉大家。然后技术,另外刚才前面这条路那个定义就是,技术和市场不结合,那条路走不下去了,所以我们所有的人,通过实际的结果和给大家的一种沟通,最后大家明白了,我们的确是要走,我们叫做科技产业化这条路。
张玮娜 :中联重科的詹总曾有“主动停产”的故事,这在外界几乎无人知晓。1994年,中联重科自行设计的第一代混凝土输送拖泵面市后,立即热销市场,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公司的员工就像救火队员一样为自己的产品做售后服务。这时有人主张:趁着市场走俏,边生产边改进,但是詹纯新当时做了一个破天荒的决定——停产,重新整顿,把所有技术人员派出去了解卖出去的产品存在什么问题,回来再集中修改。而这一停,就是半年。
詹纯新:我们有的同事就说这个产品很挣钱,为什么要停产。当时我就觉得企业刚刚在成长阶段,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企业,我们应该把问题都解决好,再往前走。而如果采用你一边走,一边再改进的话,我认为那种方式可能会来得更慢,而且尤其是像我们新成立企业的品牌的建立。不会打造有好的口碑,所以当时决定停产。
企业要运转,工人要领工资,停厂的中联重科上半年每个月全是亏损。企业上下咬着牙关将第二代产品生产出来。最终,中联当年的净利润接近一千万。
詹纯新:我们的研究,我们的团体,一定要贴近于市场。你比如说就是这一次停产,一边解决问题,一边记到记事本上,回来以后技术层面这一块来一个彻底的改进,然后再出新的产品,用户接受了。所以让技术人员贴近市场才能够在技术进步上。
中联重科曾在短短几年间连续并购国内外9家企业,使自身规模迅速壮大。詹纯新也因此被外界戏称为 “收购大王”。尤其是中联重科在2008年收购了当时全球第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意大利的CIFA公司,使得自己一跃升至混凝土机械制造全球第一的宝座。以小并大,以弱食强的中联重科,选择在金融危机之时“弯道超车”,让人不禁惊叹一向稳健的詹纯新此时非凡的魄力。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编辑:徐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