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交易商们的信息则称,去年中国可能通过香港和伦敦买入了大量美国国债。去年12月,香港持有的美国国债增至1529亿美元,远高于一年前的772亿美元。也是12月,英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也猛增至3025亿美元,比10月份增加了近三分之一。虽然现在围绕着中国是否把短债转成了长债,是否通过香港英国等其他途径购买美国国债等等,各方猜测不断,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中国正在有意改变外汇储备的结构。
马丁:他们已经开始作多样化投资,他们不需要把2万亿美元储备。都以美元形式持有,他们进行欧元,及其它国家货币的多种投资。世界各国也都如此,看看印度等国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就知道,一些国家也公开自己的态度,人人都作多样投资经营,这是很有道理的。
黄元山:我自己看这个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吧,因为美元资产你不说他会不会涨还是会不会跌,但是单一的资产肯定不是一个最理想的投资,资产分配的一个做法,以前因为世界经济还是要美元很重要啊。就是整个中国的出口还是很多都到美国啊,所以那时候有那时候的一个做法,但是我想在金融海啸以后呢,肯定整个经济的有一个调整,这个调整当中呢,我觉得当然中国他自己的一个资产分配,也有一个调整的过程,但是这个调整的过程呢,我也不觉得是一个突然之间会做一个调整,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一个过程,慢慢去做,看市场有什么反映,比如说今天试着他减持一点国债,对市场是不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呢,我觉得暂时也没有看见,但是他也不敢去很大手笔的去做什么动作,如果市场真的有一个反省的时候呢,对大家也不利。
黄元山先生同时认为虽然业界对于中国减持美国国债的讨论还在继续,但是中国政府究竟下一步会作何决策还是很难估计的。
黄元山:很难去估计他们会这样做,但是从我个人的想法,减持美元的风险肯定是一个长远来说一个方向,但是你怎么做才能减少你的损失,对不对,因为如果你突然之间减持很多,那市场就会估计到你以后怎么做,所以你每做一步的时候,如果我是做这个管理,可能我在想,我做什么会使市场不会预计到我下一步会是怎么做,因为如果你给市场预计到你下一步怎么做的时候,你怎么做也会亏本,对不对,因为你是一个最大的买家,你做了那么多的债券,所以呢我觉得肯定要去做一些事情呢你市场估计不到的。
其实围绕着购买美国国债,美元资产,在中国国内一直是争论不断,去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呼吁中国减持美元资产,用抛出美元资产来惩罚美国的恣意挥霍,但众所周知,这样的举动将不可避免地造成美元和美国国债暴跌,中国也会成为一个大输家。这次围绕着中国减持美国国债,新一轮争论再起。到底是中国对美国国债失去了兴趣,还只是稍微歇了口气,不久后继续购买美国国债,讨论,猜测还在继续。也许,正如专家所说,做为最大的买家,让市场猜不到自己的真实意图,才能成为最大的赢家。
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曾有一次在访美期间谈到:中国愿意从美国扩大进口,但是美国不能总让中国人坐着飞机吃大豆。这也成为中国领导人对中美贸易摩擦实质最为精到的点评。飞机和大豆是美国向中国出口的两种典型货品,飞机意味着高新技术类,大豆则象征着美国对华输出的基础农作物。而今天,这一预言真的变成现实了,中国大豆加工企业纷纷倒闭,外资加工企业异军突起,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加工环节,70%的外国市场,让中国大豆产业四面楚歌。
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产业最后的"堡垒",而今,这个堡垒也被攻破了,据来自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的消息称,目前,黑龙江几乎所有的大豆加工企业均已停产,龙头压榨企业阳霖油脂公司早在一月底就停产了。
经济学者李猛:第一个就是它的投入规模比较小,并且比较分散,不利于规模生产,规模效应没有,第二就是说70年来,整个投入的增加,是导致产量增加的主要源泉,它忽略了一个包含技术进步的全要素增长,整个效益方面的增长,非常的低,全是靠量的堆积导致大豆产出量的增加,比如说,你投入人力增加,投入化肥量,投入农药这个方面,这方面大量投入,导致产能增加,随着化肥,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人力成本的上升,必然导致国内大豆产品的成本是居高不下的,你价格就更加无法与国外大豆产品形成竞争了。
从种植、加工、贸易,乃至科研、信息等大豆产业各个环节来看,外资垄断中国大豆市场并不始于大豆原材料进口,它的第一站是国内压榨企业。
招商期货詹女士:早在2003年的8月份,美国农业部报告,因为天气的原因,突然大幅度调低大豆的基准库存,导致基准库存创下了近三十年的新低,这种新低之后,国际的金融炒团,借助这种利多的题材或者是利多的因素,把大豆的价格从550几每分普摄尔,一路拉升到2004年4月份的将近1060每分每普摄尔,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兑换到国内的话,就差不多是从2600到4400的价格,尤其是2004年年初的时候,中国那时候的大豆很多是民族加工业,就是心理比较恐慌,怕大豆的这个价格会继续地上涨,所以在这个时候,是大量地购买了美国的大豆,到了2004年4月份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大豆价格是一路下跌,跌到近50%,近50%,应该说这些民族加工企业损失是非常惨重的。所以,大部分,应该说中国70%以上的民族加工企业损失很惨重的话,就出现了当时市场上很轰动的"大豆违约事件",就是说进行违约,这种纠纷一直持续到现在,可能还没有获得完全解决。
编辑:徐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