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洋快餐丑闻频出 经营模式受质疑


来源:凤凰卫视

人参与 评论

核心提示:从毒奶粉到地沟油,从转基因到添加剂,从假羊肉到过期肉,从路边摊到洋快餐,在中国每隔几个月就会曝出类似的食品安全丑闻,但过往的主角呢都为本土供应商,而这一次涉案工厂是美资企业,它的客户也都是国

核心提示:从毒奶粉到地沟油,从转基因到添加剂,从假羊肉到过期肉,从路边摊到洋快餐,在中国每隔几个月就会曝出类似的食品安全丑闻,但过往的主角呢都为本土供应商,而这一次涉案工厂是美资企业,它的客户也都是国外品牌。

凤凰卫视8月3日《一周财经新趋势》,以下为文字实录:

吴柯萱:吃饭了吗,这是中国人在熟悉不过的开场白。中国人是出了名的爱吃,民以食为天,也体现出了中国人对食物的那份热情。然而最近呢餐厅的食客们,却被一个消息搞得心烦意乱,世界最知名的连锁餐厅子公司,将过期的鸡肉、牛肉重新包装,修改保质期,然后发送给零售商。这场过期肉风波已经蔓延到了海外,该食品加工集团的两大出口地,香港和日本也启动了对于相关事件的调查。

从毒奶粉到地沟油,从转基因到添加剂,从假羊肉到过期肉,从路边摊到洋快餐,在中国每隔几个月就会曝出类似的食品安全丑闻,但过往的主角呢都为本土供应商,而这一次涉案工厂是美资企业,它的客户也都是国外品牌,它们能够吸引中国的消费者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们得到了信任,产品也被视为是所谓的较高的标准。连这些高洋上的企业都难逃食品安全黑洞,我们就不难看出,中国的食品产业链,存在着更加深层次的问题。还能不能愉快的吃饭了,本期的特别视点,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场舌尖上的风暴。

解说:从7月20日开始截至7月23日,短短三天时间,对于上海福喜和受波及的食品运行商,可谓黑色72小时,来中国最大的西方餐厅运营商来说,这是他连续第三年被卷入食品供应链质量相关丑闻。2012年,集团被媒体曝光,滥用激素的45天速成鸡事件,涉及旗下快餐连锁店,2013年集团旗下的火锅餐厅被发现用鸡肉、狐狸肉和鼠肉冒充羊肉,导致生意的受损,连续三年曝光三次危机,均由上游供应商问题所致,过期肉事件曝发后,这家餐厅集团两天内在每股价合计蒸发41亿美元。

杨德龙(万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那洋品牌出问题呢,让大家很吃惊,就因为之前大家对它的信心过高了,那现在来看呢,这些洋品牌进入国内之后,也慢慢的变成了坏孩子,也开始和国内的食品企业一样,开始追求高利润,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这确实是对国内消费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解说:近年来不仅是快餐连锁企业,频频陷入食品供应链的质量丑闻,外国零售连锁企业也未能幸免。2013年,英国零售商的中国门店,曝出其出售的羊肉中95%实际上是鸭肉,同一年法国零售商被媒体曝光,出售的撒尿牛丸不含牛肉,波及其在中国的200多家门店。今年1月份,美国零售巨头在中国的一些门店出售的五香牛肉,因其中检测出狐狸等动物的DNA,酿成丑闻。

杨德龙:那这些洋品牌在国外是执行很严格的食品标准,绝对不敢去用一些过期的肉,或者是一些不好的原料,但是这些供货商进了国内之后呢,它们也开始学国内的企业,用一些过期的肉,我估计还是和国内外的食品安全法的执行力度有关。比方说在美国,如果这些食品企业出现一例食品安全的问题,那可能会把他罚的倾家荡产,企业关门,那这样的话,这些企业可能就不敢去运用一些过期肉或者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现在国内出了问题之后,一般是罚点款了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就导致很多食品企业在高利润的驱动之下,去铤而走险,这其实也是反映了国内外法律法规的不同。

解说:无论是跨国快餐连锁企业,还是跨国零售连锁商,这几年曝光的质量丑闻,其性质恶劣程度都不亚于2013年,曾经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的马肉事件。当时瑞典、英国和法国部分牛肉制品中,检测出马肉成分,并迅速掀起席卷几乎整个欧洲的食品危机。

在欧洲,食品犯罪行为是警方重点打击的对象,2013年12月到2014年1月,国际刑警组织和欧盟刑警组织,共同在31个国家展开了第三次食品行动,该行动起源于2011年,旨在打击当时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盈利性食品欺诈。在这次行动中,警方在31个国家没收了5600吨非法或劣质食品,以及68万升生劣质饮品。

行动负责人表示,食品欺诈行为一直存在,但市场的全球化使销售链变得越来越长,而销售链越长,就越容易让欺诈行为钻空子。

吴柯萱:虽然外资品牌的食品安全事故也曾有发生,但是如此之多的国际知名企业牵扯其中,仍然是十分罕见。上游供应商是号称世界上最大的肉类及蔬菜加工集团,下游又囊括了一众响当当的国际企业,上游供应商一个捣鬼,下游企业就一片中枪。业内人士表示呢,产业链细分是业界趋势,但这也意味着个别环节的不诚信,可能会导致系统性的问题。

近年来,美国一些连锁店在中国是迅猛扩张,每年都有数百家的新餐厅开张,并且连续多年享受超过20%的利润率,不断扩张的超市和快餐连锁店,就带来了一个商机,这就是推动美国冷库、物流和食品加工企业进入到中国。这就好比是在海外投资的那些美国汽车制造商们,带来了和他们合作的几十年的供应商。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本土企业,在中国的50万家食品加工企业当中,多数规模太小或者没有经验,不适合为外资连锁餐厅,这样既庞大又要求严格的客户服务,因此即使本次涉及的是过期变质的鸡牛肉,这么严重的事实,这样的合作伙伴,可能仍然不会被轻易的更换。

解说:由于快餐企业要求食材新鲜和配送高效,同时又要求降低物流成本,供应链体系的完整与合理运作就成为了快餐业的最大诉求。闹得沸沸扬扬的过期肉风波,暴露了外国大品牌在监管供应链和加工方面的能力不足,这让一直被国内餐饮企业当作神一样膜拜的洋快餐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杨德龙:进入大工业时代之后呢,这个产业链是越来越细分,比方说从种植、养殖到运输、物流,最后到食品的加工出售,它这个产业链是很长的,一般的食品企业不能实现全产业链,它只是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那在这种情况之下呢,在这个长长的链条上,只要有一个链条出问题,那就会产生细节性的问题,那可能到最终,到消费者的口中就变成不安全的食品。现在有的企业开始打造全产业链的概念,就是从田间到餐桌是一个企业来控制的,从头到尾都有一定的流程标志,只要出了问题,就可以迅速的查到是哪个环节出问题。

解说:专家指出,这些跨国企业之所以能够在数十年间在世界各个市场攻城略地,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其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就在于各自发展出一套成熟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对供应商的质量审核,是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他们不仅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执行严格的质量检测,而且对供应商的整个生产流程,从供应、生产、品控,甚至员工培训、流程执行、表单管理,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审核标准。

通常情况下,商业巨头都应有自己独立的审核部门,稍小一些的“洋品牌”则会委托第三方审核机构代行审核的职责。以某世界性连锁零售商为例,它对食品供应商的质量审核、检查标准,包含了10个大项、109条细则,范围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设备要求、虫害控制、牛屠宰和处理等等。据统计2012年,该零售商在中国大陆对供应商进行了894次审核,对供应商食品进行了6355次专业检测,6642次商店卫生测试。

于建(深圳市食品安全促进协会副秘书长):这是在国际上通用的做法,一定是委托第三方进行监控的,所以它们跟第三方是有这样的合同责任关系的。因为是第三方监控,所以它会体面无私的来帮助这个企业把它监控到位,如果是你自己的人去监控,可能那一步会出现一些问题,但第三方监控,应该会好很多。

解说:但是当这些跨国企业进入了中国,情况则大为不同,对身处下游的快餐企业来说,想要监管上游并不简单。据统计,中国有50万家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其中大约有70%是10人以下的小企业,相比之下,美国此类企业的数量是3万家。据统计,中国食品监察人数量与养殖农户数量比例是1:420。第三监管人员表示,在现行食品安全分类监管体制下,在往年的监管中,被认为食品安全风险等级低的大型企业,监管抽查的力度不如小作坊来得密集,这也给了历史记录良好的国际大型食品加工企业漏网之机。

于建:那目前我们国内的企业,我们慢慢的也在学习第三方监控的,也是希望我们的市场会越来越成熟。因为第三方监控这个,它始终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那目前这个环境的话,整个大环境并不十分看好的情况下,那企业它要得拿得出这样的一些资金来做好监控工作。

解说:众所周知,当今食品消费市场是现代科技化的产销过程,由于生产规模大,进入消费环节快,所以一旦出现安全事故,相应的就会造成受害人数众多,甚至会引发全体性事件。面对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在呼吁加强监管,加大惩处之外,因如何进一步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权利。

于建:我们准备要对我们的一些大的食品的供应商,后面可能会做分等定级,对供应商形成一个,就是要把我们的食品安全的理念,管控的理念要向上游去延伸,更严格的督促和要求上游,你也必须做到食品安全,要讲良心,讲到你企业的社会责任。

吴柯萱:不可否认,分工合作使每一个食品生产的参与者,更加专注也更加专业,然后呢这也增加了一颗老鼠屎会坏了一锅粥的风险。在食品生产的链条上,越是处于上游的原料供应商,就越容易引发系统性的危险。在食品的供应链当中呢,上游企业的产品,可能会流向多个下游企业,产生核裂变似的放大效应,因此一个食品加工集团就能够让这么多的快餐品牌,集体中枪。

长期以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洋快餐生产方式,曾经被寄予厚望,被当作学习的榜样,然而随着近几年负面新闻的不断曝出,人们不经要问,洋快餐到底怎么了。其实呢,小散乱的现状,早晚会被规模化、集约化所取代,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然而这一系列事件提醒我们,食品安全并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尽管一直标榜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但是如果管不好人这个最重要的生产因素,那么再好的制度都是无济于事的,当然洋快餐的陷落对于中式快餐来说,并不是什么利好消息,相反所有的食品企业都应该好好的想一想,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幕,你们会否继续重演。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翔]

标签:食品 洋快餐 杨德龙

人参与 评论
洋快餐丑闻频出 经营模式受质疑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8/03/69643a8c-c36b-44d9-ac1a-fd6a8948f332.jpg

网罗天下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