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马鼎盛:“我只信服两样:事实和人民”

2007年03月24日 11:47
来源: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他是凤凰卫视鼎鼎大名的“八老”名嘴主持之一;生活在和平年代,他却靠评论战争吃饭;他说话直白,却因见解独到让人叫绝。他,就是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马鼎盛。

3月17日,马鼎盛“低调”来通,入住有斐大酒店,被记者在街头无意撞见。经过一番辛苦追踪,终于“逮”到一次难得的采访机会。

家庭熏陶受益匪浅

没穿招牌的迷彩服,马鼎盛比在电视上少了些飒爽但却多了几分学者的儒雅。他的语调一如做节目时缓慢沉稳,一口地道的“京片子”。

以其独到的分析和丰富的资讯,马鼎盛拥有众多拥趸。

采访中,马鼎盛说,他的人生包括事业的成就,得益于家庭的熏陶。

马鼎盛父母是粤剧大师马师曾和红线女。

“父亲并不仅仅是一个舞台艺术家,而是一位有文史素养的文化人,他自编自导自演了几百部戏,戏文里说的都是历史。”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马鼎盛从小就对中国历史烂熟于心,他自诩,“看三国、水浒比一般人都要早。”

不仅如此,马师曾更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抗战期间,马师曾拒绝在沦陷区歌舞升平,抛弃香港的荣华富贵,带着家人来到抗战大后方。抗美援朝时期,他四处为志愿军义演,为此被港英当局传召。父亲的这种赤子心、民族情,让马鼎盛终身受益。

而马鼎盛的母亲则视粤剧为生命,其对业务的执著和精益求精,对马鼎盛影响也很大。

上世纪50年代,马鼎盛随父母回到内地,后又上山下乡。1977年,酷爱历史的马鼎盛考入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广东省社科院研究近现代军事史。1989年,马鼎盛定居香港,先后在大公报、星岛日报、明报等新闻机构当编辑。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马鼎盛在报上发表了大量专栏文章,引人瞩目,进而崭露头角,

十多年笔耕不辍为香港各大报章撰写军事评论文章,马鼎盛堪称“香港第一人”。有报章采访马鼎盛太太,据说,马鼎盛“经常通宵在写作。”

比专家更接近事实

纵观媒体军事栏目,虽然数量不少,但却千人一面。面对同样的事件,没当过一天兵的马鼎盛却常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给人以启示。

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在美国及其盟友43天的猛烈轰炸之后,绝大多数军事评论家都相信统计数字,认为伊军损失不大,兵力仍保持九成以上,武器装备也有七八成完好,联军开打地面战必有一场恶仗。马鼎盛的观点却不同:空袭破坏了交通、通信和指挥系统,深藏地底的伊军只是保命,战斗力早被削弱过半。联军一旦发动地面战争,必然速胜。后来的结局,完全印证了他的观点。

作为一个读历史出身的学者,马先生偏爱以真实的历史为将来负责。他称自己为“民间战事评论员”。

“做节目我只信服两样东西,一是追求事实,不违背传媒人的良心;再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讲话,站在良知的角度看问题。”

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发生别斯兰人质事件后,全世界都在谴责恐怖分子。虽然对恐怖分子行径深恶痛绝,但马鼎盛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称这桩死伤上千人事件的主要负责人,不是恐怖分子,而是另有他人。果然,3年后的今天,俄罗斯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进行调查,再次印证了这一观点。

“越是复杂的东西,看起来越简单。”马鼎盛说,有时一个平民的看法也会比一个专家更接近事实。

“于丹”现象很正常

近来在电视媒体上,一些学者频频亮相一跃成为大众追捧的明星,其中,尤以品三国的易中天、谈论语的于丹最为火爆。身在媒体,马鼎盛对这些现象也有关注。

“这很正常,学者为什么不可以成为明星?关键是社会需要。一个学有所成的专家把一些高深的东西通俗化,让更多的人知晓,带动了普通老百姓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不是很好的事吗?”马鼎盛认为,如果青少年对论语、三国一无所知,那才是最糟糕的。

以学者的身份来做新闻,进而成为一个著名的节目主持人,马鼎盛说,凤凰卫视的节目之所以能有这么多的观众,关键有两点,一是丰富的资讯,二是思维观点独到。事实上,几十年积累的深厚学识,成了马鼎盛军事评论节目的不绝源泉。(南通日报)

 

标签:马鼎盛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