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2006年名人博客集体降温

2006年12月31日 10:15
来源: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不久前,地产名人万通董事长冯仑在电子杂志平台Xplus上推出了个人电子杂志《风马牛》,杂志中不少文章都引自其博客,比如《大商得道》、《傻根精神永放光芒》。

在名人博客由喧闹转向集体降温后,名人电子杂志的悄然兴起,似乎给互联网应用带来了新的兴奋点,甚至有业内人士猜测名人电子杂志的商业价值将超越名人博客。

由CNNIC发布的《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已拥有3400万个博客空间。

但是,在不断传出高晓松、池莉等名人纷纷“息博”退场,加上传言博客的顶梁柱徐静蕾搬家至“鲜花村”暗有另起炉灶之意,2005年“博客元年”之后的2006年又成了名人的“息博年”。

计世资讯互联网产业研究部研究总监刘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名人博客的关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名人息博可能是一种不满情绪的体现,包括回报、名气提升方面的不满,或者已经把写博看作是一种负担。”

名人电子杂志似乎可以作为名人博客集体降温后新的尝试,而且冯仑在Xplus上推出的个人电子杂志《风马牛》目前也有了小小的成功。其实,名人电子杂志早有先行者。以杨澜为名的《澜LAN》电子杂志早已于2005年12月15日正式上线出版,并且已经实现营运盈利。《澜LAN》为双周刊,每隔一周周一上线,至今已经出版22期,有5000多万网上用户下载和阅读。《澜LAN》以“生活大致平静内心总有波澜”为口号,定位于现代都市精英女性,为其提供丰富的资讯、精彩的观点,倡导灵性与知性并重、优雅与时尚共存的生活方式。不久前,《澜LAN》的姊妹刊《天下女人HerVillage》也正式推出在线阅读版,集合全球时尚名人,以每天不同的主打话题,探讨当下时代女人生活中的时尚、美容、家居、两性、社交等热点内容。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大部分名人博客更像是拉家常,或是记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或是写一些心情随笔,更有甚者是曝光隐私,由此造成了众多网民看名人博客时,更多的是一种猎奇和窥探的心理,希望能够从中了解到名人的生活乃至平时隐藏的另一面。

“名人博客在博客初期起到了很大的推广作用,但是在更深入的应用以及博客能不能长期发展下去,关键却在于它的商业模式与更多的吸引用户的功能及推广上,而不是依靠名人博客一直保持博客的新鲜性。”刘冰认为。

其实,关于名人博客如何实现商业价值的讨论一直在开展,却始终一筹莫展。

“名人博客至今还未能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运作,最大问题在于其用户的分散性造成的目标群体不明确性。名人、广告主、网民之间没有必然的定向关系,广告主不可能通过在名人博客上投放广告实现其广告价值。”刘冰表示,同时,在名人博客上投放广告是一种较单一的形式。第一,广告的招商和体现并不好。第二,互联网广告与传统广告相比,单价偏低。

Xplus总经理夏鸿认为,名人博客和名人电子杂志的区别包括了作者态度、文章内容、表现形式以及阅读群体的区别。总的来说,前者更加随意、大众,而后者更加严肃、精英。名人博客的阅读群体涵盖了所有网民,其特征是数量很庞大,但身份模糊、阅读的随意性强,而名人电子杂志的阅读群相对狭小,以上班族为主,带有较强的思辩性。这些差别导致了两者在实现商业价值上的区别。

对于冯仑在Xplus上“著书立说”,刘冰表示因为其电子杂志的内容绝大部分来自其博客,所以更像是新瓶装旧酒。“冯仑推出个人电子杂志,主要目的更多地体现在其商业宣传方面。”

赛迪顾问互联网及电子商务事业部分析师鲁德明对名人推出电子杂志同样不太认同,“我不是太看好名人电子杂志,电子杂志在目前看来仍然形式重于内容,名人博客之所以有读者,是因为博客的内容是名人的一些思想,而名人电子杂志更多的是一个头衔。”

“互动媒体在具有全民性、草根性的同时,但也有不可掌控性,个人行为很难持久。”刘冰补充道。

对于名人电子杂志是否会成为名人博客之后又一轮网络热点,刘冰和鲁德明都予以了否定。

“现在连有组织的电子杂志都没有做好,名人电子杂志只是体现形式不同而已,如果不能提供传统媒体或者门户网站无法提供的内容,就很难获得下载量及阅读量,同时尽管有短期的形式差异,但由于可复制性强,也很难形成一个冲击波。同时,名人电子杂志如果是纯粹的个人行为,肯定不会走太远。”刘冰表示。

对于现阶段杨澜的《澜LAN》已经实现运营盈利,刘冰解释,“电子杂志的制作成本很低,而且她自己有内容、品牌、团队,广告收入就可以让其实现盈利。”(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