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麟:《有报天天读》好比拔火罐
我们也不是什么华佗扁鹊,我们充其量是拔火罐,告诉你哪儿疼、哪里有淤血,告诉你要注意而已。
坐在距“凤凰卫视”不远的香港海逸酒店大堂的咖啡座上,面对阳光下的海景,杨锦麟感慨地说:忙啊,节目开播到现在一次也没有到这儿来坐一下。
每天早晨5点,杨锦麟就要出门,一个小时后,钻进凤凰卫视狭小的办公空间,开始一天的工作,往往在办公室一呆就是十多个小时。
2002年9月,杨锦麟接到凤凰卫视的电话,欢迎他加盟主持一个新节目。凤凰卫视交给杨锦麟的只有一个笼统的创意:做一档每天读报的节目。
当初凤凰卫视的策划班子把台里现有的人排了一排队,觉得没有人能够来做这个节目,结果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杨锦麟。1995、1996年台海危机的时候,杨锦麟作为台湾问题专家上过凤凰卫视的节目,此外,还在曹景行主持的《时事开讲》当过嘉宾。
“只能用个性来区隔节目的重叠和相似性。”杨锦麟这样说道。台内做了12分钟的试播节目,杨锦麟在大学课堂上的教学经验派上了用场,他以朴素的真性情来传达一个资讯节目的做法,让凤凰的决策层感到意外。
更让凤凰高层意外的是,《有报天天读》生长态势良好,不到半年,就有了广告。开播第二个月,收视率排名还在第25位。过了一段时间,一个副总裁告诉杨锦麟,《有报天天读》已经第10位了。又过了几个月,刘长乐亲自跑来对杨锦麟说:第3位了!“他自己比我还高兴,因为这个是他的创意。我把它称作是刘长乐先生的创意,杨锦麟进行的错误演绎,歪打正着。不规范嘛,如果按照科班的来讲,比如在北广,我连毕业都毕业不了,所以特别开心。我也很期待有一天像李玉和一样,又高大又魁梧,讲起话来字正腔圆,两个腮帮子乱抖。”
长期在平面媒体工作的杨锦麟到凤凰主持节目之后,固定的生活节奏来了个大转弯。十多年的夜班改成了早班,原来看完大样,吃宵夜回家,凌晨5点才睡下的夜猫子,现在5点就要顶着星星出门。
在报社工作的时候,杨锦麟就是著名的快手。《快报》有一个广东话的专栏,一天500字,杨锦麟曾经一口气1小时写了9篇。一家报纸临时要一个社论,价格很高,20分钟2500字一挥而就。
现在,杨锦麟以同样快速的行事风格做电视,像年轻人一样玩命,每天的工作就像一场战斗。有时候临时有什么事,抽到杨锦麟上去做直播,没有二话。美伊战争最紧张的时候,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赶到办公室之后,杨锦麟和他惟一的助手开始紧张地读报。杨锦麟负责快速扫描当天港台地区、东南亚、韩国、日本的主要报刊,助手则更多关注西方媒体。看完之后,确定一个当天的热点,围绕这个热点再作一些挑选。
杨锦麟读的报纸不是专为《有报天天读》订的,而是凤凰卫视资料室的报纸,再把《凤凰早班车》读剩的报纸拿来过一过,最后上电脑补充。外文的《国际先驱论坛报》、《亚洲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是为管理层订的,杨锦麟趁他们还没上班,赶紧把这些报纸拿来,从中筛选,看完之后再还回去。
凤凰卫视内部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把骨头嚼碎了做节目。意思是指凤凰卫视由于资源稀缺,经常对资源进行多次开发和利用。《有报天天读》就属此例“零资源”开办起来的节目。
好在《有报天天读》闯出名堂之后,国内外不少报刊杂志和杨锦麟建立了业务互动关系,一些报刊会把当晚的大样直接用电子邮件传到杨锦麟的信箱。
杨锦麟的标尺是,《参考消息》能登,我就能说。
从早晨6点开始,到完成节目准备大约要花两个小时,杨锦麟有时候紧张得连喝杯水的机会都没有。两个小时的电脑制作影像输入电脑后,杨锦麟进棚,直接录制节目。坐在演播室里的杨锦麟手中并没有现成的稿件,有的只是即兴的评述和发挥。
一身布衣,一袭马褂,并不标准的普通话,《有报天天读》有着杨锦麟鲜明的个人印记。杨锦麟言词犀利、幽默风趣、嬉笑怒骂、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播音方式,将原本平淡的读报资讯节目做得十分出彩,深受观众喜爱,被称为电视版的“参考消息”。
“我想提供一个另类的,完全不同于一般的规规矩矩的传递方式,讲到不高兴,就拍桌子啊,那又怎么样呢?那就拍吧。我那种率真装不出来,有点江湖味,有点匪气,有时候真的替大陆着急,有时候看到这事就特烦特愤怒。没办法,你不能让我客观,让我一点表情也没有,我做不到!”
杨锦麟身上的唐装原来是为凤凰做节目的时候定做的,后来节目因故取消了,杨锦麟心想我的唐装怎么办。赌气之余,每逢凤凰做节目,他必穿这身唐装。没想到就脱不下来了。
到了《有报天天读》,杨锦麟的唐装更是穿出名堂来了。穿着唐装的杨锦麟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的空间里,用现代化的电脑来介绍现代化的资讯,已经成为节目不可或缺的标志。
其实,读报对杨锦麟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下乡的年代,杨锦麟就曾经读过报。1969年,不到16岁的杨锦麟下乡务农,在田间地头给农民读报,基本是照本宣科,读完之后可以算工分,还能和生产队长一起抽口烟,休息一下。那时候每天出工要干十几个小时,杨锦麟一天的收入是4角钱。一年出工最高是320天,扣掉口粮,还能分红分到36块。
1980年代中期,杨锦麟来到香港创业,以手中的一支笔摸爬滚打,杀出了一片天地。早年坎坷的经历使得杨锦麟格外地忧国忧民:“我可以利用我的技艺,提供健康向上的、积极的、用心良苦的资讯方面的解读,和观众一起分享、思考。”
开播近1年的《有报天天读》现在的收视率在凤凰卫视固定在前三位,杨锦麟说做这个节目有一种满足感,有一种情绪宣泄的快感,是对自己的一个增值:“我没想到我还能这么值钱,但是这个值钱是作为凤凰的一分子才能展现出来的。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我们也不是什么华佗扁鹊,我们充其量是拔火罐,告诉你哪儿疼、哪里有淤血,告诉你要注意而已。”
在杨锦麟的案头录有马寅初的一副对联:“去留无意望窗外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这应该是杨锦麟心态的真实写照。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24081
1邓小平感叹:华国锋这人选对了 -
256198
2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67317
3江青与邓小平两败俱伤 毛最终选华国锋 -
47097
4凤凰卫视记者常洛闻带您走进真实的朝鲜 -
41031
5中纪委加强反腐 或选某“大老虎”作突 -
35447
6红墙摄影师:毛泽东的哪些照片曾经不能 -
33436
7阮次山:习近平讲话微妙 连战心中打鼓 -
31006
8评:日本拥核 美日拖垮中国最后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