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杯帆船赛将永久落户深圳,对此,中国杯帆船赛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勇表示,帆船赛就像一把钥匙,可以开启一条千亿元计的完整水上运动产业链,打通了这条高增值、低碳环保的产业链,必将带动深圳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11月1日落幕的2010第四届中国杯帆船赛上,一项业界期盼多时的“重磅利好”终于抛出: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中国杯将永久落户深圳。此项“酝酿已久,经过多方艰辛努力”才获得的政策性利好,会给深圳运动产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遇……11月5日下午,中国杯帆船赛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勇接受了深圳商报记者的专访。
打通高增值低碳环保产业链
记者:中国杯是国内唯一的以国家名字命名的帆船赛事,也是中国目前最顶级的帆船赛事,国家体育总局作出将之永久落户深圳的决定,恐怕很不容易吧?
钟勇:能争取到这项利好,一方面是因为体育总局看到了中国杯承办方几年来的诚意与努力,也看到了这项赛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业肯定,比如今年中国杯就进入了国际帆联的赛历;另一方面这也跟体育总局一直以来在非奥项目上力主企业参与的主导思想相一致。当然,这也与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开。
记者:中国杯永久落户深圳究竟意味着什么?
钟勇:帆船运动具有健康、环保的特质,代表着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市民对于新生活方式的强烈需求,正是城市转型的源动力。帆船赛就像一把钥匙,可以开启一条千亿元计的完整水上运动产业链,产业链上游是游艇制造、维护以及游艇会的建设、运营,下游则是旅游交通业、酒店餐饮业、公共服务业、展览业、地产业等。打通了这条高增值、低碳环保的产业链,必将带动深圳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记者:青岛、厦门、大连等滨海城市,近几年也在举办不同级别的帆船赛事,形成了一种无形中的城市竞争,您认为深圳发展帆船游艇赛事有什么优势?
钟勇:深圳的优势不胜枚举:一是与北方城市相比,气候条件更为优越,一年四季几乎都可以举行海上活动;二是毗邻香港,可以借鉴香港的经验,吸引香港的人才和消费人口;三是经济发达,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这是一项运动发展和起飞的基础;四是帆船游艇制造业处于领跑位置,产业链的形成更加便利;五是海洋资源丰富,海域面积达1145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257.3公里,而且没有被过度开发;六是深圳人具备先锋和冒险精神,敢闯敢试……还有一点,中国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深圳游艇运动国内领先
记者:中国杯帆船赛已经举办四年了,投入了多少钱,目前是处于盈利还是亏损状态?
钟勇:中国杯成立之初,就定位是一个公共产品,而并非纯商业投资。当然,既然是按照商业运作,投资人也看到了这项产业的空白和未来可能的盈利空间。一开始,我们就制定了头5年投入两至三亿的投资方案,5年之内根本不问收益。2007年和2008年两届比赛,光是购买船只就花费了7000多万元,先后购入了30艘博纳多First40.7统一组别帆船,正是这一举措才奠定了中国杯的高起点,吸引国外船队的参与。
前三届比赛无疑充满艰辛,因为要建立一个高端品牌,而且是在国人不熟悉的领域,可以说是在白纸上画图。但三年下来,我们不仅在赛事的专业和高水准上有了很大提高,在商业运作上也了有明显改善,许多品牌加入进来,例如今年奥迪就成了官方合作伙伴。虽然暂时还做不到收支平衡,但我们相信,目前到了一个临界点,不久后中国杯就能苦尽甘来。
记者:帆船游艇远离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目前深圳有多少人热衷于这项运动?
钟勇:据我所知,全中国在建和已建有99家游艇会,比较成熟的有10家;深圳有六七家游艇会,比较成熟的是4家。全中国有不到200艘左右的大帆船,其中三分之一以上在深圳……深圳帆船游艇运动发展在国内的领头羊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帆船在深圳仍属于极少数人的小众运动,经常性参与的人屈指可数。不过,这项运动的发展速度是相当惊人的。首届中国杯全中国的参赛船队是5支,今年比赛光深圳船队就有19支。
记者:除了经济方面的压力,中国杯以及帆船游艇行业的发展目前还面临哪些困难?
钟勇:困难是多方面的,最大的问题恐怕是意识,这项在欧美已成为白领生活方式的运动在中国还是一项新鲜事物,政府、媒体、大众对帆船都很陌生,现在还是培育期。
因为帆船在中国是新生事物,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也不太完善。虽然每年在比赛期间政府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但日常船只管理目前相关政策并不明晰,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比如帆船游艇能否在本国海域内自由畅行、公共游艇码头如何建设、去哪里学习帆船驾驶等?这样都还是未知。
高税收也令这项运动的发展受到影响,游艇和帆船目前都是按照奢侈品行业纳税,合计税率超过40%。运动进入门槛也太高,像一般的游艇会,至少要花四五十万元才能成为会员,买一艘船要上百万元,好一点的上千万元,平日停泊、保养维护费用一年又是几十万元,这必然使得帆船在中国是一项曲高和寡的运动。
配套设施的不足也极大地制约了帆船运动的发展,酒店、交通等配套设施的欠缺也给赛事举办带来一定难度。龙岗区到目前还没有一家五星级酒店,每次中国杯的接待都是捉襟见肘。还有,专业人才的匮乏也为赛事的运营带来困难。
发展瓶颈亟待突破
记者:对发展海洋赛事以及海洋产业,您认为政府层面可以在哪些方面重点推进?
钟勇:我认为政府可以在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协调公共资源以及相关政策,帆船游艇赛事牵扯公安、海事、检验检疫等方方面面,政府不出面协调是没办法解决的。中国杯比赛期间可以设一个临时关口,把各部门放在一起集中作业,平时怎么办?现在连香港的船都没有办法靠岸。至于政策瓶颈,就不仅仅是深圳市政府能突破的,需要国家相关部门逐步放开权限。
二是要大力推动基础建设,道路、水、电、宾馆、餐饮、码头、培训基地这些基本的条件不具备,肯定会影响发展。
三是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珍惜品牌,爱护品牌,做大做强。在深圳2020年实现海洋立市的目标下,形成在全亚洲甚至全世界也叫得响的品牌。
记者:深圳具有立法权,是不是可以考虑出台一些相关的办法,突破现有的发展瓶颈?
钟勇:这正是我们翘首以盼的。以整个国家而言,因为情况复杂,放开既有的管理政策肯定是非常慎重而缓慢的。深圳具备先行先试的条件,完全可以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办法,扶持相关赛事和行业的发展。既然深圳人可以天不怕地不怕“异想天开”创办一项以国家名字命名的帆船赛事,还有什么是不可以尝试的呢?
记者:目前市政府正在东部海滨建设帆船航海学校,明年大运会也将在那里举办帆船赛事,这是不是意味着东部更有可能成为帆船游艇的重镇?
钟勇:帆船游艇不像F1摩托艇,它受风力、海水、码头停泊等种种条件的制约,从目前来看,深圳也只有东部海滨适合发展帆船游艇产业。把学校、码头、宾馆、游艇制造等行业集中到一起,进行整合,可以最快地促成产业链的形成。
深圳人将拥有自己的游艇和帆船
记者:深圳有没有可能成为中国的“帆船之都”?
钟勇:虽然政府层面尚未公开明确提出这一口号,但深圳打造“帆船之都”的雄心是显露无遗的。据我所知,青岛、厦门都提出了类似的口号,青岛以举办北京奥运会帆板赛事为契机,着力在校园普及帆船运动,接受过帆船体验的孩子以数十万计;厦门已举办过六届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帆船制造业的发展,去年产值接近20亿元,由厦门制造的J/80帆船被选为第14届亚洲帆船锦标赛和广州亚运会官方指定用船。
应该说,深圳的经济条件、地缘条件、人才条件等比青岛、厦门更好,打造“帆船之都”,可谓顺理成章。
记者:中国杯对于未来有什么具体设想?
钟勇:我们在酝酿引进新船型,只有拥有最顶级的船,才能吸引最顶级的船队来深圳比赛,美国人、欧洲人不可能开着自己的船来深圳比赛吧?一艘TP52,至少需要人民币1000多万元,投入相当大。
目前中国杯是不设奖金的,参赛船队更看重的是荣誉。而如果我们想吸引更多的国际高手,也许会考虑增设奖金的问题。
对于未来我们是充满信心的,意大利某品牌的游艇,4年以前在香港和内地的销量是9比1,去年已经是5比5平分秋色了。正在大梅沙举行的游艇展,成交额据说有望达到2.8亿元。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片蓝海,是一个爆发性增长的市场。
记者:我觉得目前帆船游艇行业在深圳的发展,有点像10多年前的高尔夫。
钟勇:你说得不错,我本人是高尔夫行业出来的,全程见证了这两个行业的发展历程。高尔夫发展之初,也被认为是富豪运动,参与的人寥寥无几,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普及的白领运动,深圳打高尔夫的人就有十几万。帆船游艇也是如此,现在大家总是把帆船、游艇跟奢侈联系在一起,但在欧美,80%以上的人群所拥有的船艇都只有几万美金。只要打破相关瓶颈,改变意识,恐怕用不了10年,很多深圳人就会拥有自己的游艇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