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凤凰网卫视 > 凤凰大事 > 分析评论 > 正文
航空母舰系列之大国海权

2011年03月07日 10:19
来源:中国经营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航空母舰会成为中国人海洋意识和大国复兴的教科书。近年来,中国家门口各海域时而惊涛骇浪,时而暗流潜涌。这使我们不能不深入思考一些长久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海洋与陆地是一个什么关系?海洋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英国与西班牙海上争霸的故事可以很好的说明海洋与陆地的关系。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以后,英国的战略家富勒就说,西班牙舰队的失败就好像一个耳语一样,把帝国的秘密送进了英国人的耳朵。这是一个什么秘密呢?就是在一个商业的时代,赢得海洋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英国就是从这个地方看到它在陆地上是没有什么作为的。英国的陆地面积不大,当时的人口只有几百万人,要以这样的条件在当时的欧洲大陆称雄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它采取了一个战略,就是立足陆地,争霸海洋。它的策略就是不跟其他欧洲列强争夺土地,只要保证自己的国土不丢即可。同时它把主要的国力集中在海上,依靠海外建立一个帝国,以海外帝国的输血维持本土母体的强大。英国是一个既有陆、又有海的国家。它很好地解决了一个海洋与陆地的关系。今天世界仍然是商业时代。富勒的这番话没有过时。

还有一个发人深省的例子就是苏联。苏联一直重视陆地和陆军,但强大一时的苏联在1991年就崩溃了。有人说,俄罗斯陆军300年来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帝国全部丢失掉了。基辛格说,俄罗斯民族丢掉了它300年来从陆地上得到的一切。后来俄罗斯在总结苏联解体的教训时说道:“没有海权,任何国家都不能长期成为强国。”这实际上就是对陆地与海洋关系的一个总结。

海洋与陆地之争的意义在于,它首先决定了国家向哪个方向走,在平时这是战略发展方向,在战时这就是战略进攻方向。

历史上,中国海军曾是世界第一,甚至比今天美国海军在世界上的地位还高 。有人说,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大陆型的国家,中国今后也应该坚持以陆地为重,海洋为辅。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本质上是清朝时争论的海防还是塞防的翻版。而且这个前提本身就错了。中国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1万多个岛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绝不应该被认为是一个单纯的大陆型国家。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个历史学家写过一本书,名叫《房龙地理》。这本书第37章的标题就是“中国:东亚大半岛”。那个时候美国就认为中国是半岛型国家。这样的国家应该是陆海并重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各有侧重,但两者必须兼顾。

然而,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却大多以陆地为主,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民族主要是农耕民族。中国历代只重视陆地,结果吃了很多苦头。而这种重陆轻海的意识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历史上中国海军曾经非常强大过,但却没有什么作为。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如果当时的中国也像欧洲一样对外开拓的话,今天中国人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就不是1/6,而是1/2。”

中国大陆的基本形态,西边是高山,西北是大戈壁,再向南、向东都是大海,一迈脚就掉进海里了。中国的地理天然就是这样。与陆地相比,海上有公海,但陆地上却没有“公地”。所以说,中国陆上发展之路天然就是走不通的。虽然在陆上走不通,我们还有两边向海,可以以陆地为支撑,走向海洋。因为,世界上陆地是分割开的,只有海洋是相连的。只有通过走向海洋,才能走向世界。中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所以应该重视海洋。

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并不是因为中国没有陆权或是陆权意识不够而导致的,而恰恰是因为中国没有海洋意识导致的。我们没有海洋意识,但威胁却多是来自海上,结果把我们的陆上的利益丢光了。海上冲不出去,陆上也守不住。万里长城起到作用了吗?历史上是这样,今天是这样,未来还是这样。所以,中国要想发展自己,必须走向海洋。

而且陆地和海洋两者并不矛盾。打个比方,陆上发展就好比种地,海上发展就好比经商,一边种地,一边经商,有什么矛盾的?我们经常说,无农不稳,无商不富。两者兼顾,又稳又富,不好吗?中国走向海洋是顺理成章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石冰]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