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歌唱家德德玛:我的根在草原

2012年12月03日 14:15
来源:凤凰卫视

 

对于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来说,2012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因为今年她就从艺五十周年了。从内蒙古额济纳旗乌兰牧骑普通牧民的孩子,成长为大家都熟悉并喜爱的歌唱家,50年来她经历了太多太多。7月中旬在呼和浩特举办完感恩家乡专场演唱会后,德德玛又一直在忙自己的几张专辑,一张汉语专辑已经上市,一张蒙语以及和儿子的合辑正在紧张地制作当中,很快将与广大歌迷见面。近日,德德玛获得“2012中华文化人物”提名,她说,能够在这样特别的年份得到提名,是自己的幸运。她没有别的,只有更加努力来回报家乡,回报歌迷。

幸运走出乌兰牧骑

德德玛自小就能歌善舞。13岁那年,她就被选入家乡乌兰牧骑文艺工作队。那时的工作队是内蒙古出现的新兴艺术团体,专门为牧民服务,人也特别少,15人演一台晚会。因为是新的产物,自治区特地在呼和浩特办了一个培训班,三月一期,德德玛有幸参加了第一期培训。上完培训班后汇报演出,德德玛第一次登台演唱,她记得特别清楚,老师让她唱的是当时正在热播的电影《洪湖赤卫队》主题曲《洪湖水浪打浪》,只不过是蒙语版的。演出时自治区主席乌兰夫来观看,他特别喜欢《洪湖赤卫队》的故事和电影,也曾专门把武汉歌舞剧院请到内蒙古来演这一歌剧。他在演出现场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唱《洪湖水浪打浪》,还是蒙语版的,非常感兴趣。演出完接见演员时,区主席专门走到德德玛身边,问她多大了。她告诉对方,自己14了。区主席很惊讶,说这么小的年龄就唱的这么好,很不错。德德玛没有想到的是,区主席的这个表扬,给了她一个好机遇。一年以后,内蒙古艺校开办声乐研究班,自治区文化局首先想到了德德玛,区主席表扬的那个小孩,决定送她去学习。“我真的非常幸运,没有那个机会的话,别人也发现不了我。原来在乌兰牧骑我是一专多能的,又要拉手风琴,又要跳舞,又要唱歌,后来到了艺校研究班,就专注声乐了,声乐上打基础就是这两年。”

在内蒙古艺校读了两年之后,恰逢中国音乐学院成立,要招少数民族学生,内蒙古艺校的校长对德德玛说,研究班学两年不够,你得到北京去学,这样你的基础才扎实。就这样,德德玛又到了北京。德德玛回忆说,当时是自己第一次到北京,觉得视野一下就开阔了。可惜的是,学了两年碰上文革,最关键时刻又学不了了。“其实在北京的时间对我声乐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那个时候刚好盛行演《东方红》大歌舞,在人民大会堂每天都有,我们学生差不多隔两天就去看一次,对声乐的执着和追求,也是受此启发。虽然北京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不过我始终觉得,民族歌手不太适合,我自己也想念家乡,觉得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心里才踏实。”

唱出草原内在张力

1982年,回到草原多年的德德玛又被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重新回到北京。“那个时候深深感觉到,我缺东西,虽然我在北京学的是民族唱法,但它强调的是技巧,没有民族的韵味。我是蒙古族歌手,蒙古族最有特点的是原生态长调民歌,而我只能唱短调。当时我想,我若想在舞台上站住脚,就必须要学会原生态的长调唱法,这样你唱出来的东西家乡人民才能认可你。”于是,德德玛第二次从北京离开,她到了锡林郭勒草原找到哈扎布老师,蒙古族非常有名的长调歌手,向他拜师学艺。

学习摸索的过程是痛苦和艰难的。“我觉得我完全像长调歌手那样唱也不行,声带受不了,要断了似的,完全美声唱法,又没有民歌味道。这期间嗓子都有毛病了,声带长了息肉,到上海去做手术,然后差不多半年时间我都不唱了。后来我又觉得,你必须得突破,不然你缺东西,声乐界和听众也不认可你,于是我又开始练。”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德德玛才找到感觉,在不损害声带的情况下,将美声和民族两种唱法揉在一起。“后来我在朋友面前一唱,他们都非常高兴,觉得我唱得那个味道和感觉比长调民歌手还好,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就这样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有人说,德德玛的唱法能让人感觉出草原内在的张力。德德玛说,其实当时也是逼到那个份上了,没办法,走着走着就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原来也没想过能这么受欢迎。“后来我回到家乡,发现很多年轻的女中音都在学我的唱法,我才知道影响挺大的,我挺高兴。这说明他们能听出来这样出来的声音好听,好听的声音才让人感觉愉悦。”

[责任编辑:张梅] 标签:德德玛 歌唱家 乌兰牧骑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