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学者反思1998年洪水 称毁林垦种是原因之一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在人类演变的历程当中,树木、森林成了人类文化不可摆脱的元素,每个民族不可避免地要用自己的文化心理去感受森林,用自己的文化眼光来审视森林,而且赋予它更多的文化涵义。凤凰卫视12月30日《凤凰大

学者反思1998年洪水称 毁林垦种是原因之一

解说:像盐亭一样随着国家天保工程的实施,如今兰州南、北两山已经满目苍翠,三千多名林业工作者守护着这片绿色,在山里生根,1988年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正式启动,这是世界上保护天然林资源规模最大的工程,林区的伐木工人变成的栽树人和护林人,商品性采伐已完全停止,爱林护林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就像树根深深扎入泥土一样。1998年夏秋时节的洪灾南北齐发,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它的成因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蒋有绪(中科院院士):原来很多的林地开垦作为农田了,但是呢实际上很多地方不适合开垦作为农田的,这个比如说坡度非常陡,土壤很薄的,粮食增长并不能增加很多,但是它就是影响生态安全,水土流失啊,甚至于呢产生了滑坡等等。

解说:原来陡坡耕地每亩被降雨冲走的土壤是同坡林地的五到十倍,每当山雨普降,许多泥沙就被雨水从陡坡田上冲入山溪,成为洪灾的隐患,我们曾经毁林垦种,向森林要耕地,现在却发现有土守不住,有地不产粮。

贵州全省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因此有人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来形容这里,贵州西北部的大方县村民只能在山崖和陡坡上种植苞谷。

王永军(华节市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村支书):这些土地遇到下雨啊这个水啊水土,就从山上全部刮到这个沟里面,刮到这个沟里面,所以当年这些都是这个水田啊,现在已经变成山沟了。

解说:处于喀斯特地貌的青龙县也深受水土流失之苦。

朱昌国(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村支书):一到4月份,到9月份这段时间呢它的大雨是非常多的时候,就是一下雨啊,就是山上的这个水啊,全部黄色的就全部往下冲,而且还有大风,这个大风呢就是农民种的庄稼种在山上啊,风从上往下一吹,好,玉米秆全部就铺在地上平的,所以这个产值非常低。

解说:这里是中国黄土高原上的红色之都,延安,由于战乱和不合理的耕作与放牧,当地自然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日趋加剧,成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记者:就以前站在这个位置看底下,就是什么样的?

王玉平(延安市王庄村村民):就是感觉也不整块反正,就是山上也不绿,断断续续,光秃秃白花花。

解说:土地是农民的饭碗,赤裸的土地空无一物,就像是家里空空荡荡的粮仓,雨水卷走了土壤,流失了百姓的期望,种子生不了根的地方希望怎能萌芽。

郑继书(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村民):像那种山上你要慢慢扯,把草扯干净,锄头才锄得开。

嘉宾:当时形容我们这个地方啊就是开门见山,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身无三文银。

嘉宾:一年就是这个一个人啊就是只有200元,人均收入200元,人均粮食只有100公斤,在八几年的时间啊。

解说:为了减少水土流失,保护自然环境,2001年3月,退耕还林工程被列入第十个五年计划之中,这项明确指出,在停止天然林采伐封山植树的基础上,对25度以上坡地和沙化严重的耕地,陆续退出耕种,植树造林,一场寸土必争的退耕还林行动拉开序幕。

嘉宾:当时的基本政策就是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区你退一亩坡耕地,国家给你300斤的原粮,在长江以北北方的地区,退一亩坡耕地给你200斤的粮食。

解说:退耕还林政策中政府给予每亩200元的补助,不仅把老百姓从艰苦的农田耕作中解脱出来,而且有了开展多种经营的本钱,在耕地大幅减少之后,仍能发家致富,陕西省延安市截止到2011年,全市退耕还林903.36万亩,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曾是农田的陡峭山坡上已不再种庄稼,而是长满树木和经济作物,在发挥出巨大的生态效益的同时,也有了经济效益,

记者:像这样的这个红富士什么时候可以摘国了?

刘光宏(延安市强窑村村民):这个红的吧大概再过上个十天左右就可以下来。

记者:您家的苹果园的面积有多大?

刘光宏:跟我大儿子俩大概将近三十亩,今年两块八九,三块钱每斤。

记者:这个是已经成熟的吗?

刘光宏:成熟的。

记者:已经成熟的,不是应该红丝的吗?

刘光宏:它红色的在过些时候就红了。

记者:那我尝一下,苹果好大。

刘光宏:好啊,苹果是好的。

解说:延安市强尧村村民刘广宏过去自家有90我亩耕地,现在他已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耕地改为种植苹果,如今全球每三十颗苹果就有一颗来自延安,绿了荒山,鼓了钱袋,幸福树,致富树在这里生根发芽,随着退耕还林的有力推进,在贵州的许多乡县,因地制宜,种草种树,在坡耕地以及石漠化严重的地区,金银花被人们重新认识,它不仅是重要的药材和茶品,而且金银花对土壤要求不高,茎曼着地既能生根,即能保持水土,又能创造效益,成为最适宜固土保水的植物。

嘉宾:一年就是两三万吧,多也多不了多少,因为儿子媳妇都出去打工去了,我一个人在家带着两个孙子去管,有一些地方管理的要差一些。以前没那么想过,但是种着种着就想到我们这里虽然是石坷垃,只要一来该看到绿茵茵的,有些金银花一窝种的好的话,要卖百元钱了,我们卖10块钱一斤的花蕾,好的一窝要掏十多斤啊,那种生花,就要卖一百多,所以现在种金银花的心气高啊,这些老百姓只要回家来在家待着的人大部分都在坡上整金银花去了,他要把它管好,整好啊。

解说:这里是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名山县有几乎是世界上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已有两千多年的种茶历史,这里气候湿润,雾水较多,非常适合茶树生长,1999年退耕还林以后名山县发展茶叶、竹叶以及种植各种珍稀树木,百姓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记者:你现在一天能采几筐啊?

嘉宾:一天至少采购四五筐吧。一筐能卖大概就是,这几天的价格五六十块钱吧。

嘉宾:种粮食除了上交国家的,就够一家人平时吃吧,种茶好一些,种茶至少每年到年底还有一些结余吧。

陈晓楠:人们常说茶如人生,一杯清茶,多重味道,老百姓们曾经在贫瘠的土地上品出了眼泪的咸味,曾经在满园茶香里也品出了笑容的甜味,一棵树的生长是从根开始的,一片森林的修复也要从根上抓起,这个根一方面是我们国家启动的多项工程来恢复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保护环境的意识,开始得到很多人的重视,神州古陆上的山塬大地在透支多年之后,终于开始得到恢复。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官方微博@凤凰卫视官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002-203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900-0935

[责任编辑:何柄德]

标签:森林 洪水

2014-12-30凤凰大视野 大地寻梦——镜头下的中国林业(二)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12/30/d5e229ad-398a-4eed-a62a-a2333cea4cd1.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